国际矿业信息网-珠穆科技

信息系统集成实施服务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 发布日期:2020-04-23 18:52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招标采购区域:广东佛山市
  • 浏览次数0
  • 留言咨询
详细说明
信息系统集成实施服务
佛山市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采购需求征求意见公告
一、采购项目名称: 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
二、采购品目名称: 信息系统集成实施服务
三、本公告期限(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自: 2020年 04月 23日 至 2020年 04月 29日 止
四、任何供应商、单位或者个人对本项目采购需求(征求意见稿)公告有异议的,可以自公告开始之日起至公告期满后5个工作日内将书面意见反馈给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
五、联系事项
(一)采购人: 佛山市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 地址: 桂城南新三路24号
联系人: 陈小姐 联系电话: 0757-86220101
(二)采购代理机构: 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港口路佛山国家高新区城南科技园2栋B306、308室
联系人: 马小姐 联系电话: 0757-83160057
附件: 采购项目采购需求(征求意见稿) >
发布人: 佛山市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0年 04月 23日
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 平台 竞争性磋商采购文件 (项目编号:440605-202004-112601-0008 ) 采 购 人:佛山市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 采购代理机构: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佛山 二○二○年四月 1 目 录 第一部分 磋商邀请函 ....................................................................................................... 2 磋商邀请函 ............................................................................................................................ 3 第二部分 采购项目内容.................................................................................................... 7 一、 技术要求 ...................................................................................................................... 8 二、 商务要求 .................................................................................................................... 92 第三部分 供应商须知 ................................................................................................... 101 供应商须知前附表 ............................................................................................................ 102 一、概念释义 .................................................................................................................... 102 二、竞争性磋商文件的说明 ............................................................................................ 105 三、磋商响应文件的说明 ................................................................................................ 106 四、评审程序 .................................................................................................................... 109 五、评审方法及标准 ........................................................................................................ 113 六、确定评审结果 ............................................................................................................ 117 七、其它 ............................................................................................................................ 118 第四部分 合同书范本 ................................................................................................... 122 第五部分 磋商响应文件格式 ........................................................................................ 133 第一部分 自查表 ......................................................................................................... 134 1.1资格性自查自评表 ..................................................................................................... 135 1.2符合性自查自评表 ..................................................................................................... 136 1.3评审项目投标资料表 ................................................................................................. 137 第二部分 资格证明文件................................................................................................ 138 2.2.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资格证明书 .............................................................................. 141 2.3.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授权书 ...................................................................................... 142 2.4关于资格声明函 ......................................................................................................... 143 附2.4.1:关于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承诺书 ................................................. 144 附2.4.2:关于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其他条件的承诺函 ............................................................................................................ 145 附2.4.3:关于无重大违法记录的声明书 ..................................................................... 147 2.4.4:信誉要求 .............................................................................................................. 148 2.5经营状况一览表 ......................................................................................................... 149 第三部分 商务技术文件 .......................................................................................... 150 3.1投标一览表 ................................................................................................................. 151 3.2投标分项价格表 ......................................................................................................... 152 3.4商务响应表 ................................................................................................................. 156 3.5技术响应表 ................................................................................................................. 157 3.6项目服务要求条款响应表 ......................................................................................... 158 3.7企业规模 ..................................................................................................................... 159 3.8服务实施方案 ............................................................................................................. 160 4.文件袋封面 .................................................................................................................... 161 2 第一部分 磋商邀请函 3 磋商邀请函 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受 佛山市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 的委托,拟对南海区城乡融合大 数据治理平台进行竞争性磋商,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加。本项目将优先确定符合相应 资格条件的自主创新产品、节能产品、环保产品供应商参加谈判。 一、采购项目编号:440605-202004-112601-0008 二、采购项目名称: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 三、采购项目预算金额:人民币44725333.00元 四、采购数量:1项 五、项目内容及需求:(采购项目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1.项目标的与采购限价 标的名称 数量(项) 最高限价(元) 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 1 44725333.00 注:(1)详细内容见采购文件第二部分“采购项目内容”部分。 (2)供应商的投标报价超出总价最高限价,其报价视为无效报价。 2.交货、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3.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财库〔2011〕181号)、 《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库【2014】68号)、《关于促进残疾人 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 (财库〔2017〕141号)、 《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 (财库[2006]90号)、 《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的通知》 (财库[2004]185号) 、 《关于调 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财库〔2019〕9号)等。 六、供应商资格: 1.供应商应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执业许可证),或 自然人参与投标的提供有效的身份证等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2018年或2019年度的财务状况报告 复印件;如供应商2020年新成立的,则提供成立至今的月或季度财务状况报告复印件) ;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提供关于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 专业技术能力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的承诺函);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2020年内任3个月或任1季度缴纳税 收和社会保险的凭证复印件(依法免税或依法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供应商应提供相应证 明文件)】;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提供书面声明) ;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4 2.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 下的政府采购活动。 (供应商出具声明函) 3.为采购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 再参加该采购项目的其他采购活动。(供应商出具声明函) 4.已报名并获取本次采购文件。(获取采购文件的具体方式详见本项目公告) 5.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6. 供应商信用记录的查询及使用: (1)信用信息查询渠道: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通过“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1) 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网站(www.ccgp.gov.cn)查询。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 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如相关失信记录已失效,供应 商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 (2)信用信息查询截止时点:投标截止时间。 (3)信用信息查询记录证据留存方式:网页打印、截图等可实现留痕的方式。 (4)信用信息使用规则: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将对供应商信用记录进行甄别,对列入 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及其他不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条件的供应商,将拒绝其参与政府采购活 动。 注:供应商必须按照本邀请函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登记并获取采购文件。 报名和获取采购文件方式: (1)供应商须在获取采购文件期限内完成“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综合平台”的供应 商信息入库和本项目的登记,并完成获取采购文件程序。 (2)供应商信息入库具体操作方法请浏览“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监督监管-主体信息库- 入库指引” (http://ggzy.foshan.gov.cn/jdjg/ztxxk/rkzy/)栏目相关信息,入库咨询电话: 0757-83281129、83281125。 (3)项目的登记流程: (3.1)登录信息化综合平台(http://jy.fsggzy.cn:3480/TPBidder/login.aspx) ,选择 “采购供应商登陆” ,在政府采购(进场)栏目下,通过登记获取采购文件模块,选择需要登 记的项目,点击进入项目进行操作。 (3.2)点击登记获取采购文件菜单,右侧弹出可登记的项目,选择对应的项目后点击【登 记】。 (3.3)进入页面后,投标单位可查阅项目的相关信息并填写负责人等信息后,点击【确 认登记】按钮完成登记操作。 (4)已在平台上完成登记的供应商,凭以下资料加盖公章到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详细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港口路佛山国家高新区城南科技园2栋B306室)获取采购文件(电子版和 纸质版)。 5 (4.1)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综合平台完成本项目登记的页面截图; (4.2)购买采购文件经办人,需提供: i.经办人如是法定代表人,需提供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ii.如是响应供应商授权代表,需提供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及授权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5)采购代理机构只接受办理报名及登记手续购买本采购文件的供应商投标。 注意事项: 供应商委派代表参加开标会的,供应商代表须出示本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身份证 原件及《投标授权书》原件。 为响应疫情防控工作,本项目的磋商及二次(最后)报价环节调整如下:响应供应商不可在 开标现场逗留,磋商时由交易中心人员在交易中心见证室使用录音电话联系响应供应商代表, 利用远程通话与磋商小组进行磋商及二次(最后)报价,响应供应商不需提供纸质报价,所有 磋商内容及报价均在电话进行,磋商小组在评标室进行记录及确认,所有最后报价将在成交 公告中予以公布。 根据《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南海分中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 应急工作方案》的要求,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场所的人员均须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者一律不 得进入。分中心要对到场的交易主体进行逐个体温测量,询问身体状况和近期旅行史、疑似 病人接触史,形成登记台账。招标人(采购人、委托人)及供应商(供应商、竞拍人)办事 人员进场需提交健康证明,详细说明身体情况,和近期旅行史、疑似病人接触史,并加盖单 位 公 章 ( 格 式 详 见 http://www.nanhai.gov.cn/cms/html/71116/2020/20200204113036734246392/20200204113 036734246392_1.html)。 请到现场的供应商(供应商)须提供加盖公章的健康证明。如未 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的供应商(供应商)后果自负。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来访人员信息登记”功能于近日正式 上线。所有来访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员均可通 过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佛山市公 共资源交易中心疫情防控期间来访人员登记表》,登记预约来访时间、近14天内是否有重疫区 或较重疫区的旅行史、身体状况等信息,为来访人员快速办理业务提供便捷服务。(详 见 http://www.nanhai.gov.cn/cms/html/71116/2020/20200219090545742117440/2020021 9090545742117440_1.html)。 七、符合资格的供应商应当在2020年 月 日 至2020年 月 日期间(上午08:30至 12:00,下午14:00至17:30,法定节假日除外,不少于5个工作日)到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详 细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港口路佛山国家高新区城南科技园2栋B306室)购买采购文件,采购文 件每套售价0元(人民币) ,售后不退。 八、提交磋商文件截止时间:2020年 月 日 9 时 30 分(注:当日上午09时00分开始受 理磋商响应文件)。 九、提交磋商文件地点: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南海分中心307室(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6 街道桂澜北路8号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南海分中心3楼) 。 十、磋商时间:2020 年 月 日 9 时 30 分。 十一、磋商地点: 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南海分中心评审室。 十二、联系事项 (一)采购人:佛山市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 地 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新三路 24号 电 话:0757- 86220101、86236306 联系人:蓝先生、陈小姐 (二)采购代理机构: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佛山市禅城区港口路佛山国家高新区城南科技园 2栋B306室 联 系 人:马小姐 联系电话:(0757)83900819,83160057 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 月 日 7 第二部分 采购项目内容 8 一、 技术要求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背景 南海区土地面积约1073.82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 350万人,辖7个镇(街道) ,66个行政村, 220个社区。南海区现有工业生产监管对象近 8万家(其中安全生产重点监管监管对象即活跃监管 对象16682家) ,现有市场主体 26万家,现有建筑物总量近 100万栋(其中商业楼2668栋、办公 楼158栋、其它住宅8592栋、工业建筑27万栋(村级工业园 11万栋,其它工业建筑16万栋) 、 农民住宅36万栋、出租屋 18万栋)。整体安全形势严峻,监管对象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投入 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突出问题。整体安全形势严峻,监管对象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投入不足, 安全意识薄弱等突出问题。 经向国家各有关职能部门沟通汇报,经区各有关部门多次协调沟通,通过前后三轮耗时一年多 时间的深入调研,针对现有安全监管普通存在的各种问题、工作难点和痛点,全面应用大数据、互 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数字信息技术手段,着力做好模式设计、创新开发和基础开发,按照 建设城乡综合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打造广东省大数据综合试验的要求,着力克服原有信息化系统 开发和管理存在的较突出问题,围绕创新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需求,准备在南海区选择进行“南海 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试点工作。本试点项目实现对约3552个三小场所、3006栋出租屋、 1297家企业、42栋公共建筑,总共20000栋各类建筑物进行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的安全生产、 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流动人口出租屋等方面主要安全隐患进行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监管试点,按 照一张图、一张表、一张屏的基本要求,对所有隐患信息进行一体化归并汇总,对主要综合巡查事 项进行标准化自动填报。实现监管平台与各类监管对象和各级各类专业服务实现一体化互联互通, 建立有效的专业巡查服务团队。实现现有网格化系统的全面优化升级,全面推进系统开发工作下沉, 全面做好底层数据的多元化、多渠道采集,实现数据来源的实时动态化,全面做好底层数据的专业 基础分析,技术规范分析和全面标准化工作,全面做好底层数据开发和基础数据和数据库开发,全 面做好网格化巡查工作,监管对象自动填报,基层村(居)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应用开发和自动专业 分析开发。有效解决现有监管系统的部门分割和条块分块弊端,实现政府监管平台与监管对象、专 业服务平台的互为支撑、共治共建发展,为南海城市大脑、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城乡融合大数据 治理平台建设积累和探索经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造全国基层治理新标杆。 2.建设需求 2.1性能需求 根据现有的数据量及访问量的分析,以及参考同等规划的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现状,系统的主要 性能指标估算如下: 稳定性指标 系统保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吞吐量指标 内网同时在线用户数≥200人;并发用户数≥100人。 9 数据量指标 系统支持存储容量≥100T。初期试点的总建筑物约 20000栋,每套的数据以1000M计算(含历 史信息和图文信息) ,约为 32T;同时需要GIS数据,预计一年运行可达到50T的数据量。 系统支持单次增量备份数据量≥10G。 系统数据单次备份时间≤7天。 信息服务指标 系统查询响应时间≤3秒。 系统查询时间≤3秒。 数据标准需求 数据标准的设计需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系统开发建设的相关标准,重点关注国家和行业各 相关专业和技术规范,有相同的标准需要沿用;数据交换的标准务必基于各相关系统之间全区统一 的管理标准,不得偏离,否则无法实现系统范围内的数据对接。 2.2平台建设需求 统一的大数据监管平台需求 配合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安全大数据监管职能尽量集中,对各类监管项目的技术方案、投资 审批、项目建设、资产管理,实行人、财、物集中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在数据统筹、数字政府建设 方面新的政府机构职能设置和规划指导作用,将所有安全大数据政务信息实行集中统一开发,统一 模式,统一标准,统一数据,统一投资和统一资产管理平台。同时,为推动安全大数据社会治理模 式创新,需要实现与各类监管对象、各级各类安全大数据服务机构的互联互通。建立统一的大数据 监管平台。 共建共治共享的需求 以“共建共治共享”原则为指导,从根本上改变由政府大包大榄的传统监管模式,引导各级政 府部门、各类监管对象、各类建筑物、技术机构、保险机构、运营机构、大数据应用开发客户多方 共同投资,共建共用一个大平台、一个大数据库,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把各方有机地组合在一 起。同时通过推动安全服务产业开发,大力培育发展安全服务产业,建立安全大数据监管服务可持 续发展长效机制,推进安全大数据监管模式创新。 三级监管系统需求 树立“以基层(村以下)为中心,以法德共治为框架,以完善社区的安全自治体系为抓手,以 健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以各方自治公约为有效形式,着力提高自治组织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能 力建设水平,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社会安全大数据治理体系”的工作思路。建设村(居) 、镇 (街道)级与区级监管体系,建立从基层到区级数据同步、监管运营同步进行,有效监管高效运营 自下而上步调一致的监管运行模式。 数据采集和分类管理需求 数据采集是件复杂的系统工作,各种技术、设备不断在进步,各个单位情况差别很大。将量大 面广、安全意识较低、很不愿意花钱的小、乱、散的村级工业园、三小场所、小微监管对象、老旧 10 建筑业主等有效组织发动起来,是解决数据采集的难点和关键。为充分做好数据采集的分类管理, 前期还应着重为数据采集 提供标准化的、专业化的底层分析处理工具。 智能化数据采集设备需求 智能化数据采集设备根据业务要要满足有效实用、智能化程度高、安装维护方便等要求,具体 所需设备如下。 主要智能物联网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用途 备注 1 智能门禁设备 套 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监管 用于出租屋 2 智能人体监测设备 套 三小场所住人监测 用于三小场所 3 智能无线可燃气体探测感 套 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 气泄漏监测 用于出租屋及三小场所 4 智能无线感温感烟探测器 套 火灾报警设备 用于出租屋、三小场所、小微厂企等 5 智能用电安全监测设备 套 电气安全监测 用于出租屋、三小场所、厂企等 6 社区智能门闸管理设备 套 社区出入口人员和车辆 监测 用于社区(村居) 、工业区等 7 社区环境监测设备 套 社区环境监测 用于监测社区(村居) 、工业区的气体、 水质、气候等环境指标 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数据采 集装置 套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 联网 用于有独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企 业、事业单位 9 水压监测设备 套 消防栓、喷淋系统水压监 测 用于社区、工业区、企业、事业单位 的水防水压监测 10 水位监测设备 套 消防水池水位监测 用于工业区、企业、事业单位的水防 水压监测 责任主体数据采集 各类责任主体(经营主体)应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要求,落实自身的主体责任,做到自查、自纠、 自改。本项目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设备及向责任主体和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标准化数据采集 APP, 解决了目前数据来源只有单一的网格化巡查的采集手段的问题,丰富了数据来源渠道,完善了数据 来源的多样化和标准化,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监管机构数据采集 基层网格员数据采集 由基层网格员采集的数据,根据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对监管对象实行数据采集。 专职管理部门数据采集 专职管理部门下达的专项检查数据,根据要求实行数据采集。 第三方监管服务数据采集 11 由第三方监管服务机构采集的数据,根据服务制度的要求进行数据采集。 信息分级分类管理需求 隐患信息分级管理需求 建立和完善隐患信息分级管理机制,尽量将问题和工作化解落实在基层、监管对象、各级各类 专业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士身上,充分发挥基层治理及专业服务机构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用电安 全、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等安全大数据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应急救援响应分级管理需求 根据第一时间接报、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的原则,构建自下而上的分级响应机制,将 事故扼杀于初起状态。 政务系统的信息推送和监管响应需求 在互联网2.0时代,政府也应当适应当下新技术与新媒体发展的趋势,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现 代信息手段,向监管对象做信息推送和监管响应工作,增强与监管对象的互信与沟通,落实好宣传 教育的责任。 服务信息推送需求 目前,安全大数据服务市场鱼目混珠,杂乱无序,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对区域的安全水平提升 是一个重要的阻碍,为各类监管对象建立一个可信度高的,服务质量可靠的服务信息推送机制和平 台,是当前规范市场,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的有效途径。 2.3平台建设的业务需求 本项目按照“简单、实用、有效、不重复”的原则,抓重点补短板,构建面向监管对象的从数 据采集到大数据平台到数据分析处理到信息反馈的闭环监管系统,统一数据标准与数据流,能有效 的降低监管对象的应用成本。 项目要突出“一村一特色”的城乡综合治理模式,要求对在村居区域范围内的出租屋与流动人 口、三小场所、住宅小区、厂企、商业办公楼及公共建筑(政府办公、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 等进行安全生产、用电安全、消防安全、村居(工业区)环境安全及出租屋与流动人口安全等进行 全面的监管。针对每种应用场景,均需要设计实用的、高效的、成本合理的监管方案。 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需求 对出租屋及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结合南海电子通行证进行流动人口登记、出入的管理,对出租 屋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用气安全、各类设施设备管理。 主要功能需求:智能门禁管理、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各类安全设施设备管理、责任人信息上报 管理、第三方服务巡查管理、用电安全自动数据采集、火灾自动报警、可燃气体自动报警及标准化 二维码管理等。 三小场所管理需求 对三小场所进行监管管理,根据相关法规对住人、用电安全、消防安全、各类设施设备进行管 理。 主要功能需求:住人监测管理、各类安全设施设备管理、责任人信息上报管理、第三方服务巡 12 查管理、用电安全自动数据采集、火灾自动报警及标准化二维码管理等。 住宅小区管理需求 对住宅小区的公共区域的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各类公共设施设备进行管理 主要功能需求: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各类安全设施设备管理、责任人信息上报管理、第三方服 务巡查管理、用电安全自动数据采集、火灾自动报警、公共消防栓水压监测及标准化二维码管理等。 厂企管理需求 对厂企的日常巡查、用电安全、消防安全、各类设施设备进行管理。 主要功能需求:各类安全设施设备管理、责任人巡查管理、信息上报管理、第三方服务巡查管 理、用电安全自动数据采集、火灾自动报警、可燃气体自动报警、消防水压监测及标准化二维码管 理等。 商业办公楼管理需求 对商业办公楼的日常巡查、用电安全、消防安全、各类设施设备进行管理 主要功能需求:各类安全设施设备管理、责任人巡查管理、信息上报管理、第三方服务巡查管 理、用电安全自动数据采集、火灾自动报警、消防水压监测及标准化二维码管理等。 公共建筑管理需求 对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公共建筑的日常巡查、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各类设施设备进行管 理。 主要功能需求:各类安全设施设备管理、责任人巡查管理、信息上报管理、第三方服务巡查管 理、用电安全自动数据采集、火灾自动报警、消防水压监测及标准化二维码管理等。 社区(工业区)管理需求 对社区(工业)等的日常巡查、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环境安全、各类设施设备进行管理。 主要功能需求:进出口闸门管理、各类安全设施设备管理、责任人巡查管理、信息上报管理、 第三方服务巡查管理、用电安全自动数据采集、火灾自动报警、消防水压监测、环境监测及标准化 二维码管理等。 平台主要功能需求 在做实做好底层系统和开发工作以后,社会安全大数据综合监管层面在功能上应主要具备以下 主要功能:数据采集、专业分析、标准化、系统管理、事件管理、隐患信息分级分类管理、隐患处 理过程管理、服务管理、人员管理、权限管理、流程管理、评价分析管理、建筑及相关地址信息管 理、设备管理、监管对象管理、隐患综合管理、报表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决策辅助等基本功能需 求。 信息需求 信息需求包括数据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查询、数据交换、数据分析、数据展 示、信息发布服务、门户网站等基本功能需求。 2.4政府监管端需求 数字驾驶舱 13 依托区级城市大脑平台和政务大数据平台,将镇街、村居智慧城市指挥(应急)中心进行适当 联接性应用开发,建立镇(街道) 、村居大数据治理指挥中心。充分利用法人库、人口库、城市部 件库等政务基础库,基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共享管控机制,整合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的数据,对 大安全隐患信息进行归类汇总管理,实现一张图、一张表、一张屏集中指挥调度管理。 将区级城市大脑延伸到基层,建设镇街、社区版城市大脑。 基层治理主题库 基层治理主题库:建设基层治理主题库,依托政务基础数据库和社会治理平台数据,拓展资产 管理、土地管理、规划管理等主题的数据,为镇街、社区城市大脑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创建城乡 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提供全面系统支撑。需要开展如下工作: 数据梳理调研:对资产管理、土地管理、规划管理等业务在政务基础数据库的数据现状进行调 研,整理出已有数据和未采集数据。对政务基础数据库未采集的数据进行业务规划,走访相关业务 部门重新梳理、调研、采集数据。 数据标准编制:对社会治理、资产管理,土地管理,规划管理等业务开展数据标准编制工作, 定义清楚每种业务的标准元数据和数据模型,元数据信息如数据表,字段,长度,格式,提交周期, 责任部门等等内容。数据模型则需要定义该项业务的主数据和活动数据,并且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关 系进行说明。 数据采集实施:根据梳理调研情况和标准编制情况,对未采集的数据进行采集实施服务,利用 我区已建成的数据综合处理平台,部署相关的作业,定期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接口编制实施:对主题库的数据编制相应的数据访问接口,为镇街社区版城市大脑提供数 据访问服务接口。 业务专题 根据区级城市大脑的风格样式,开发和设计如下业务主题界面,为镇街、社区的领导提供决策 分析辅助,包含但不限于如下主题: 总体概况:面积、居民小区、住宅楼(栋) 、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社区工作人员、 党员人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个体商业网点。 经济发展总览:集体资产、集体收入、收入类型(经营收入、应收福利费、补助收入、发包及 上交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 、支出类型(固定及其他人员报酬、干部报酬、农村医疗保险、 修缮费、农村养老保险、环境卫生、经营支出、治安、其他) 。 社会治理总览:网格数、网格员数、基底对象总数、巡查覆盖率、今日事件、今月热点事件 top5、累计事件、办结率。 政务服务总览:本日收件、本日办结、本月收件、本月办结、超时未办件数、热点办件top5。 物联感知总览:传感器在线率、实时报警情况滚动显示。 三维地图:在大屏中央,叠加网格员、发现事件、传感器、摄像头等图层。 数据应用监督 依托资源目录平台实现数据应用步骤标准化管理,数据应用方面紧密与资源目录平台、数据服 14 务平台进行对接,将每一个统计数字进行精准分析,提炼指标,建立数据溯源的机制。 指标定义:将每个指标的定义、计算过程、数据追踪过程都统一管理起来,并纳入到资源目录 管理中。将分析指标作为数据资产进行管理,并对指标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数据统计结果精准, 责任认定清晰,发挥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的效果。 访问溯源:追溯每个指标的数据来源和采集、加工、应用过程,保证每个指标都可以追溯所有 处理步骤和相关人员,可以实现精准责任认定。 处理监控:对所有指标的数据处理进行监控,发现数据更新不及时、作业抽取异常等情况及时 发出预警,保证领导决策数据的精准、不间断投放。 日志审计:对数据应用过程的每一个具体步骤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以便在问题溯源的过程之 中发现每一个细节问题。 网格联动处理升级 对象人员入格 编制基底数据的标准规范,全面整合四大业务主题的数据,包含出租屋和外来人口管理、村级 工业园管理、村居及大型企业(综合体)管理、市场主体管理共4类,对基础管理对象进行系统的 分类和管理。安全监管系统有出租屋流动人员注册登记功能的,新登记的流动人员信息和出租屋流 动人员关联信息需要调用网格化平台提供的接口同步到网格化平台中。安全监管系统有建筑物、工 业园区信息采集功能,采集的信息也通过调用网格化平台提供的接口同步到网格化平台中。 开发相关功能,将四大试点业务的管理对象,纳入网格化平台管理;将试点业务新增登记的客 观信息数据回补到网格化对象信息库中;而监管对象的分级分类管理使用网格化原有的分级分类方 法。 包括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在内的安全监管人员,以安全监督员等角色加入到社会治理队伍中,在 网格化平台上统一管理,试点业务可通过接口获取人员信息,也可通过接口添加人员、更新人员信 息、删除人员。 事件数据融合 包含巡查数据、问题数据、事项数据等数据的融合。 巡查数据 编制巡查数据的标准规范,整合四大业务主题、常规网格工作的巡查数据,为城市大脑输出在 线网格员数、今日上报问题数、工单超时预警、巡查超时预警等信息。 问题数据 编制问题数据的标准规范,整合四大业务主题、常规网格工作的问题事件数据,为城市大脑输 出专职网格员/社区网格员/党群网格员上报问题数、重点问题(无牌无证、两违行为、违规住人、 环境污染)办理情况、总办结率等信息。 事项数据 开发相关功能,将试点业务的事项纳入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事项库中,作为社会治理事项库的 一部分,在网格化平台中管理,试点业务功能模块通过接口获取各类监管事项开展的标准。 15 事项联动处理 安全问题交网格化平台流转处理 安全管理的巡查、发现问题、处置,通过网格化流转。专业的案件需要职能部门去做专业执法 的,通过对接转入职能部门系统去处理,结果反馈回来网格化平台结案。 安全监管数据查看 网格化平台增加对象安全数据查看功能,安全监管平台提供数据接口给网格化平台调用,给网 格化平台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数据支撑。 派发监管任务 镇街、社区或监管部门可向安全监管平台派发监管任务,监管任务允许不指定具体对象的,由 监管员在安全监管系统中依据任务单内容进行监管,在巡查监管的过程中记录监管过程,完成监管 任务后把结果汇总反馈到网格化平台。 监管对象自查自报对接 企业向监管对象下发自查自报任务,监管对象自我检查后反馈自查结果。 安全监管对象分类分类管理 安全监管对象的分级分类管理,与社会治理五大类对象的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有重合,网格化平 台的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改造,在网格化平台上实现安全监管对象的分级分类管理。 网格化需要提供巡查数据共享接口 网格化需要提供巡查数据共享接口,给安全监管平台抽取关键数据进行风险分析评估。 自动填表系统 网格化系统已经采集人、地、事、物、情等社会治理的管理对象数据,而各个业务部门的基层 管理工作,也在反复的采集这部分的数据。开发自动填表系统可以将已经采集的网格化数据填充到 业务部门的相应表格和系统当中,大大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梳理服务 梳理各个业务部门分发给社区的业务表单,以便找到合适的表单进行试点工作推进。 梳理纸质文书 收集各职能部门日常检查工作中需要填写的文书。通过分析文书中填写的公用基本信息、检查 记录情况信息、检查人和被检查人签名信息等等,最大限度地满足文书填写内容通过系统数据实现 电子打印或者电子签名,减少人工手写操作。部分无法实现系统数据打印的内容由人工补填。 梳理系统的界面与表单关系 梳理不同业务系统的界面和纸质表单的对应关系,以便在表单设计时,标记该表单的属性与目 标业务系统界面的关系,以便实现数据的无接口写入。 梳理网格化事项、表单 所有业务数据将汇集到网格化平台中,需要实现事项、表单、管理对象的关联。梳理网格化平 台中巡查事项、管理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便实现不同巡查事项,使用不同的电子文书表单。 巡查数据库 16 巡查数据库是支撑巡查文书辅助系统的数据中心,其数据包括:社会治理数据、电子文书标准 化模板、巡查任务档案数据和电子文书打印模板。未来随着巡查数据库数据量扩充,可升级为巡查 大数据中心。配合社会治理的业务需求进行建模分析,为决策者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该数据库并非静止的数据库,镇街工作人员可以对数据库进行编辑修改。由于数据可能来自于 网格化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以及工作人员手动的修改,数据建设需要有数据版本管理、审核流 程管理以及唯一性管理。 电子文书模块 电子文书模块根据项目实施时的情况,全部使用上级部门的电子文书系统,或部分独立开发, 在对接网格化时,电子文书模块具有如下的功能: 任务关联文书 在网格化巡查和处置办理的环节接入文书填报系统进行文书填报,网格化PC端和 APP端提供 文书填报系统入口。 数据自动填充 该功能面向网格员,网格员登录网格化平台 PC端后,认领网格长派发的任务;确认巡查对象 后,系统自动将该巡查对象基本信息填充到电子文书。 巡查对象档案 巡查对象基本信息填充完毕后,网格员可查看该巡查对象的历史巡查记录,针对历史问题,制 定重点问题排查计划。并将巡查文书进行打印。 表单编辑器 表单编辑器功能面向管理员,主要针对目前试点的电子文书的标准化模板进行运维管理。表单 编辑器能新增修改文书表单,能对文书表单中的字段进行编辑,以满足网格员的实际工作需求。 电子文书打印 根据电子文书标准化模板,将电子文书以适配打印的格式展示给网格员。网格员登录网格化平 台PC端后,可选择任务派单的电子文书进行打印,打印后工单记录状态。 业务系统对接 将网格员按特定的表单采集回来的数据,通过数据库对接,接口对接,界面写入等方式方法实 现数据的提交,推送到业务部门系统中。该部分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接口开放,需上级管理部门协调, 对于无接口开放的业务系统对接,需上级管理部门提供无接口对接组件。 2.5 APP重构的需求 目前,基层网格化管理存在使用的数据采集APP过多,填报内容和数据重复等问题,造成一线 网格人员力量的严重浪费。本项目以“南海通”为框架,重构APP的开发架构,整合协调区各职能 部门的需求,梳理各入格事项,实现一线网格数据采集统一界面和内容,后台数据互认共享,极大 的减轻一线网格的工作量,做到真正的数据共建共享。 3.建设目标 根据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 “数字政府”规划总体要求,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 17 改革创新试验区和打造广东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要求,全新设计并能够融合现有系统,着力做好 基础数据分析和基础系统的技术开发,着力做好基础技术、产品、服务和各类接口的标准化,科学 应用先进数字技术手段,实现大安全监管工作一体化、集约化、平台化、专业化管理,有效实现部 门之间高效协同,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进行大数据监管,实现政府、各类监管对象和各级各类 专业服务机构的一体化互联互通,以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度、广度,落实各职能部门的监 管责任,全面推进工作重心向村(居)下移,全面落实生产者的主体责任,提高全区安全大数据整 体监管能力和水平,探索基层安全大数据监管创新治理模式,着力构建安全大数据监管的可持续发 展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发展局面,并以此为契机,通过安全产业构建大数据、创建大平台、 形成大功能、推动大服务、培育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全面促进南海创建国家安全产业特别是安全 服务产业示范园区的重大工作部署,全面提高南海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能力和水平,全面 提高南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管理和发展水平,全面推进安全服务产业、大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 发展,为基层城乡融合治理探索和积累经验,形成可扩展、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和模式,全面形成 国家层面的示范项目建设效果和示范带动效应。 通过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的建设,具体实现目标如下: 数据采集物联网建设。在网格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完成监管对象即生产企业、三小场所、出 租屋、公共建筑在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出租屋及流动人口安全、社区(工业区)环境 安全等主要大数据监管指标的自动化数据采集物联网及手工采集设备与APP建设。实现大数据治理 的数据的来源、传输、处理和共享等全方面的共建共享。 三级监管系统建设。完成街道及村(居)指挥中心平台的建设,实现村(居) 、镇(街) 、区三 级监管。 数据接口系统建设。完成面向政府城市大脑及职能部门现有系统平台的数据接口建设,实现数 据共享。 大数据治理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大安全服务体系的建设,形成线上线下的区域服务一体化体系。 4.项目建设主要任务 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大数据治理平台建设的试点工作。以社区基层治理为切入点,以安 全监管为方向,围绕基层治理难点,选取试点社区,即平东社区以三小场所治理为重点、西约社区 以出租屋治理为重点、沙水社区以厂企治理为重点以及大浩湖社区以智慧社区建设为重点,打造“一 村一特点”的模式,为后续全区推广积累经验。项目建设和主要任务如下。 在网格化平台的基础上,完成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各项功能开发并上线运行。 预期投放和运营30000套智能物联网设备,建立物联感知网络,平均每个社区投放 20000个监 测单元,并保证设备的运行正常。 每个社区建立1支 10人,总共不少于40人的专业巡查服务队伍并配备相关设备、车辆,服务 时间不少于15个月。 探索基层治理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并形成相关的经验,为城乡融合社会治理提供参考。 5.建设原则 18 5.1先进性原则 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上,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且成熟的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 能技术,借鉴各相关技术开发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采用国际先进的面向服务的 SOA 体系架构, 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在软件的开发思想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面向对象的理论 来设计,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5.2稳定性原则 稳定性一般是指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两个方面,本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且系统管 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的使用并发性强等,这些特点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 系统在提交之前应该反复测试,把错误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系统的正常的运转;另一方面,系统 必须有足够的健壮性,在发生意外情况下,能够很好的处理并给出错误提示,并且能够得到及时的 恢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5.3开放性原则 为适应将来业务和技术发展的需求,系统建设必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系统应基于面向服务 (SOA)的理念构建,需实现底层的接入与业务的处理分离,实现服务的封装、重用,在增加新业 务时不需要更改系统的软件结构和网络结构。同时,在做好分级分类管理的情况下,系统要重点做 好对各类监管对象和各级各类安全大数据专业服务系统的开放协调。 5.4可扩充性原则 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系统应用应具有非常好的扩充性,首先着力推进系统开发工作重心 的全面下沉,全面下沉到基层村(居)和各类监管对象的底层系统开发。重点解决传统信息化系统 开发自上而下开发思路的严重开发弊端,着力解决目前所有信息化系统缺乏数据来源,落不了地的 根本性缺陷。做实做牢基础性的底层开发,做实做牢基础性的底层专业分析开发,做实做牢底层各 方面产品、技术、服务的全面标准化,着力解决底层的信息孤岛问题,全面建立底层的多方面的社 会化对接接口。对于基于底层系统以上的镇(街道) 、区级系统开发,前期只是做些延伸性应用完 善开发。系统运行后再不断完善。同时在数据支撑项目的设计中保证系统应具有良好的“随需应变” 能力,支持系统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扩展,应能够满足今后数据内容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能够 在不更改系统的软件结构和网络结构的前提下,方便的支持系统扩容,并对未来新业务有扩充的能 力。最后,可扩充性原则还应着力做好系统运行后的系统维护开发。线下专业化运营维护开发是支 撑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支撑系统有效运行的又一重要生命力之所在。 5.5经济性原则 系统的软件、硬件的配置应立足于合理实用,充分考虑业务规模和结构的发展变化,使所使用 的系统构架和应用开发均具备可扩展性,能够随着应用的逐步完善和信息量的逐渐增加不断地进行 扩展,同时在软件系统的开发中,系统设计尽量模块化,各个功能模块尽量做到可自定义重复利用, 并要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减少因业务发展,系统升级而造成的浪费,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智能 化自动采集装置应以简单、实用、有效为选择原则,在确保“全”的前提下,先解决“有”的问题, 重点靠优化方案降低费用成本,之后再靠加大自主开发,降低费用成本。同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 19 简便渠道不间断全面采集信息。 6.建设依据 标准法规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总体建设方案》的通知 安监总规划〔2015〕6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导书(四)的通知 (2007.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信息化总体建设方案及相关技术文件的通知安监总科技 〔2016〕143号 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总体建设方案(安监总科技【2016】143号) 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通用基础设施专项设计(2016.12) 全国安全生产数据共享交换专项设计 (2016.12) 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 (2016.12)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导书(省级) (2016.12)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导书(市级) (2016.12)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导书(县级) (2016.12)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导书(企业) (2016.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14)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119号)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 120号)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令 121号)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第129号)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广东省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 《信息系统工程造价指导书》2012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GA/T 1245-2015)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办法(2010年修正本)》 《关于加强老城区和城中村安全生产安全治理工作的意见》(粤办函【2014】411号) 《广东省家庭作坊安全生产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 (粤办函【2014】306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粤府〔2012〕114号) 》 《广东省专职安全生产队建设管理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9号)》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劳动密集型监管对象安全生产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家庭作坊安全生产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的通 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3号)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2016年 12月9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 (2018-01-07)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 (粤 府〔2018〕105号)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 府办〔2018〕21号) 《多媒体数据语义描述要求》(20141172-T-469) 《数据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20141184-T-469)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技术参考模型》 (20141190-T-469)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术语》 《20141191-T-469》 《信息技术 科学数据引用》《20141194-T-469》 《信息技术 数据交易服务平台 交易数据描述》 (20141200-T-469) 《信息技术 数据交易服务平台 通用功能要求》 (20141201-T-469) 《信息技术 数据溯源描述模型》 (20141202-T-469) 《信息技术 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20141203-T-469) 《信息技术 通用数据导入接口规范》 (20141204-T-469) (二)建设内容 1.项目本期的应用系统设计要求 1.1满足统一的大数据监管平台设计要求 配合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安全大数据监管职能尽量集中,对各类监管项目的技术方案、投资 审批、项目建设、资产管理,实行人、财、物集中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在数据统筹、数字政府建设 方面新的政府机构职能设置和规划指导作用,将所有安全大数据政务信息实行集中统一开发,统一 模式,统一标准,统一数据,统一投资和统一资产管理平台。同时,为推动安全大数据社会治理模 式创新,需要实现与各类监管对象、各级各类安全大数据服务机构的互联互通,需要建立统一的大 数据监管平台。 1.2满足三级监管系统要求 树立“以基层村(居)为中心,以法德共治为框架,以完善社区的安全自治体系为抓手,以健 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以各方自治公约为有效形式,着力提高自治组织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能力 建设水平,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融合社会治理体系”的工作思路。建设村(居) 、镇(街 道)级与区级三级监管体系,建立从基层到区级数据同步、监管运营同步进行,有效监管高效运营 自下而上步调一致的监管运行模式。 1.3智能化物联网 平台是依托物联网云而构建的面向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流动人口与出租屋等重点 安全监管领域等构建开放式物联网智能感知系统。物联网智能感知系统可以接入的信号来源多种多 样,信号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采用通用的标准数据接入规范和数据处理方式,实现对各种不同来 21 源、不同类型的监测监控信号的统一接入和处理,为监测预警系统提供基础的支撑和保障。 1.4试点工作的主要边界范围和开发重点 在桂城和狮山各选择试点村(居),按照“简单、实用、有效、不重复”的原则,抓重点补短板, 围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流动人口与出租屋管理等重点试点领域,构建面向监管对象 的从原始数据采集、底层专业分析、技术规范、数据分析标准化到基础数据库建立、到数据分析处 理到信息反馈的闭环监管系统,统一数据标准与数据流,确保能较好地实现系统有效运行。 本系统开发的重点在底层系统开发、底层专业技术分析、底层开发和各种接口的全面标准化、 村(居)安全大数据基层工作指挥平台和基层专业服务平台开发建设。 1.5基础平台层和底层开发 基础平台层是由计算机硬件和云服务平台构成,包含网络、服务器、存储和安全设备、基础云 平台等,以及基础信息资源库,包含安全建筑物等基础数据库、历史数据库、监管单位数据库、安 全业务数据库等,同时实现快速全文检索、数据分析等。 全面下沉安全大数据监管和系统开发建设工作重心。 底层系统开发:针对各类市场主体、各类监管对象、各种自然、地理对象,各种社会个体,从 社会安全大数据政府职能监管的角度出发,从使用目的出发,结合目前大部制改革的党、政职能设 置、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沿革以及社会管理的通俗做法,可以分别依照: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用电 安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交通安全、道路桥梁安全、公共管网安全、工程建设安全、特种设备 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雪亮工程、维稳、综合治理、流动人口(出 租屋)管理等职能监管子系统开展底层应用系统开发,对于较成熟的子系统可以直接联通则可。当 然,对于子系统开发,有一定的灵活性,必须根据职能管理的监管要求变化及时做出修改调整。 基础工作系统开发:主要结合村(居)基本工作职能需要,根据日常管理和事务工作需要,根 据日常安全隐患综合巡查和专项检查工作需要,为切实加强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 促进各类监管对象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建设,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加强与各类监管对象互联 互通,积极引入各级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开展低成本的落地服务,要着力做好与各类监管对象、各类 服务机构的业务标准化对接,常态化开展服务工作,解决各种口径、形式、格式的数据和报表填报 问题。解决各类安全大数据隐患信息的自动归类归总管理问题,需要在工作层面着力解决好标准化 问题,解决推广应用的问题,这些都是十分现实和有效的工作需求,可是长期以来被忽视了,一直 没有一种有效的手段,信息化管理长期落不了地,基础性的开发工作是一件很现实很紧迫的工作。 由于本项开发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巨大,面临的问题都是传统开发工作所未曾碰到过的问题,特 别需求深入开展系统研发工作,并且需要在开发过程不断完善提高。 1.6底层专业分析及标准化和技术规范 底层专业分析系统统计分类:针对各类市场主体,各类监管对象,各种自然、地理对象,各种 社会个体,依据国家《统计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规范,参考有关经验做法,为了便于与市场主体 的注册类型实现有效对接,我们按照行业、隶属关系和注册类型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共计 20个 细分行业门类,具体分类情况如下: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 22 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保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 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底层数据分析:根据现场实际和环境情况,根据可采集原始数据的可能性,特别是可行性情况, 要确保数据分析准确性,需依据细分行业领域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人士经验,借鉴相关相近专业分 析知识经验,对原始数据进行底层分析,比如根据谐波情况和电力专业技术分析,推测用电终端设 备类型,再行专业分析终端负荷是否过载。在底层数据专业分析过程中,要提高适用性、通用性, 必须强化对技术、标准规范的遵守,严格按相关行业和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原始和 底层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同样的思路,进一步将分析过程固化下来,形成底层开发系统。 1.7基础数据库 基础数据库开发:基于扎实可靠的底层数据分析和底层子系统应用开发。为了强化系统的稳定 性,进一步做实基础开发,进一步建立中观层面的基础数据库。结合社会管理更高层次、更为明确 的监管要求,为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需要,基础数据库拟按照企业单位、 非企业单位、三小场所、其它公共场所、出租屋、城市住宅、办公楼、商业楼、其它公共建筑、一 般工业建筑、村级工业建筑、农村(村民)住宅、临建违建(历史建筑)等分类办法(双轨制分类 办法) ,按一企(机构)一库、一建筑一库的原则全面建立基础数据库。 1.8 安全知识模型库 形成统一、规范的城乡安全知识模型库。包括室内地理信息库、设施设备知识库、安全隐患差 别知识库、专业分析知识库、法律法规知识库、安全检查标准化知识库等,为统一数据接口提供专 业的知识库。 1.9安全智能引擎 城乡融合大数据监管面临对象多样化、行业多样化、数据导入及分发复杂等特点,架构设计上 专门设计引擎层,以应对复杂的数据采集、专业分析、标准化及应用业务,设计包括检查辅助引擎、 隐患管理引擎、风险评估引擎、应急管理引擎、服务管理引擎、数据接口引擎、数据分析引擎。 1.10 服务支撑 面向复杂的应用,对接底层数据库及各类引擎,提供共性服务接口、服务管理及协同处理服务, 降低应用开发成本,减少开发周期。 1.11应用层 应用层是面向服务对象的系统功能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划分和使用群体,形成模块化的体系 结构,便于业务的管理和功能的扩充。具体包括南海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对象、专业服务机构、 市民群众等,面向不同使用对象,通过门户技术实现信息整合和个性化服务。 1.12平台总体业务架构 建设一个开放式的大平台是该项目的愿景,通过广泛的数据接入,融合政府及监管单位现有的 监管和管理系统,对接各级各类专业服务机构的业务需求,减少重复投资和建设,同时探索建立开 23 放式的安全大数据监管和运营平台,打造安全大数据产业生态链,为南海区安全大数据产业发展做 出实际效果。 平台从总体业务建设上融合各数据来源、各监管部门、各角色用户、各服务机构,从数据接入 到监管业务形成标准化。 2.业务基础技术分析 基础技术资源建设是一个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考虑的系统构架,因此必须统筹全局,全 面规划,既要全面建设又要突出重点,按照一个总的指导方针,正确把握中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 设的任务和方向。 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涉及的监管对象、监管主体众多,为使其有秩 序地开展和扩展,需要制定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用以指导当前和将来的业务、技术和监管的规范 融合。此外,安全大数据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也是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建设重要的基础性 工作,建立与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是保障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条件。 3.大数据平台 定位于前端数据分析,具有报表、查询、分析、仪表盘、APP等功能,可以满足各种数据分析 应用需求,如大数据分析、自助分析、地图分析、指挥大屏幕、企业报表平台等等。 提供一整套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分析、报表、绩效监控和信息发布的解决方案。具有统一服务 平台、仪表盘、大屏幕、图形可视化、地图分析、智能报表、分析报告、自助查询、多维分析、人 工智能、移动应用APP、数据采集等功能模块,适用于 KPI分析、风险分析、质量分析、业务流程 分析等多个业务和管理领域。 3.1功能要求 仪表盘 仪表盘是大数据平台的重要组件,通过使用图形、仪表盘、预警等方式,监控、分析关键指标、 业务目标,帮助您的企业发展,保持与战略的步调一致。旨在了解整个辖区的业务活动,能够让用 户以个性化的方式来监控KPI、衡量KPI,管理预警和异常。 仪表盘是非常直观的管理驾驶舱,将辖区的决策与管理量化为一套可执行的绩效体系,使辖区 安全大数据管理监管平台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为管理层提供“个性化”和“一站式”的绩效监控和 分析系统。 3.2大屏幕 数据大屏幕适用于大型的管理机构,信息量高度集中,相比仪表盘来说弱化交互性,强化炫酷 的展示效果。要求支持非常灵活的布局、样式和图形效果,并且设计、上线速度极快,远超各种开 发技术实现的大屏幕。 3.3图形可视化 提供丰富的 Echarts图形可视化选择,(堆积)柱状图、(堆积)横条图、散点图、(堆积)面 积图、折线图、组合图、瀑布图、饼图、环形图、南丁格尔玫瑰图、油量图、散点图、泡泡图、雷 24 达图、关系图、热力图、词云图。 通过电子表格作图时可使用 Excel完成更为复杂的图形设计,如:甘特图、山形图、手风琴图、 子弹图、小又多图、迷你图、漏斗图、进度图、复合饼图、多层饼图等。以及对表格设置条件格式 (数据条、色阶、图标集) 。 3.4地图分析 数据仓库中包含有丰富的地理信息,这些带有“地域性”或“区域性”特征的信息往往对辖区 管理的提升带来重大的影响。 借助于地理信息技术,地图分析功能让用户非常直观地监控不同地区的业务发展和绩效情况。 地图区域采用不同颜色进行显示、或在地图区域上放置不同颜色的旗帜,决策层可以清楚了解企业 的战略执行,并通过在地图上实现下钻操作及联动图形,探索问题的根源,增强洞察力。 能够在原有染色地图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全新的动态图表,如航线地图、热力地图、泡泡地 图及散点地图。 3.5标准报表 电子表格是报表平台的解决方案专家,创新的基于 Office Excel实现报表设计,满足各种格 式的行业监管报表、内部管理报表的需求。包括:清单报表、交叉报表、分组报表、多源分片报表、 分块报表、表单报表、图形报表、回写报表、假设分析报表、二次计算报表、套打报表、段落式报 表、预警报表(Excel条件格式)、组合报表(智能评语) ,专业分析报表、汇总分析报表。 3.6分析报告 团队需要分享、沟通,数据分析师需要将数据洞察、分析结果分享给辖区领导、团队同事、大 众媒体及更多的利益相关方,Word/PowerPoint仍然是最常见的分享形式。通过 Office-Addin分 析报告插件,数据分析师可以轻松的将平台中的分析结果的融入Office中。 根据需要做定期的报告,例如每周、每月的安全大数据宏观分析报告、专业态势分析报告、行 业分析报告等等,以往这些报告耗时耗力,平台能够极大的简化工作、提高效率。使用同一份模板, 定期的分析报告只需要修改日期条件,几分钟内就能得到一份全新的报告。 平台提供一体化的闭环工作方式,数据分析师可以利用平台的分类数据集、透视分析报表、多 维分析报表等资源,完成分析过程,将数据的洞察结果变为简洁的报表、美观的图形。Word/PPT 安装Office-Addin插件后,可以登录平台服务器,查看分析结果,将表格、图形插入 Office中。 平台支持报告模板功能,数据分析师可以制作格式固定,但具体内容可变的Office模板,每 周、月制作报告时,只需要修改报告月份、日期等条件,就能快速制作一份全新的报告,大大提高 工作效率,告别复制黏贴的苦力活。 3.7自助查询 查询明细数据是最为常见的业务需求, 平台提供自助化的操作界面,用户基于语义层(或数 据源)可以在权限受控下自主定义筛选条件(及其显示格式) ,以及选择需要的具体字段。 越简单的需求,往往越容易被忽视,平台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鼠标勾选生成查询条件和结果字 段,甚至还可以自定义筛选规则和模型关联规则。 25 3.8透视分析 人人都是数据分析师。现在互联网无时无刻产生大量的数据,市场的竞争格局、变量要素变化 迅猛,安全数据分析的频率提升至每天甚至每小时,数据分析的角度也要随时调整。每一位安全管 理员都需要变身为数据分析师,利用自助BI数据分析工具,最大化单兵作战的能力。 专业的数据分析需要复杂的数据加工过程,OLAP多维分析需要 Cube,建立维度表、事实表、 定维度层次、聚合指标等等,数据查询需要高深的SQL语句。 但通过Smartbi Insight xQuery, 这些工作都得到了极大的简化,采用“类 Excel数据透视表”的设计,多维分析不再需要建立模型, 就能够组合维度、汇总计算、切片、钻取,洞察数据。不仅如此,任何字段都可直接作为输出字段 或筛选条件,轻松实现对数据的查询与探索。 除此外, xQuery提供更多常见功能: 表格查询:报表通过一个业务查询直接生成,可实现对数据的再分析,例如切换查询的参数、 更改交叉表/清单表显示方式、分组展现、聚合、排序、图形、前端过滤等。 图形分析:提供柱图、线图、饼图、堆积图、双Y轴、仪表盘等图形分析方法,图形采用 HTML5 技术动态展现效果。 分析跳转:用户可以建立报表链接将多个报表关联起来,实现从一个报表跳转到另一个报表。 通过报表间的分析跳转,不仅能够方便地实现概要数据到明细数据的透视分析,而且可以在关联的 报表之间传递参数实现分析流。 预警:可实现对关键信息的实时监控,帮助用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输出方式:支持业务分析结果以 TXT、CSV、HTML、PDF、Doc、Xlsx、数据分析包等文件类型 导出。 3.9多维分析 Analysis (OLAP多维分析)是平台的组件,基于多维分析技术(MDX查询语言) ,基于 OLAP Server 向用户提供自助分析服务。 Analysis的特性: 交互式的多维分析。用户可以基于多维模型实现任意的切片、旋转、钻取等操作,更可实现自 定义指标、统计分析等操作,如 80/20,Top-N计算等。 丰富的信息展现形式。实现最丰富的信息展示及发布方式。 从宏观到微观的信息洞察。支持在多维模型上实现钻取操作,可以在多维报表之间进行关联分 析,更可从多维报表钻取到明细报表,以发现问题背后的根源。 3.10智能助手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用户可通过对系统发出语音指令,代替鼠标完成打开报表、切换参数、探 索分析等等,进一步提升了数据分析的智能性和易用性,降低了数据分析的使用门槛。 4.物联网云平台 安全物联网管理平台通过传感网络与感知设备层实现对接,实现传感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及 联接的管理,另外通过平台的业务支撑,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和上层综合办公门户,大数据平台对接, 26 最终实现物联应用业务的对接,数据的支撑。 4.1与感知设备层接口 终端设备是物联网的感知层和基础载体,顺应物联网的发展,各终端由原有的哑终端逐步向智 能终端演进,通过增加各种传感器、通讯模块使得终端可控、可管、可互通。通过统一的物联网传 输协议标准将终端状态和产生数据传送到应用层,实现物的感知、互联、实时优化和预测。 物联网终端设备种类繁多,应用场景和行业要求不同, 网络接入方式和要求不同, 难以有统 一的规范和标准, 目前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通过物联网平台来进行适配,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预制相关 通讯芯片、或通过不同的终端代理实现各类终端或网关的快速适配和接入。另外也可以通过在云端 平台侧使用定制插件实现对特定终端设备进行适配和数据的解析。 4.2物联网平台层 物联网平台层服务与管理,佛山市南海区构建统一的地上地下立体全面面向感知的物联网管理 平台,实现数据采集、通过物联网感知网络及前端智慧控制箱进行采集,实现动态感知数据的汇聚、 处理、分析、服务,并支撑大数据中心及运营中心。 物联网管理平台方案设计按照平台层、应用服务层分层提供服务,通过感知平台的设备及连接 管理能力通过业务使能能力实现对传感端管理及对于业务全面支撑。物联网管理平台通过建设物联 网管理平台服务门户,提供相关服务与区域物联网感知管理与展现。支撑综合应用及委办局业务, 通过打造业务使能引擎、综合服务引擎,实现相关平台能力对应用的能力提供与接口服务。并对物 联网平台本身进行服务能力集成管理。 建设设备管理系统、连接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感知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建设,实现统一的 辖区设备配置状态等管理,支撑有线、无线、云网关及新技术的网络接入,保障物联网管理平台安 全管控,并基于物联网感知数据库实现感知数据管理处理、建模、应用等服务能力。 4.3综合业务应用支撑 物联网应用是物联网的上层控制核心,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应用系统通过平台层 获取来自设备层的数据,并统一管理各种终端设备,平台层可以屏蔽不同类型设备和连接协议,使 用统一的标准和协议与应用层连接。 物联网应用的数据最终汇集到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不同的服务级别和权限定义,为南海区政 府部门、城市管理者、和公众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4.4平台设备接入技术要求 支持多厂家、多种类物联感知设备的接入,包括: 设备硬件:ARM A系列、ARM M系列、Intel、8051等。 设备操作系统:Linux、Android、WinCE、RTOS等。 网络接入:RS232、RS485、Ethernet、2G、3G、4G、NB-IoT、eLTE等。 应用协议:MQTT、COAP、HTTP、JT808、LWM2M等。 4.5平台可靠性要求 物联网管理平台提供 99.99%的可靠性能力,提供高可用性服务,保证业务连续性: 27 1.业务连续性,保障业务连续运行的能力:提供全系统冗余架构,系统中无单点故障,支持计 划内的升级、扩容等活动时,业务无中断。提供故障的快速检测能力,检测到故障后自动隔离和恢 复,将故障引起的停机时间降至最少。提供黑匣子、日志、告警监控等能力,帮助维护人员快速定 位问题、解决问题。 2.数据耐久性,保障数据不丢失的能力:对数据冗余备份,支持在故障情况下的快速恢复。 物联网管理平台支持局点内自容灾能力: 无单点故障 采用多级负载机制 采用消息总线、数据总线、事件总线调度机制 业务处理模块采用负荷分担且无状态 数据存储采用多Sharding多Cluster机制。 4.6平台安全技术要求 安全设计符合标准和行业实践,设计遵循的标准包括 ITU X.805 网络分层和威胁分析、 OneM2M/ETSI安全方案和风险、3GPP接入安全、IETF TLS/DTLS协议。参考行业优秀实践按最小授 权、多层独立防护的原则划分各部件安全属性。 安全物联网是通过二维码、传感器、摄像头、自动化感知设备等,将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必备 的人、建筑、电气监控、水压监控、安全通道、安全生产场所监控、安全巡查等人员、设备、设施 及工作流程进行物联化,形成基础的、主要的数据来源。 4.7物联网智能化终端数据采集设备 智能化数据采集设备根据业务要要满足有效实用、智能化程度高、安装维护方便等要求,具体 所需设备如下。 智能门闸管理设备 用于社区或工业区出入口人员和车辆识别管理,主要功能参数要求: 社区门闸智能管理设备 配件 LCD规格 大于10.1 摄像头 默认前0.3M,后 2M 按键数 4个物理按键:音量键+ -,开关机键、 充电器规格 5V/2A Micro 5PIN充电器 数据线 Micro USB 5PIN 硬件规格 硬件平台 CPU: Dual-core ARM Cortex A73@1.8 GHz, Dual-core ARM Cortex A53@1.2 GHz, Single-core ARM Cortex A53@1 GHz GPU: Dual-core ARM Mali G71@900 MHz 运行 RAM 8GB 存储 ROM 120GB+4T SIM卡 单 SIM卡 支持 4G通讯 28 数据 Data link RJ45千兆 Wi-Fi 不支持 蓝牙 不支持 接口 USB接口 支持 充电 有源 扩展内存 最大 64G 功能 功能支持 GPS 不支持 复位键 DOCKING 充电指示灯 支持 ▲红外温度识别 同时识别至少 4个目标,排队 16目标以上 ▲人脸识别 同时识别至少 4个目标,排队 16目标以上 智能环境监测设备 用于社区或工业区环境监测,主要功用参数要求: 社区(工业区)环境监测设备 配件 LCD规格 无 摄像头 支持标准 IPC(H264/H265码流) 数据线 硬件规格 硬件平台 CPU: Dual-core ARM Cortex A73@1.8 GHz, Dual-core ARM Cortex A53@1.2 GHz, Single-core ARM Cortex A53@1 GHz GPU: Dual-core ARM Mali G71@900 MHz 视频 H264/H265 运行 RAM 8GB 存储 ROM 120GB+4T SIM卡 单SIM卡 数据 Data link RJ45千兆 蓝牙 不支持 接口 输入 4路H264/H265 1080P视频流接入 USB接口 1 扩展内存 不支持 功能 功能支持 传感器 温度、湿度、风力、风向、风压、光照度、PM10/2.5、 排污、废气 ▲边缘计算 排污、排气学习型边缘计算 GPS 支持 FM 支持 OTG 兼容 复位键 支持 DOCKING 不支持 充电指示灯 不支持 29 扬声器 不支持 智能门禁管理设备 用于出租屋门禁管理,主要功能参数要求: 智能门禁设备(出租屋) 配件 LCD规格 179X286MM 不小于13寸 最大支持分辩率:HD 800X1280 竖屏 摄像头 200W像素 红外摄像头+OV2735可见光摄像头 光圈2.8+2.0 焦距 3.35mm+4.43mm 按键数 标准键盘 补光 940nm红外+4500k色温 LED柔光灯 PIR AM312 电池容量 不支持 充电器规格 不支持 硬件规格 硬件平台 CPU 1.5GHZ,FPU,128Bits SIMD,32K I-Cache+32K D-Cache,128KB L2 Cache 编解码 H.264/H.265 视频 2688x2048 @20fps, 1080p @60fps,720p @120fps 音频 24 bits DAC with 93dB SNR 24 bits ADC with 92dB SNR 运行RAM 1Gb DDR2 存储ROM 4GB 频段 频段 SIM卡 单SIM卡 数据 网络 RJ45 100M Wi-Fi 802.11 蓝牙 无 接口 USB接口 1个 供电 5V/2A 功能 功能支持 DOCKING 充电指示灯 电源指示 扬声器 3W单声道 断电策略 断电开门保持常开 开门方式 支持密码、NFC、二维码、刷脸及远程开门 ▲身份识别 采集开门用户身份信息(人脸识别+wifi探针) 智能人体感知设备 30 用于三小场所住人监测管理,主要功用参数要求 红外智能人体监测设备(三小场所) 功能 功能支持 人体探测 ▲感应方式 红外+移动侦测 ▲感应距离 >8米 ▲感应角度 > 150° 通讯方式 无线通信 Loar/NB-IoT 供电 AC220V 用电安全监测设备 用于出租屋、三小场所、厂企、商业场所等用电单位的用电安全监测,主要分为三类设备。 (1)单相用电安全监测设备(1拖 1,即单台设备只监控 1户用电)参数要求。 设备名称 规格 单相用电 安全监测 设备(1拖 1) 1.实时显示当前回路剩余电流值、温度值 2.报警值和延时报警时间可设置(防止误报警) 3.剩余电流报警功能、温度报警功能、报警输出功能 4.参数可远程设置 5.剩余电流检测范围:100-1200mA,报警延时时间:0-60s 6.剩余电流报警范围:200-1000mA 7.温度测量范围:0℃-155℃ 8.温度报警范围:45-140℃ 9.电流测量范围:10A-1000A 10.电压测量范围:100V-300V 11.剩余电流精度:±0.5% 12.温度精度:1℃ 13.剩余电流响应时间:< 1s 14.温度响应时间:< 1s 15.电源输入范围:AC220V±20% 16.满负载功率:1.5W,最小功率:0.5W 17.通信: CAN 2.0 光电隔离二总线 18.通信协议:工业协议 19.使用温度:-10℃-70℃ 20.通讯方式:NB-IOT/GPRS 21.监测回路:1路 (2)单相用电安全监测设备(1拖 4,即单台设备监控 4户用电)参数要求 设备名称 规格 单相用电安全监 测设备(1拖4) 1.实时显示当前回路剩余电流值、温度值 2.报警值和延时报警时间可设置(防止误报警) 3.剩余电流报警功能、温度报警功能、报警输出功能 4.参数可远程设置 5.剩余电流检测范围:100-1200mA,报警延时时间:0-60s 6.剩余电流报警范围:200-1000mA 7.温度测量范围:0℃-155℃ 8.温度报警范围:45-140℃ 9.电流测量范围:10A-1000A 10.电压测量范围:100V-300V 11.剩余电流精度:±0.5% 12.温度精度:1℃ 31 13.剩余电流响应时间:< 1s 14.温度响应时间:< 1s 15.电源输入范围:AC220V±20% 16.满负载功率:1.5W,最小功率:0.5W 17.通信: CAN 2.0 光电隔离二总线 18.通信协议:工业协议 19.使用温度:-10℃-70℃ 20.通讯方式:NB-IOT/GPRS ▲21.监测回路:4路 (3)单相用电安全监测设备(空气开关式)参数要求 设备名称 规格 用电安全监测设备(空气开关式) 1量程 剩余电流:20~1000mA 温度检测:0~150℃ 电压:0~265V 额定电流:80A 2检测精度 剩余电流:2mA(0~200mA)1% 温度:±1℃ 电压:±1V 电流:20mA(0~2A)1% 报警设置:30~1000mA (4)三相用电安全监测设备参数要求 用电安全监测设备(三 相电监测) 1.剩余电流检测范围:200~1000mA 2.剩余电流报警范围:200~1000mA 3.剩余电流精度:±5% 4.剩余电流响应时间:< 1s 5.感温元件检测范围:50℃~120℃ 6.感温元件报警范围:50℃~120℃ 7.感温元件温度精度:±5% 8.感温元件温度响应时间:< 40s 9.电压检测额定值:220V 10.电流检测额定值:5A 11.误报警延时时间:0~60s 12.电源输入范围:AC80-300V 13.满负载功率:1.5W 14.最小功率:0.5W 15.有线通信类型:CAN2.0光电隔离,通信速率:20kbps 16.无线通信类型:GPRS,通信速率:115200bps 17.隔离电压:2500Vac 18.报警输出:一路无源输出 19.报警输出最大开关电压:250Vac或 30Vdc 32 20.报警输出最大导通电阻:100毫欧 21.报警输出最大开关电路:3A 22.报警输出隔离电压:5000Vac 23.报警输出机械寿命:4000000 24.使用温度:-10℃~70℃ 25.支持负载谐波监测:最快每3秒上传一次数据 26.监测回路:三相1路 无线火灾感温感烟报警设备 用于出租屋、三小场所、小微企业、小厂企等火灾自动报警监测,主要功能参数: 设备名称 规格 独立式光 电感烟火 灾探测报 警器 ( NB-IOT 版本) 1.采用最新最先进 NB-IoT无线通讯技术 2.直接与平台通讯,无需通过无线报警主机,既可更快速的实现报警,还可以节约 安装设备成本 3.NB-IoT 无线底座和独立式光电烟雾探测报警器分体式设计,独立供电、互不影响, 底座适用于所有运营商物联网 4.智能精准判断火灾烟雾,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5.锂电池供电,极致低功耗技术,NB-IoT无线模块供电周期 2年,独立式光电烟雾 探测报警器供电周期 5年 6.内置高音量蜂鸣器,3米处可达 80分贝报警声响 7.具有智能自检功能及电源欠压提醒功能。 8.双向通讯巡检,稳定可靠。 9.智能学习型补偿算法,最大限度减少误报。 10.优良的生产工艺,PCB化金工艺,PCBA三防漆工艺 11.免布线施工,可以快速组建火灾报警系统 12.具有防拆报警功能,非法拆除可触发烟感声光报警,并向平台推送 无线可燃气体报警设备 用于出租屋和住宅厨房、用气单位可燃气体泄漏预警报警。主要功能参数: 可燃气体安全监测设备(家用) 按键数 1 电池容量 无 电池规格 无 硬件规格 频段 频段 470-510MHZ SIM卡 单SIM卡 内置板贴 通信方式 NB-IOT 接口 电源 220V 功能 功能支持 复位键 1 扬声器 1 设备管理 支持远程设备管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数据采集设备 用于已建成自动报警设备的厂企的远程预警报警。主要功能参数: 33 设备名称 规格参数 火灾自动报 警系统数据 采集装置 符合:GB 26875-2011《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系列国家标准 (1)供电模式:采用 AC220V(主电)和 DC12V(备电)二种供电方式供电, 主备电源自动切换; (2)自检功能:具有本机故障检测功能,自动检测主、备电源故障、与系统 和平台的通讯故障 ; (3)信息采集:可通过 RS232/485接口接收火灾报警和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 态信息,并上传给管理平台; (4)支持不少于 3路RS232/485接口,不少于 4路开关量输入 ; (5)支持不少于 1路CAN总线接口; (6)采用高性能无线模块,支持移动、联通或电信网络制式; (7)手动报警:具有手动火警按钮,可以向管理平台上传人工火灾报警信息 ; (8)黑匣子功能:具有历史记录功能,可记录最近上传的 8000条报警信息, 保存记录断电不丢失; (9)断网续传:网络断网恢复后,接续上传断网期间的数据; (10)值班查岗:支持值班查岗功能; (11)自带 LCD液晶屏,能直观显示实时数据; (12)报警方式:声、光报警指示,语音指示; 智能消防水压监测设备 用于室外消防栓及室内消防栓的水压监测预警。主要功能参数: 设备名称 规格参数 水压监测设备 1、经三防处理,在潮湿环境下运行更可靠; 2、采用 ARM核心处理芯片,采样精度更高,采样精度达±1% 3、支持 2路模拟量数据采集,1路 RS485串口数据远传。 4、采用 220V直接供电。 ; 5、支持 NB-IOT移动、联通、电信等物联网卡接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6、采用智能算法,当数据波动超过预警值时,数据自动上传,正常时 每8小时自动上传一组数据。 7、量程:0-1.6MPa 8、综合精度:±0.5%FS@25℃ 9、输出信号:4-20mA 智能消防水位监测设备 用于消防水箱或水池的水位监测预警。主要功能参数: 设备名称 规格参数 水位监测 设备 1、经三防处理,在潮湿环境下运行更可靠; 2、采用ARM核心处理芯片,采样精度更高,采样精度达±1% 3、支持2路模拟量数据采集,1路RS485串口数据远传。 4、采用220V直接供电。 ; 5、支持NB-IOT移动、联通、电信等物联网卡接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6、采用智能算法,当数据波动超过预警值时,数据自动上传,正常时每 8小时自动上传一组数据。 7、量程:5M 水深 8、综合精度:±0.5%FS@25℃ 9、输出信号:4-20mA 5.城乡融合大数据监管平台 34 5.1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1)终端子系统建设 根据本项目的区域、业务特点,基于智能化、采集信息多样化的原则下,建设大安全监管数据 采集终端软件、硬件系统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出租屋智能门禁子系统、村(居)智能闸 口管理子系统、三小场所智能人体感应子系统、用电安全管理系统、无线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社区 (工业区)环境监测子系统、无线烟感感温探测器、二维码数据管理子系统、专业消防安全检查数 据采集设备、专业电气安全检查数据采集设备等。 (2)传输、网络子系统建设 针对终端硬件设备的特点及覆盖区域,采用有线光缆、Wifi、5G、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 LoRa、 窄带物联网NB方式实现终端设备的接入,形成大安全监管平台“终端-网关-汇聚中心-系统总平台” 的传输交换网。 (3)综合监管系统建设 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是基于现有网格化管理系统基础上,增加包括了视频图像边 缘识别计算、三小场所管理、出租屋管理、工业园区管理、社区智慧应用、用电安全数据采集管理、 消防安全数据采集管理、安全生产数据采集管理、社区(工业区)环境数据采集管理、一键报警、 电子广告牌信息发布和管理、信息安全等一系列内容。 在区“城市大脑”中心机房建设系统平台,各应用模块的硬件设备须统一接入该平台,提供整 体的运营、维护、管理能力,同时为了后期深度定制开发及系统对接。 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需要建设手机APP端,融入现有“网格化”管理系统,并兼容 “南海通”技术框架。 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是基于现有网格化管理系统基础上,增加包括了视频图像边 缘识别计算、三小场所管理、出租屋管理、工业园区管理、社区智慧应用、用电安全数据采集管理、 消防安全数据采集管理、安全生产数据采集管理、社区(工业区)环境数据采集管理、一键报警、 电子广告牌信息发布和管理、信息安全等一系列内容。 在区“城市大脑”中心机房建设系统平台,各应用模块的硬件设备须统一接入该平台,提供整 体的运营、维护、管理能力,同时为了后期深度定制开发及系统对接。 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需要建设手机APP端,融入现有社会治理网格化系统,并兼容 “南海通”技术框架。综合监管系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数字驾驶舱 依托“城市大脑”支撑的数据协同在线化、实时化、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接入对象基底信息、 物联网、政务服务等数据,打造数字驾驶舱。实现“数据一屏展示、指标一屏分析、指挥一屏联动、 治理一屏透视” ,让领导干部通过分析、比较做出科学精准的决策和判断。 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 升级优化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将村级工业园管理、出租屋有流动人口管理,市场主体管理等 业务场景对应的对象入格、巡查签到、联动处置等工作流程纳入网格化管理。将新增登记的客观信 35 息数据回补到网格化对象信息库中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实现平台的融合。 物联网平台 针对主要的安全隐患,加装智能化安全隐患信息自动采集装置,面向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用 电安全、流动人口与出租屋等重点安全监管领域等构建开放式物联网智能感知系统。配置感烟火灾 探测报警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用电安全监控设备、智能门锁、物联网络中继等安全隐患信息自动 采集设施设备,实时传送感知数据,构建物联网平台。 填表报数系统 目前,政务数据库包括人、地、事、物、情等社会治理的管理对象数据,而各个业务部门的基 层管理工作,也在反复的采集这部分的数据。开发自动填表系统可以将已经采集的数据回填到业务 部门的相应表格和系统当中,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 资产管理等功能模块 在项目在后期,进一步深化平台应用,把人口库、法人库、地图库三大基础库等政务数据延伸 到村(社区) ,应用于资产管理、土地管理、规划管理等方面。依托政务基础数据库和社会治理网 格化平台数据,拓展开发资产管理、土地管理、规划管理等功能模块,为镇街、社区提供系统保障, 为创建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全面提供系统支撑。 (4)三级监管体系建设 本项目需要建立村(居)级、 (镇)街级和区级三级监管子系统,对责任主体单位、基层网格、 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大安主体责任进行监管。 (5)数据接口建设 在区“城市大脑”中心机房建设系统平台,各应用模块的硬件设备须统一接入该平台,提供从 数据采集、隐患管理、初级隐患整改及平台维护等整体的运营、维护、管理,同时为了后期深度定 制开发及系统对接.平台需建设面向各类系统平台的接口,并架构专用接口服务器,跟各类系统平 台实现数据对接、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 (6)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本项目根据主要安全管理专业和岗位要求,组建种类相对齐全、具有专业资质和较丰富经验的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同时全面做好严格的日常管理和常态化专业交流培训工作。主要针对安全生产、 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环保、职业健康等方面的安全大数据监管工作,配 备基本的、常用的、专业化巡查仪器、设备、手机和专业巡查用车、电动交通工具等。 通过专业的人员和设备,建立专业化的安全大数据监管服务体系,解决基层网格面临的专业人 员及专业设备不足的难题。 5.2监管对象管理系统 本系统主要是为了落实监管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实现监管对象自我管理。形成监管对象安 全动态履职档案,督促监管对象开展自我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实现信息互通,监管部门可以点 对点或点对面向监管对象推送通知通告、预警等信息,监管对象也可通过手机终端向监管部门咨询 安全业务、反馈工作落实情况等;监管对象可以对为其提供服务的维保单位、物业管理单位进行评 36 价,提升安全市场服务水准,为安全服务行业构建众评体系。 一般企业安全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是面向一般性企业的安全管理子系统,主要解决一般性企业在生产、加工、仓储过程中的 消防安全、作业安全、用电安全的问题。 系统功能 安全生产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用电安全管理、安全预案管理、安全隐患管理、人员管理、安 全培训管理、安全档案管理。 重点监管企业安全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是针对重点监管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而设计的,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安全管理 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需要而设计的子系统,系统能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模块配置,以满足重点监 管企业安全管理中差异化的需求。 系统功能 系统共包括 6个主模块和 38个子模块,主要内容如下: 系统管理 使用者及用户权限管理、模块序号及参数设置、数据库设置 安全基础数据 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基本信息管理、员工基本资料、企业周边环境、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企 业自身应急救援设施情况。 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特种作业现场设 施设备、电梯安全管理、自动扶梯管理、锅炉安全管理、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机 动车安全管理、消防设施安全管理、劳保用品管理、重点设备管理、 库区管理:贮罐区管理、库区管理、库房物品管理、危险品码头管理、液化气换气站管理、加 油[气]站管理 建筑施工管理(案例) 危险建筑物管理 建筑施工工程管理 数据库管理 安全信息库 安全法规库 化学危险品信息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工作日志、安全检查与纠正、上级安全检查管理、(重大)事故隐患管理 安全事故管理 37 伤亡事故管理 危险化学品管理 设备检验时间管理 危险源管理 (重大)危险源管理 危险性生产场所管理 其他危险源管理 安全教育与培训 安全教育和培训 安全宣传与交流 典型事故案例 防救灾应急预案 防救灾应急预案编制 防救灾应急预案演练 安全统计与分析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管理信息表 安全生产检查表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表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报告书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报告书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审查验收报告书 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是为了解决安全评估、检测、维保、职业卫生评测、安全标准化、安全教育培训等安全服 务等服务机构安全服务业务需求而设计子系统,解决了监管平台面对多种服务分散管理的安全服务 管理和内部管理的问题,落实管理责任,提升机构服务水平,提升安全指数。 系统功能 信息展示 以列表的形式分类展示安全维保单位、物业公司、培训公司、消防公司、职业卫生评测公司等 服务单位基本信息及业务信息,同时可以查看服务机构的服务评价信息。 信息查询 可以按照技术服务单位名称、区域、评价等级进行查询相关服务机构信息。 信息推送 实现按照地理位置,服务内容等规则为社会单位提供相关的服务机构信息,为社会单位更好的 选择服务机构提供支撑。 38 服务预订 社会单位需要维保单位、物业公司、培训公司、消防公司、职业卫生评测公司等服务机构提供 服务时候,通过选取相关服务公司后,可以进行服务预订,填写相关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同 时关联社会单位基本信息推送给相关的服务机构。预订后的服务机构信息将在我的预定模块进行查 询。 隐患管理 对单位隐患进行分类,并推送给相应的服务机构进行处理,对处理的结果进行查看,监督服务 机构的服务质量。 服务评价 服务机构为监管对象做了相关服务后,监管对象可以进行评价,评价分成5个级别。 园区安全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是为了方便区、镇、村园区管理机构加强对区、镇、村园区的企业安全、场所安全及公共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而设计的子系统,解决了区、镇、村园区管理部门对管理对象安全状况不明了的 问题。 系统功能 园区建筑档案管理:包括园区建筑面积、高度、楼层、建筑等级、是否通过验收等属性的管理。 园区企业档案管理:包括进驻园区的所属行业、危险品情况、企业安全管理组织情况、企业是 否有应急预案等管理。 主体责任管理:理清园区和企业之间的主体责任,签订相应的责任书。 安全巡查管理:对园区公共区域或设备进行安全巡查,隐患整改。 公共安全设备管理:对园区公共设备进行造册和存档,及时维护。 安全预警管理:与园区企业预警设备联动,监督企业对自身预警设备的管理,并实现企业与园 区管理预警的双重预警机制。 企业危险源管理:掌握园区企业的危险源以及危险源管理状况,并监督企业对危险品的管理是 否到位,做到心中有数。 园区应急预案管理:根据园区企业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对预案进行联动演练,提 升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 统计分析管理:对园区自身或驻园企业的安全管理、隐患处理、危险品等关键数据进行统计与 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服务反馈:接收园区企业对园区安全服务的反馈。 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是根据当地村级工业园的实际情况而专门设计的管理子系统。村级工业园由于历史原因, 39 建筑物很大比例是历史遗留建筑,建筑消防、电力规划等都达不到标准或规范的要求,而造成安全 生产风险较高,现场管理中面临很多的问题。本系统建设目的是为加强村级工业园区的管理,降低 村级园区及村级园区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提升园区安全生产水平。 系统功能 建筑档案管理:包括建筑面积、高度、楼层、建筑等级、是否通过验收等属性的管理。 园区企业档案管理:包括进驻园区的所属行业、危险品、企业安全管理组织情况、应急预案等 管理。 主体责任管理:理清园区和企业之间的主体责任,签订相应的责任书。 安全巡查管理:对园区公共区域或设备进行安全巡查,隐患整改。 公共安全设备管理:对园区公共设备进行造册和存档,及时维护。 预警管理:与园区企业预警设备联动,实现企业与园区管理预警的双重预警机制。 危险源管理:掌握园区企业的危险源以及危险源管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服务反馈:接收园区企业对园区安全服务的反馈。 公共场所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公共场所具有人员密集、人流量大、部分综合体面积大、结构复杂的特点,因此,安全方面重 点在危险源管理、疏散管理、设备的完好性及人员综合素质。建设专有的子系统协助监管对象做好 公共场所管理是提升公共场所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 系统功能 建筑档案管理:建筑平面图、疏散图、面积、楼层、建筑等级等建筑特性管理。 应急预案管理:预案编制、查询、修改等功能。 疏散预案及演练管理:疏散预案编制、修改,疏散预案演练记录、存档。 安全巡查管理:对公共区域及设备进行巡查、隐患整改。 公共安全设备管理:对公共设备进行造册和存档,及时维护。 预警管理:预警设备联动监控,实时监控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危险源管理:实时监控公共场所的危险源以及危险源管理状况。 服务反馈:接收和发送第三方安全服务的反馈。 三小场所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三小场所安全管理是目前安全管理的难题,三小场所数量庞大,行业繁多,地域分散,业主或 经营者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投入几乎没有,有的还存在着三合一的现象,小作坊式 生产对危险品的管理只是凭借本能,没有较专业的指导。建设专门的安全管理子系统,有助于政府 职能部门全面掌控辖区内三小场所的状况,有利于提高三小场所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 40 系统功能 档案管理:三小场所类型、经营面积、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等档案管理功能。 主体责任管理:对三小场所有方、经营方、安全管理方进行责任划分管理,理清各方责任人的 主体责任。 安全巡查管理:对三小场经营场所及设备进行巡查、隐患整改。 安全设备管理:对场所的安全设备进行造册和存档,及时维护。 预警管理:预警设备联动监控,实时监控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服务反馈:接收和发送第三方安全服务的反馈。 商业办公城市住宅安全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为了解决商业办公城市住宅安全管理,针对商业办公特点,结合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需求而设 计的子系统。 系统功能 建筑档案管理:建筑平面图、疏散图、面积、楼层、建筑等级等建筑特性管理。 主体责任管理:理清建筑内业主、物业和进驻企业之间的主体责任,签订相应的责任书。 安全巡查管理:对公共区域及设备进行巡查、隐患整改。 公共安全设备管理:对公共设备进行造册和存档,及时维护。 应急预案管理:预案编制、查询、修改等功能。 危险源管理:实时监控公共场所的危险源以及危险源管理状况。 应急预案管理:侧重点在疏散预案编制、修改,疏散预案演练记录、存档。 预警管理:预警设备联动监控,实时监控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统计分析管理:对自身或入驻企业的安全管理、隐患处理、危险品等关键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安全服务管理:接收和发送第三方安全服务的反馈,并对服务作出评价。 一般工业建筑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对一般工业建筑性质、面积、建筑高度、建筑等级与建筑用途等建筑特性进行管理,并对 入驻企业规定了设置场所、设置要求等。 系统功能 建筑档案管理:包括建筑面积、高度、楼层、建筑等级、是否通过相关部门验收或备案情况等 属性的管理。 主体责任管理:理清建筑内部多产权、多方管理、多方经营主体之间的主体责任,签订相应的 责任书。 公共安全设备管理:对建筑安全公共设备如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水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等重 41 要安全设施设备进行造册和存档,及时维护。 重点部位管理:对建筑内消防通道、中转仓库、成品仓库、危险品仓库、逃生通道、中控室等 重点部位进行管理。 安全服务管理:对建筑提供的安全检测、系统改造、建筑改造施工等安全服务进行管理。 村级工业建筑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是专门对村级工业建筑进行管理的子系统。村级工业建筑是建筑管理的难点,由于历史原 因,许多建筑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产业的需求,因此,要对这些建筑进行梳理归档,划分风险 等级。 系统功能 建筑档案管理:包括建筑面积、高度、楼层、建筑等级、是否通过相关部门验收或备案情况等 属性的管理,对历史遗留建筑进行注册登记,并对使用方进行注册管理。 主体责任管理:理清村级建筑多产权、多方管理、多方经营主体之间的主体责任,签订相应的 责任书。 公共安全设备管理:对村级建筑安全公共设备如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水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 等重要安全设施设备进行造册和存档,及时维护。 重点部位管理:对村级建筑内消防通道、中转仓库、成品仓库、危险品仓库、逃生通道、中控 室等重点部位进行管理。 建筑安全分类管理:对村级建筑进行安全评价后进行分级分类,并对使用方的安全进行匹配, 加强安全监管。 安全服务管理:对建筑提供的安全检测、系统改造、建筑改造施工等安全服务进行管理。 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出租安全管理尤其是消防安全管理一直是重点,出租屋存在人员流动性大、人员复杂、乱搭乱 建、安全通道堵塞、楼内管理混乱等问题,火灾隐患严重,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针对出租屋的问题,我们专门设计出租屋安全管理子系统。 系统功能 出租屋信息管理:对出租屋信息进行管理,信息包括面积、楼层数、房间数、楼高度、水源状 况、楼梯宽度、顶楼疏散天面等特征信息。 出租屋责任管理:包括房东信息、二房东信息、外包安全管理机构信息、责任书等。 出租屋安全设施管理:消防安全设施、用电安全设施等 出租屋安全检查管理:每季、每月安全检查制度、执行情况等 出租屋预警管理:对安装了火灾预警设备或摄像头的出租屋,设计专门的手机端预警模块。 农村住宅安全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42 系统根据农村住宅安全主要因素用电安全、用气安全、周边环境安全以及安全宣传而建设和子 系统。 系统功能 住宅信息管理:对住宅的面积、楼高等信息进行登记。 安全要素管理:对住宅用电、用火、用气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登记。 设施设备管理:根据安全要素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设备进行管理。 临建(历史建筑)安全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是为了更好的开展临建历史遗留建筑的纳管工作,落实全覆盖安全管理而设计的子系统。 政府部门对历史建筑进行全面排查,根据分类,分拨到相关部门后,再由相关部门根据分工进 行督促整改、复查、纳管。 系统功能 账户管理 为政府各职能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单位及工作人员开设工作账号。 档案管理 政府相关部门在开展工作后,可通过此模块,上传工作的视频、照片,建立工作记录表,包括 排查登记表、督促整改记录表、复查记录表、纳管通知书以及城中村和非城中村且无物业管理的住 宅每季度检查一次的记录表(具体来说,每个城中村对应一张排查登记表、督促整改记录表、复查 记录表和纳管通知书以及每季度检查一次的记录表,非城中村且无物业管理的住宅每栋对应一张排 查登记表、督促整改记录表、复查记录表和纳管通知书以及每季度检查一次的记录表,非城中村且 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和非城中村且为生产经营性建筑每栋建筑对应一张排查登记表、督促整改记录 表、复查记录表和纳管通知书) 、台账、档案等存档备查。 纳管统计 将辖区的全部历史建筑物进行分类。将历史遗留建筑物标注为城中村、非城中村且无物业管理 的住宅、非城中村且有物业管理的住宅、非城中村且为生产经营性建筑四类。 工作管理 1、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工作上的联动管理 2、工作流程管理 文件通知 通过文件通知模块,区监管部门可直接下发文件给各级管理部门。 工作情况反馈 各级职能部门可以在此模块提交自己的反馈意见表。 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是为了加强对监管对象的管理而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然后进行与分 43 级分类相对应的监管方案,避免一刀切的监管情况,提升政府部门的监管效能。 系统功能 建筑特性分级分类管理: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建筑物的基本信息进行分级分类。 行业特性分级分类管理: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监管对象生产的产品或经营范围进行分级分 类。 标准化分级分类管理:编制和制定对监管对象的分级分类的标准化规范,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 设计编辑、添加、修改、查询等功能。 评价指标分级分类管理:编制和制定对监管对象的分级分类的具体评价指标,并根据实际业务 需求设计编辑、添加、修改、查询等功能。 基本信息分级分类管理:对监管对象、建筑特性的基本信息进行分级分类,以编制和制定相应 的评价指标。 安全服务分级分类管理:对市场安全服务及服务机构进行分级分类,促进安全服务内容及服务 机构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用电安全分类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是为了加强对监管对象的用电安全管理而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监管对象的用电安全进行分 级分类,解决用电安全监管不分对象、不分应用场景而造成监管对象总体投入成本过高且效果不明 显的问题。 系统功能 监管对象分级分类管理: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 行业特性分级分类管理: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监管对象用电情况进行分级分类,比如一般 家庭用电、一般工业用电、高压工业用电等。 评价指标分级分类管理:编制和制定对监管对象的用电安全分级分类的具体评价指标,并根据 实际业务需求设计编辑、添加、修改、查询等功能。 基本信息分级分类管理:对监管对象、用电情况的基本信息进行分级分类,以编制和制定相应 的评价指标。 安全服务分级分类管理:对用电安全服务及服务机构进行分级分类,促进用电安全服务内容及 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消防安全分类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监管对象的消防安全进行分级分类,根据分类情况结合本地实际情 况,匹配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系统功能 监管对象消防安全分级分类管理: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如一般消 44 防管理单位、重点消防管理单位、三小场所消防管理、出租屋消防管理、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等。 行业特性分级分类管理: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监管对象消防情况进行分级分类,比如一般 工业企业消防安全、危险品企业消防安全、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等。 评价指标分级分类管理:编制和制定对监管对象的消防安全分级分类的具体评价指标,并根据 实际业务需求设计编辑、添加、修改、查询等功能。 基本信息分级分类管理:对监管对象信息、建筑基本信息、消防设施设备情况的基本信息进行 分级分类,以编制和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安全服务分级分类管理:对消防安全服务及服务机构进行分级分类,促进消防安全服务内容及 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如检测、维保、安全评估等机构。 村居安全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根据村级安全管理的行业多样、历史遗留建筑较多、工业住宅商业混合、安全隐患类型多 样、基层安全责任落实困难等特点而专门建设的子系统。 系统功能 村级建筑档案管理:对村级所有建筑(含历史遗留建筑)进行统一建立台账,与安全相关的建 筑信息进行注册建档。 主体责任管理:理清建筑或场所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的多方责任关系,并签订相应的责 任书。 公共安全设施管理:对村级建筑安全公共设备如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水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 等重要安全设施设备进行造册和存档,及时维护。 监管对象管理:对村辖区内的监管对象,包括工业企业、三小场所、商业企业、公共事业单位、 出租屋等监管对象建立台账。 安全人员管理:对村(居)专业服务人员、监管对象安全人员进行统一建立档案,摸清安全人 员情况,以方便建立联防机制。 安全巡查管理:依托村(居)专业服务人员对公共安全区域进行安全巡查,了解监管对象的安 全巡查状况。 安全预警管理:与监管对象预警设备联动监控,实时监控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隐患处理管理:负责公共安全区域的隐患处理,了解监管对象的隐患处理状况,监督村内安全 隐患及时处理。 安全服务管理:对提供安全服务的机构进行管理。 5.3政府监管应用系统 (1)巡查管理子系统 安全巡检是隐患排查工作的重中之重,早期的巡检主要通过巡检人员实地观察、经验判断等形 式,缺乏巡检记录和巡检监督,容易出现巡检走过场、未巡检、假记录等问题,并有可能因安全隐 患得不到及时排除而发生事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巡检技术也不断创新,目前,电子巡更、 RFID、 45 二维码打卡等形式较为普遍,而智能信息技术终端的出现使得基于位置服务的安全巡检成为当前巡 检技术的主流及发展方向。 系统概述 系统基于电子巡更、RFID打卡、二维码等终端物联技术,结合位置服务,使用 APP应用完成 末端巡检工作的子系统。 系统功能 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系统实现检点设置、绑定检点巡检内容、巡检路线设定、巡检任务调度等 功能,而智能终端APP可根据后台系统发送的巡检任务开展巡检工作,当到达检点时可通过智能终 端感应检点 RFID标签,自动弹出巡检内容,确认巡检结果后可拍照、录像后上传到后台系统,如 果有异常也可直接报警。巡检信息实时同步,后台系统可查看巡检人员实时位置、巡检路线、巡检 信息、报警信息、巡检现场照片和视频等信息,同时,还可实现巡检任务执行情况监督、巡检人员 轨迹回放、巡检人员实时对讲等功能,使安全巡检工作形成闭环信息流,真正起到隐患排查的作用, 降低现场事故风险。 (2)专项检查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为了管理各级政府监管部门根据计划或临时决定的专项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而 建设的子系统。 系统功能 检查任务管理:检查任务计划编辑、添加、修改,临时增加的任务进行编辑、添加、修改等操 作。 检查内容管理:对专项检查任务的内容进行添加、修改和查询。 检查对象管理:对专项检查任务所涉及的监管对象进行查找、添加等。 检查人员管理:对每次专项检查的人员进行管理。 检查隐患管理:对专项检查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级分类,调拨给相关的负责人,并对隐患的整改 过程进行跟踪管理。 隐患复查管理: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复查,通过复查验证该隐患是否整 改完成。 检查报告管理:对专项检查的结果自动生成报告并存档,以备查验。 (3)隐患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利用隐患排查治理子系统实现对隐患信息上报、整改与复查的闭环管理,监管对象可以在系统 中录入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基本信息,并定期上报隐患信息和隐患整改情况,政府监管 部门可及时了解各监管对象的重大事故隐患信息和治理情况。该系统解决了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效率 不高、隐患排查不彻底、整改措施不到位的问题,有助于落实重点单位、重大隐患的排查与整治责 任。 46 系统功能 监管对象基本信息管理 可对监管对象的基本信息、注册信息等进行管理; 监管部门对企业的注册信息进行审核;支持对监管对象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功能。 隐患信息上报功能 将事故隐患信息按照一般隐患、重大隐患、打非治违信息分别进行录入,并进行登记建档; 可对隐患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录入等操作。 隐患治理功能 将隐患整改情况录入存档,可将隐患整改前和整改后的照片上传到该系统上; 隐患整改日期即将到期系统会自动跳出整改提醒,或以短信方式提醒企业负责人。 隐患挂牌督办功能 监管部门对存在挂牌隐患的监管对象下发整改通知,并可实现通知书的录入、发送、电子档案的附 件上传等功能; 监管对象可在线申请延期治理隐患。 隐患复查功能 可查看隐患治理情况,是否根据整改书进行整改,是否有治理后的照片,复查后的是否及时记录复 查信息,复查后企业仍未整改的是否通知相关负责人等信息。 隐患统计分析功能 对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的未整改、整改中、已整改、待复查、已复查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 隐患统计报表,并将整改结果和统计分析结果定期上报到监管部门。 (4)预警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根据部分需要设定预警阀值的评估指标,通过设定计算规则,自动进行计算判断,然后以 各种方式进行预警、通知、集中展示业务受理而设计的子系统。 系统功能 隐患监控与预警 通过隐患排查、风险管理、预警指数和预警分析报告,综合、直观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大限度 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降低了监管对象的安全风险,形成具有预警能力的安全管理 系统,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预警 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是危险源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通过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管,全面掌握重 大危险源的生成、存储、使用情况,建立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数据库,通过动态视频监控,可燃气 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探测,安全生产关键参数监测,可以直观、全面的监控重大危险源的状况。为 预防与控制重大危险源危害,以及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和技术支持。 预警信息发布 47 强化各项工作闭环管理,预警信息及时提醒,帮助安全管理部门快速并及时发现安全缺陷,提 早采取预防措施。 查询功能 对预警信息、监管对象信息、建筑信息等进行查询操作。 预警模型管理 对预警模型进行编辑、删除、修改、查找等操作。 (5)村(居)级工作指挥平台子系统 系统概述 根据安全实际监管工作重心下沉,特别是系统开发工作重心下沉的工作原则和思路,安全大数 据综合监管系统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村(居)级工作指挥平台子系统的开发,主要在专业应用 层面的底层系统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难点也在此。支持镇(街)、区级以及所有上级安全监 管的基础全在此。本系统开发的重点主要是全面聚集各领域、行业的专业人士的知识和经验,对各 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强大的知识库,对底层数据进行深入的行业性、领域性专业加工 分析处理,深入做好底层专业分析处理系统开发和集成,深入做好底层数据和底层开发全面标准化 工作,全面做好各级各类接口开发和接口管理工作,形成安全专业分析处理的闭环系统。行成可拓 展、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模式。 系统功能 底层分析系统统计分类:针对各类市场主体,各类监管对象,各种自然、地理对象,各种社会 个体,依据国家《统计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规范,参考有关经验做法,为了便于与市场主体的注 册类型实现有效对接,我们按照行业、隶属关系和注册类型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共计 20个细分 行业门类,具体分类情况如下: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 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 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 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保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 和娱乐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底层数据分析:根据现场实际和环境情况,根据可采集原始数据的可能性,特别是可行性情况, 要确保数据分析准确性,需依据细分行业领域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人士经验,借鉴相关相近专业分 析知识经验,对原始数据进行底层分析,比如根据谐波情况和电力专业技术分析,推测用电终端设 备类型,再行专业分析终端负荷是否过载。在底层数据专业分析过程中,要提高适用性、通用性, 必须强化对技术、标准规范的遵守,严格按相关行业和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原始和 底层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同样的思路,进一步将分析过程固化下来,形成底层开发系统。 底层系统开发:针对各类市场主体、各类监管对象、各种自然、地理对象,各种社会个体,从 政府职能监管的角度出发,从使用目的出发,结合目前大部制改革的党、政职能设置、社会经济发 展历史沿革以及社会管理的通俗做法,可以分别依照: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用电安全、防灾减灾、 应急救援、交通安全、道路桥梁安全、公共管网安全、工程建设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生态环境安 48 全、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雪亮工程、维稳、综合治理、流动人口(出租屋)管理等职能 监管子系统开展底层应用系统开发,对于较成熟的子系统可以直接联通则可。当然,对于子系统开 发,有一定的灵活性,必须根据职能管理的监管要求变化及时做出修改调整。 基础数据库开发:基于扎实可靠的底层数据分析和底层子系统应用开发。为了强化系统的稳定 性,进一步做实基础开发,进一步建立中观层面的基础数据库。结合社会管理更高层次、更为明确 的监管要求,为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需要,基础数据库拟按照企业单位、 非企业单位、三小场所、其它公共场所、出租屋、城市住宅、办公楼、商业楼、其它公共建筑、一 般工业建筑、村级工业建筑、农村(村民)住宅、临建违建(历史建筑)等分类办法(双轨制分类 办法) ,按一企(机构)一库、一建筑一库的原则全面建立基础数据库。 基础工作系统开发:主要结合村(居)基本工作职能需要,根据日常管理和事务工作需要,根 据日常安全隐患综合巡查和专项检查工作需要,为切实加强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 促进各类监管对象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建设,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加强与各类监管对象互联 互通,积极引入各级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开展低成本的落地服务,要着力做好与各类监管对象、各类 服务机构的业务标准化对接,常态化开展服务工作,解决各种口径、形式、格式的数据和报表填报 问题。解决各类安全隐患信息的自动归类归总管理问题,需要在工作层面着力解决好标准化问题, 解决推广应用的问题,这些都是十分现实和有效的工作需求,可是长期以来被忽视了,一直没有一 种有效的手段,信息化管理长期落不了地,基础性的开发工作是一件很现实很紧迫的工作。由于本 项开发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巨大,面临的问题都是传统开发工作所未曾碰到过的问题,特别需求 深入开展系统研发工作,并且需要在开发过程不断完善提高。 (6)镇(街)级监管子系统 系统概述 镇(街道办)级监管子系统是为了解决镇街级监管部门面向村(居)以及各类监管对象安全监 管中面临的复杂问题而专门建设的子系统。 系统功能 建筑档案管理:包括建筑面积、高度、楼层、建筑等级、是否通过相关部门验收或备案情况等 属性的管理。 监管对象档案管理:对辖区内的监管对象,包括工业企业、三小场所、商业企业、公共事业单 位、出租屋等监管对象建立台账,统一管理。 监管对象分级分类管理:按照行业危险性大小、安全管理难度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机率将不 同监管对象分成A、B、C三类。 隐患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职业卫生管理、消防安全管 理、用电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评分确定,重点是监管对象对事故风险的控制能力。 安全人员管理:对村级专业服务人员、监管对象安全人员进行统一建立档案,摸清安全人员情 况,以方便建立联防机制。 安全巡查管理:依托村(居)专业服务人员对公共安全区域进行安全巡查,了解监管对象的安 49 全巡查状况。 安全预警管理:根据安全隐患或者灾害程度的分级分类管理规则,对影响区级的重大隐患、重 大灾害进行联动预警。 隐患处理管理:根据安全隐患或者灾害程度的分级分类管理规则,对影响镇街级的重大隐患、 重大灾害进行处理过程跟踪管理。 隐患复查管理: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复查,通过复查验证该隐患是否整 改完成。 (7)区级监管子系统 系统概述 以科技手段将安全监管部门“防、管、控”三大业务功能融于一体,实现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的 安委会、消委会成员单位的横向一体化,和区、街道办(镇)、村(社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监 管对象的纵向一体化监管,彻底消除了信息孤岛情况,并实现数据、人员、终端、设备、场所和行 为等安全要素间的互联共享和智能关联。 系统功能 建筑档案管理:包括建筑面积、高度、楼层、建筑等级、是否通过相关部门验收或备案情况等 属性的管理。 监管对象档案管理:对辖区内的监管对象,包括工业企业、三小场所、商业企业、公共事业单 位、出租屋等监管对象建立台账,统一管理。 监管对象分级分类管理:按照行业危险性大小、安全管理难度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机率将不 同监管对象分成A、B、C三类。 隐患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职业卫生管理、消防安全管 理、用电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评分确定,重点是监管对象对事故风险的控制能力。 综合安全指数管理:综合安全指数管理功能通过对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的海量数据进行大 数据分析,对区的安全生产的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量化分析与评价,形成科学有价值的指数结论, 把握城市安全发展态势及相关信息,并对宏观态势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通过分析指数波动的变化, 一是智能化地分析指数波动原因,查找导致指数变化的事件;二是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其应对策略。 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指导,协助职能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优化。 各镇(街)安全状况管理:通过各类安全管理指标,对镇(街)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描述,让 区级监管部门真实掌握各镇街的安全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安全预警管理:根据安全隐患或者灾害程度的分级分类管理规则,对影响区级的重大隐患、重 大灾害进行联动预警。 重大隐患跟踪处理:根据安全隐患或者灾害程度的分级分类管理规则,对影响区级的重大隐患、 重大灾害进行处理过程跟踪管理。 区域安全展示:根据“一张图” “一张表”的要求,对区域内的重安状况进行展示。 公共政务信息管理:对政务服务有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推送给相应的职能部门或 50 窗口。 (8)服务导入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是为了解决监管对象对安全监管专业服务的需求而开发的子系统。安全专业服务机构由于 维保单位、物业管理单位、培训公司、消防公司、电气检测机构、电气开发公司、安全评估机构等 服务机构的基本信息及业务信息缺乏统一管理,使社会单位难以找准服务机构。通过构建该系统整 合安全服务机构资源,政府监管部门对安全服务机构的基本信息及业务信息进行管理,监管对象或 者个人需要时可轻松找到服务机构,服务机构可以及时了解服务需求并对服务进行响应,提升安全 服务机构服务水平,提升社会安全指数。 系统功能 信息注册维护 信息注册:实现维保单位、物业管理单位、培训公司、消防公司、电气检测公司、电气生产厂 家进行注册,填写相关组织机构代码等信息后,可以关联市场监督管理局共享的相关单位的基本信 息,填写相关单位业务信息,上传相关图片信息等。 信息维护:维保单位、物业管理单位、培训公司、消防公司、电气检测公司、电气生产厂家注 册后可以对各自的信息进行维护更新。 客户管理 单位客户:单位机构向服务机构预订服务需求后,相关单位机构的信息将在服务机构的单位客 户里面进行显示,服务机构可以进一步了解该单位机构的基本信息及业务信息。 个体客户:个体向服务机构预订服务需求后,相关个体的基本信息将在服务机构的个体户籍里 面进行显示,服务机构可以进一步了解个体的基本信息。 维保服务 服务预订:单位机构或者社会个体通过该系统进行服务预订,相关信息将推送到服务机构的服 务信息模块,相关服务机构可以看到需要提供服务的个体或者单位机构提供的联系信息,方便进行 联系。 服务需求管理 服务流程管理:服务公司根据自身公司工作流程,将公司服务标准化流程设定入系统中,根据 不同属性单位,设定服务频率及内容。 服务计划管理:系统将根据服务公司指定的流程自动将服务单位生成检查任务,并且到期提醒 服务公司,如逾期未进行相关服务业务则进行报警,推送给单位及辖区责任人。 服务业务管理:服务公司根据制定的自身维保流程,按照流程进行标准化维保操作,每一环节 进行过程拍照,形成服务档案上传至系统。 服务记录统计:将自动分析服务记录,将单位设备损坏率进行统计;监管单位则可以统计出错 率最高的服务设备和服务公司,并形成黑名单予以通报。 留言反馈:单位机构及个体客户可在评价反馈模块针对安全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安全服务进行评 51 价,并针对需要咨询反馈的地方进行留言,安全服务机构能够在此模块个体客户和单位机构可以进 行在线留言的信息,服务机构可以进行查看,并且可以通过留言反馈功能进行反馈。 (9)应急响应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建设立足于现有应急救援平台,并按照应急救援响应标准,本着集成化、模块化建设的原 则,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系统、数据等资源,进行本地化二次开发,并为日后功能拓展、升级预留 统一接口。 系统建设是为了发生事故救援时,可通过该系统及时向应急救援平台推送灾情有关信息,辅助 进行作战指挥,有效地提升救援人员应对大型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救援能力。 系统功能 日常任务:对日常重复性的任务可进行设置,在指定时间内系统自动生成任务并进行提醒。操 作员根据生成的任务进行处置并登记。方便对日常任务的规范化及自动化。主要包含任务计划和任 务管理两个功能。 值班排班:对日常值班排班信息进行登记查看,实现对班表的自动排班及手工排班相结合的功 能。 值班点名:在日常的应急管理工作中,为了检查值班的有效性,通常需要对专项单位进行电话 抽检,系统实现了对值班抽查的自动化。 值班日志:替代传统的手工登记日志,实现自动化、无纸化办公系。统根可据事件登记信息能 生成值班日志,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历史记录:实现对所有电话记录、短信记录、传真记录、网络报送、智能终端报送的集中管理、 查询,对所有座席人员的操作记录进行全面记录与查询。 报告管理:每日一报,每天都会自动生成一份当天重要事件汇总报告,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分 发给到相关领导智能手机上,让领导对每天接报的重要事项均能了如指掌;要情周报,每周都可生 成生成一份本周重要事件汇总报告,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分发给到相关领导智能手机上,让领导对 每周应急办接报的重要事项均能了如指掌。 (10)分级分类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根据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流动人口(出租屋)分类分级按生产生活活动中的危险 性划分为三类,每一类根据安全管理状况分为四级,建立按类分级、按级监管的安全监管体系而建 设的分级分类管理子系统。 系统功能 分类管理:按照行业危险性大小、安全管理难度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机率将不同监管对象分 成A、B、C三类。 分级管理:根据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职业卫生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用电 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评分确定,重点是监管对象对事故风险的控制能力。 52 分级分类模型管理:按照标准和规范制定分级分类模型,并能够对监管对象进行自动的分级分 类,根据每个时间段的评估数据实行动态调节。 查询功能:对监管对象、分级分类模型等进行查询。 分级分类报告管理:分级分类报告自动生成,根据需要发送给不同的监管部门和监管对象。 (11)过程跟踪管理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对安全事件和安全隐患的处理过程进行跟踪管理,以实时了解事件和隐患的处理状态,及 时解决存在的风险和威胁,保障社会安全生产和生活。 系统功能 事件管理:对事件进行分级分类,设置责任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根据不同的事件的重要 程度和等级并对处理过程实时跟踪。 隐患管理:对隐患进行分级分类,设置责任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根据不同的隐患的严重 等级,分发给相应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处理,并对处理过程实时跟踪。 流程管理:事件和隐患跟踪管理涉及多部门、多责任单位和多责任人,理清不同的等级的事件、 隐患与各级部门、责任人的关系,并对处理过程进行流程化定义。 信息推送管理:通过短信、邮件、微信、微博、网页等多种形式,向责任人或责任单位推送事 件和隐患处理的相关信息。 跟踪报告管理:对事件和隐患的处理跟踪过程形成报告并存档,做到有迹可循,溯源有证。 5.4大数据应用分析系统 (1)态势分析子系统 系统概述 安全态势感知分析系统通过收集各类安全管理数据,实时监控安全预警数据,利用大数据实时 分析,采取主动的安全分析和实时态势感知,快速发现隐患风险,控制风险。 系统功能 数据源管理:提供主动获取和被动接收多种事件获取方式,可收集所有类型的事件信息。 预警信息追踪:对态势感知数据中的重要预警信息进行追踪,并通过多维数据关联分析,以挖 掘预警数据源的真正风险。 分析模型管理:对解析规则进行智能学习,自动进行规则分类,可实现快速分析,对分析模型 进行新建、删除、查看、修改等管理维护。 分析报告管理:对分析报告进行分类、导出、发送等。 态势分析展示:对态势感知信息进行统一的展示,方便查看和决策。 (2)隐患分析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是根据风险隐患监测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分析风险隐患,预防潜在的危害,并给相关人员 发送通知或预警的子系统。 53 系统功能 数据源管理:对隐患分析所需的数据源进行新建、删除、查看、修改等管理维护。 分析模型管理:对隐患分析模型进行新建、删除、查看、修改等管理维护。 查询功能:查询隐患的类型、时间、重要等级等。 通知管理:隐患通知的添加、删除、查看等。 分析报告管理:对分析报告进行分类、导出、发送等。 (3)预警分析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对安全事件预警、安全隐患预警、事故预警、工作任务预警等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析,并 给出相应的报告,方便政府监管部门对辖区内的事件进行统一管理,并匹配相应的资源解决问题, 提升监管效能。 系统功能 与其他专项部门建立的专业系统进行对接,采集其预测预警信息,推送到系统后对预警信息进 行管理。 系统提供统一的接入服务,以便各种监控系统监控数据接入。系统提供统一的展示界面进行展 示监控信息,同时可以设置监控告警阀值,对监控数据到达阀值是自动进行告警。 接口服务:为各监控系统提供统一的接入服务,各系统可实时把监控数据同步到本系统中。 监控信息:展示当前所有接口的最新监测数据,同时点击各个监测接口的详细历史数据。 参数设置:为各种监控系统设置监控参数信息,提供监控信息编码的设置及告警阀值的设置。 (4)风险评估子系统 系统概述 根据安全大数据监管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建设安全风险评估子系统,系统实现风险识别、多维 风险分析和演示,风险评估和响应,实时监控的主要风险和其他业务风险评估和管理,从而满足安 全大数据监管的区域风险评估、行业风险评估、单位风险评估等风险管理的需要。 系统功能 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为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20个功能点。 评估模型元数据管理 为 DRMI评估模型元数据管理的 16个功能图。 评估模型元数据管理 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的 49个表, 数据集成ODS:为数据集成 ODS的 4张表。 保留最细的粒度数据,可保存消防物联网以及其它业务系统的数据 数据ETL接口:为数据 ETL接口的2个功能点。 (5)应急预案管理子系统 54 系统概述 应急预案管理子系统是为了做好安全大数据监管工作,确保人身生命财产安全,应付突发的安 全事故,制定的应急预案。监管对象通过该子系统上传本单位的应急预案,监管部门获得预案后, 可在日常训练中调取预案进行演练。 系统提供预案系统互联接口,实现原有预案系统的接入,实现预案相关功能,包括对预案进行 包括预案操审核、预案通过、预案撤销等操作。 系统功能 预案概述:预案主要是针对发生的具体应急突发事件采取的行动步骤。是应急过程中的核心依 据,预案依法依规制定,规定了应急过程中的指挥体系、保障体系、事件分级标准和响应机制,同 时,体现应急过程中的监控机制、奖惩机制、部门协作机制和上下级联动机制等。 预案流程编制:预案流程的编制主要结合用户实际的组织结构,日常业务运营流程、规范以及 参考的条例和依据,进行可操作性强、流程化、科学化的编制。预案编制可将分解后的预案进行模 块化的组合,自动生成可执行的步骤和提示。 预案示例:该预案分解表按照内部安全组织结构,分解任务到各个行政管理岗位,形成可被执 行的具体工作任务,发生事故启动预案后,按照预案处置流程,通知相关岗位执行应急处置任务, 如保安,保安班长,保安主管,值班经理,指挥中心监控值班人员,安全员,安全保障部门负责人, 经营部负责人,综合部负责人,服务区安全分管负责人,最后上报到服务区经理; 同时进行科学的预案流程编制:信息接报—信息研判与传递—应急启动—控制交通—抢救伤员 —现场应急处置—应急恢复—总结;并可将该预案流程分解后进行模块化的有机组合,如保安(信 息接报),直接将信息上报给监控值班人员(进行信息研判),同时监控值班人员直接将研判后的信 息上报给服务区安全负责人(进行应急预案启动) 。 预案管理流程:预案的创建,创建编辑预案工作流,部署工作流,启动预案,结束预案。 预案管理对用户已经编制好的专项预案流程、日常运营预案流程等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日常预 案随时都被激活,随时可以启动;突发事故等专项预案,随时都被激活,随时可以启动;预案启动 后,各部门、单位都需要按照预案管理系统流程,落实预案流程中岗位的职能,圆满完成自己的岗 位任务。 任务执行过程中,具有系统高级管理员权限的相关负责人,可以手动参与整个流程的控制,如 暂停执行、跳过执行、增加新任务、改变流程路径等。 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包括,预案管理、预案启动、预案查看、预案分发、处置上报等模块。 (6)重点关注分析子系统 系统概述 对重大安全隐患、重大安全事件、重要区域进行重点关注,并分析其存在的安全风险。 系统功能 重大安全隐患管理:根据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要求,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标注、追踪、归 档等专门的管理。 55 重大安全事件管理:根据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要求,对重大安全安全事件进行标注、追踪、 归档等专门的管理。 查询功能:查询关注事项的类型、时间、重要等级等。 分析模型管理:对重点关注事项的分析模型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看等维护管理 分析报告生成:按照标准格式生成重点关注事项分析报告。 (7)政务满意度分析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民众对政府提供的安全政务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指导和改善 政府在安全方面的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系统功能 数据管理:对政务服务满意度分析所需的数据源进行新建、删除、查看、修改等管理维护。 分析模型管理:对分析模型进行新建、删除、查看、修改等管理维护。 查询功能:查询分析的类型、时间、重要等级等。 分析报告管理:对分析报告进行分类、导出、发送等。 (8)舆情动态分析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是为了了解社会舆情对安全监管工作意见以及应对突发安全事故后网络突发的公共事件 而加强互联网信息监管而设计的子系统。 系统功能 舆情监测:采集监测站点媒体,数据全面精准、时效性高,实现分钟级采集。网页智能抽取, 采集软件能够自动从复杂的网页内容中通过统计算法,智能抽取出标题、正文、日期、来源和作者 等元数据属性。智能抽取兼顾准确性和完整性。 舆情采集:通过网络爬虫,对云端和本地采集包括行业相关网站,全国重点网站,采集类型包 括新闻、论坛、贴吧、微博、博客、微信公众账号、电子报、音视频、图片等。 舆情智能分析:对关键词涉及的舆情信息的智能分析,追溯源头,智能分析互联网的活动轨迹 及构成、分类、来源等,评估其在网上论坛、博客、微博等的转载及评论的分析汇总等总体形势, 并能按照定制时间实时更新。 舆情处理:独立的舆情追踪模块,能够对单条信息进行追踪,自动计算转载、相关报道、更新 情况等,同时转载和相关信息以列表的方式显示。 舆情预警:系统支持短消息提醒功能,支持邮件和短信方式预警。 舆情搜索:可对新闻、论坛、博客、微博、贴吧进行分类检索,也可按照时间对正文和标题进 行相关检索,要求达到时动态索引:数据增删改时快速同步更新索引,无需重建整个索引,也无需 局部重建索引。即数据维护(增删改)后马上能够检索出来。 舆情报告自动生成:专业舆情报告自动生成,并推送给相关方做决策辅助。 动态分析图表:统计分析数据以柱状、饼状、曲线等图形直观表现,并支持以 word,excel 56 等文件形式导出。 (9)决策分析和报告自动生成子系统 系统概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经过科学设计实现系统化、整体化的综合布局,编织一张防控严密的安全 信息网,网络织成后,一个巨大的数据信息库也会随之产生,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检测与监控数据不 停地补充进去,也就形成了专业安全数据服务、决策分析系统,为安全监管、指挥与调控,提供信 息支持和决策支持。 系统功能 数据管理:通过对文档、音频、视频、图片等种类各异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分类、编目实现 对数据的全面高效管理。 数据支撑:利用大数据检索技术,实现结构化数据、文本文档、影音图片等多种格式数据的快 速、准确检索,为日常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数据加工:识别、提取碎片化数据,进行清洗、比对、关联、聚合,将碎片化数据加工成更有 价值的信息集合。 数据共享:采用数据交换、数据编目等手段,通过分级授权、主动推送、自动关联等形式实现 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共享。 信息深度利用:按需提取统计字段、合理设置分析条件、科学设定预测模型,实现信息的统计、 分析、预警、趋势预测、关联发现等应用。 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开发专有的分析模型,分析各类数据后按照标准格式自动生成分析报告, 辅助各级部门及领导进行决策。 6.项目本期的数据设计 6.1数据一致性设计 对数据集的一致性需求包括三个方面: 1)该数据集记录的数据反映的某一指标应与期望的指标保持一致,而期望的指标是通过其它 数据集计算得出的。 2)该数据集中某些数据项集合所记录的数据内容与其它数据集记录的数据内容有某种一致性 关系,包括存在关系、等值关系、逻辑条件关系等。例如,当某种条件满足时,当前数据集的数据 项1和数据项2的数据内容,必须在另外一个数据集的数据项 3和数据项 4 的数据内容中存在。 3)该数据集中某些数据项集合所记录的数据内容与本数据集中其它不同的数据记录中记录的 数据内容有某种一致性关系,包括存在关系、等值关系、逻辑条件关系等。例如,当某种条件满足 时,当前数据集的数据项 1和数据项 2 的数据内容,是通过其他记录上的数据项3和数据项4的 数据内容计算得出的。 例如,手机号码一定是 13位的数字,IP地址一定是由 4个 0到 255间的数字加上“.”组成 的。多项数据间存在着固定的逻辑关系,例如居住人口数一定小于等于总人口数。 6.2信息交换设计 57 数据交换系统需实现对位于政务网内网的数据进行交换,在符合政务内网 边界数据管理规范 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数据交换,根据区政务网的交换要求,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资源目录 管理、数据接入平台、数据交换、任务方案管理、数据服务,数据质量管理等。 (1)资源目录管理 需完成需要进行数据交换的各类业务数据的目录编制,对门禁、物流、云盾等业务系统数据、 政务网内部数据的相互对应关系进行梳理,完成数据集定义,建立符合业务数据管理的数据标准规 范;制定各业务数据的标准数据传输协议,同时需要搭建对应的数据库,为统一的数据管理提供支 持。 数据接入平台 需提供不同类型的数据接收服务,在不同的网中进行部署,接收到数据后根据不同的类型和预 先设定的交换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系统需要支持以下类型的数据接入。 (3)数据交换 三网数据交换,在三网间加设网闸系统,即增加数据输出系统与数据接收系统,实现点对点的 文件传输。数据交换包括数据融合交换,业务应该交换。 基于防火墙、入侵检测、网闸等安全设备,基于网闸数据交换的基本功能,结合白云公安数据 交换的业务需求,实现业务数据的交换,数据交换依托各网络间的数据交换系统进行,根据时效性 要求进行交换,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需求下,需保证文件大小不超过 1M的单个文件,单向数据交 换(从接受到数据到给到另一个网的使用端)时间不超过 5秒。 (4)任务方案管理 需要制定数据交换任务管理功能,根据不同的业务要求设置不同的交换策略,在最大限度下利 用边界平台的交换能力,做到在复用现有链路情况下服务更多的数据交换。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数据交换任务设置,数据交换任务状态查询、数据交换情况统计等功能。 (5)数据服务 为方便数据使用方在目的端网络使用数据,需要建设数据服务功能,提供各类数据接口,本系 统需要支持数据库方式,FTP方式和TCP方式。各类方式按照资源目录中列明的规范提供标准服务 调用接口,同时需实现服务情况监控功能。 (6)数据质量管理 为了提高跨网数据交换的质量,需要实现数据质量的自动检测及控制,在数据交换时,需增加 数据一致性、时效性校验功能,如发现数据存在问题,则通过短信等方式进行提醒。 6.3信息共享设计 序号 业务数据 表 数据字段 共享分级管理 定级为不共享 数据的文件依 据 1 1 厂企信息 采集表 ID、记录状态、厂企名称、统一社 会信用代码(工商执照注册号)、经 营范围、地址省、地址市、地址区 县、地址镇街、详细地址、法定代 表人(经营者) 、身份证号、联系人、 ?无条件共享数据 ?有条件共享数据 ?不共享数据(需注 册并进行数据对接) 58 联系电话、产权人、身份证号、联 系电话、产权单位、统一社会信用 代码、联系电话、安全生产分类、 所属镇街、所属社区、所属网格、 所属路段、经度、纬度、海拔等 2 2 生产经营 场所信息 采集表 ID、记录状态、场所实际名称、场 所执照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 商执照注册号) 、经营范围、地址省、 地址市、地址区县、地址镇街、详 细地址、法定代表人(经营者) 、联 系人、联系人电话、产权人(单位)、 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产权人(单位)联系电话、场所分 类、是否多合一场所、所属镇街、 所属社区、所属网格、所属路段、 经度、纬度、海拔、所属路段、二 维码串号等 ?无条件共享数据 ?有条件共享数据 ?不共享数据(需注 册并进行数据对接) 3 出租屋信 息采集表 ID、记录状态、地址省、地址市、 地址区县、地址镇街、详细地址、 出租屋牌号、联系人、联系电话、 产权人(单位)、身份证号码(统一 社会信用代码) 、产权人(单位)联 系电话、备注、房屋类型、出租用 途、楼层数、房间数、所属镇街、 所属社区、所属网格、所属路段、 经度、纬度、海拔、所属路段、二 维码串号等 ?无条件共享数据 ?有条件共享数据 ?不共享数据(需注 册并进行数据对接) 4 出租屋租 户采集表 ID、承租状态、出租屋 ID、租户姓 名、性别、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 租住时间、退租时间、二维码串号 等 ?无条件共享数据 ?有条件共享数据 ?不共享数据(需注 册并进行数据对接) 5 重点建筑 物信息采 集表 ID、记录状态、建筑名称、建筑高 度(m) 、建筑总面积(m2)、建筑物、 地址省、地址市、地址区县、地址 镇街、门牌地址、所属镇街、所属 社区、所属网格、所属路段、经度、 纬度、海拔、所属路段、建筑性质、 业主单位(人)名称、业主统一社 会信用代码(身份证号)、业主联系 电话、承包(租)单位(人)名称、 承包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承包 人身份证号) 、承包(租)方联系电 话、二维码串号等 ?无条件共享数据 ?有条件共享数据 ?不共享数据(需注 册并进行数据对接) 6 专业巡查 信息采集 表 ID、设备状态、所在位置、责任人 姓名、身份证上号码、联系电话、 二维码串号等 ?无条件共享数据 ?有条件共享数据 ?不共享数据(需注 册并进行数据对接) 7.项目本期的安全保密设计 本项目是部署在“城市大脑”云服务中心,因此信息安全注重在应用安全、平台安全和 IOT 安全设计上。 59 1.应用安全设计 (1)应用系统上线前评估 智慧城市提供的业务应用系统经过设计、开发到上线运行前需要开展应用层面安全评估,主要 从代码安全检测、渗透测试、APP安全检测三个方面检测安全设计及代码开发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避免系统“带病”上线运行,从而保障整体安全。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2)代码安全检测 对新上线业务应用系统开展代码安全检测对软件源代码及架构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全面的安 全检查,充分挖掘当前源代码中存在的安全缺陷以及规范性缺陷。 (3)渗透测试 以人工渗透为主,辅助以攻击工具的使用开展渗透测试,模拟真实的安全攻击,发现黑客入侵 信息系统的潜在可能途径; (4)APP安全检测 通过对网络通讯、服务器端、客户端(IOS、安卓) 、数据和业务逻辑等多个层面进行细致的梳 理、测试和分析,发现APP面临的安全风险。结合系统上线安全检查工作得出的数据,让开发人员 了解其开发的应用系统面临的威胁,并指导开发人员正确修复程序缺陷。 2.大数据平台安全 (1)大数据资源身份鉴别与访问控制 大数据资源池身份认证 大数据资源池主要提供 WebUI身份认证、CLI命令行身份认证、API身份认证等三种方式, WebUI身份认证 大数据资源池应提供单点登录功能,用户在任意Web界页面登录后,访问其他各组件 Web页面, 无需再次输入用户口令进行认证。 组件客户端登录,大数据资源池提供了基于 Kerberos的统一认证,客户端访问组件服务时, 需要经过Kerberos机制认证,认证通过后才能访问组件服务。Kerberos认证基本流程。 应用组件API认证 大数据资源池的应用组件提供对外的 API,用户在使用这些 API时,必须先进行 Kerberos认 证,认证通过后才能使用对应的 API。 命令行方式访问 大数据资源池的应用组件支持命令行操作,当用户登录到应用组件的节点上使用应用组件的命 令之前,需要先进行Kerberos认证,认证通过后,才能使用应用组件提供的命令。 (2)大数据资源池授权管理 大数据资源池提供可视化的多组件统一的集中用户权限管理,简单易用。同时提供基于角色的 访问控制(RBAC) ,预定义权限集(角色)可重复使用,灵活。大数据资源池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 界面。通过这个界面,管理员可以进行常规的添加、删除用户,以及重置密码等操作。 60 大数据资源池中应用组件访问数据的方式: HDFS:HDFS文件系统对外表现为一个普通的文件系统,用户可以用文件名去存储和访问文件, 而实际上文件是被分成不同的数据块,这些数据块就是存储在数据节点上面,数据块以文件的形式 存储在OS 文件系统上,对文件而言,当读取这个文件时需要有读权限,当写入或者追加到文件时 需要有写权限。对目录而言,当列出目录内容时需要具有读权限,当新建或删除子文件或子目录时 需要有写权限。 Hive:Hive目前基于数据库或者表给用户、组或者角色授权。只有对数据有授权用户才有权 限访问数据。 Zookeeper:对于保密 Znode节点,可以通过命令设置用户权限,权限内容有:写、读。只有 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该节点上组件保存的数据。 MapReduce:MR服务层面只对用户是否能提交或管理任务进行权限控制,任务本身涉及的资源 (比如HDFS中的数据)由各资源归属服务进行权限控制。 MR服务会透传用户信息给目标服务,MR通过基于 Queue的 ACL,控制哪些用户和群组可以提 交、取消、查询job。 HBase:支持的操作权限有:读、写、创建、管理员权限,支持的粒度为:表、列族和列。 Hue:支持界面化的访问各组件 UI,用户权限透传,由被访问组件控制用户权限。 Sqoop:完成大数据资源池与外部数据的转换,只对用户是否能提交或管理任务进行权限控制, 任务本身涉及的资源由各资源归属服务进行权限控制。 Spark:完成应用任务的提交、和计算,只对用户提交的任务进行计算和计算结果的保存,计 算本身所涉及的资源由各资源归属服务进行权限控制。 (3)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 1、数据传输安全 (1)共享交换子系统传输加密 共享交换系统负责从各参建部门采集信息(服务/库表/文件);在共享单位间进行可靠传输; 应提供安全接口集成第三方安全认证平台,实现加密传输,保证信息交换过程中的安全。 (2)大数据资源池传输加密 大数据资源池中的各个组件,如 HDFS、Hive在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支持通过各种加密手段 对通信协议进行保护 2、数据存储安全 (1)Hive加密 大数据资源池的HBase、Hive支持列加密,加密算法使用 AES128、SM4和RC4。大数据资源池 各组件支持本地数据目录访问权限设置,无权限用户禁止访问数据,同时所有集群内部用户信息禁 止明文存储。 在 Hadoop中,数据缺省是明文存放,这样会导致某些敏感数据存在泄密的安全隐患。 在本项目建设中,应支持一下解决方案: 61 Hive支持对表、列加密 Hbase支持对表、列族和列加密 支持AES、国密算法SM4等加密算法 (2)HDFS加密 存储在HDFS上的非结构化文件,也支持通过加密进行保护。 在 HDFS上设置加密区(Encryption Zone),加密区使用 DEK进行加密,DEK使用 KMS上的加密 区密钥(EZK)进行加密,加密后的 DEK叫做 EDEK,作为指定文件 NameNode元数据中的扩展属性 永久保存, EZK 可以做为文件保存在KMS中,也可以保存在硬件加密设备(HSM)中,由HSM Root Key加密 保护。HSM作为信任根,确保无法从外部获取 Root Key,从而构成完整的信任链。 KMS支持 AES-128、AES-192、AES-256加密算法,国产 HSM支持 SM1、SM2、SM3、SM4等国产 密码算法。 HSM和KMS之间,KMS与HDFS之间,使用TLS1.2加密通道进行通信,确保信任链的可靠传递。 3、数据管理安全 (1)数据运维安全管控 构建统一安全策略配置,基于模型血缘策略统一管理,提供统一的策略执行引擎和可扩展的多 维管控能力,在端到端数据处理过程中,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到数据共享,每个环节 都需要嵌入数据安全管控和数据安全策略的执行。 (2)数据脱敏 数据安全管控系统中的数据脱敏模块支持多种匿名化、假名化算法,满足不同场景的隐私保护 要求。 数据屏蔽:针对单个属性的隐私保护方法,防止从数据集的某个属性直接识别个人,具体包括 哈希、加密、掩码、聚合、标签化、置换等算法; 泛化:考虑多维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防止从多个属性或多个数据集关联识别个人,具体包括 K-anonymity、L-diversity、T-closeness等算法; (3)数字水印 数字水印支持将特定的标识信息嵌入到宿主数据中(结构化数据),而且不影响宿主数据的可 用性。数据共享过程中,数据主体的权益保护尤其重要,敏感数据的泄露不仅给社会带来危害,同 时给数据主体的权益和声誉带来损失。通过数据溯源系统可以有效保障数据主体的权益,追溯数据 泄露的源头。 数据溯源交换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溯源种子的植入系统,在数据中植入溯源种子; 第二个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实现溯源分析功能。 大数据平台存储着大量的重要和敏感信息。随着技术发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看似无规 律的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商业信息,需对这种隐含有重要商业信息的数据进行版权保护,以防止不 法分子从中获利。此外,公民个人信息等敏感信息的泄露和滥用也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数据溯 62 源的主要功能包括: 1)数据溯源能力 通过数据水印可以唯一标记数据源身份,从而溯源数据泄露的源头。系统通过数据文件的完整 度和水印信息痕迹来检测水印是否存在,对泄露数据文件提取水印,快速识别水印标记信息(数据 源地址、分发单位、负责人、分发时间等) ,从而对安全事件精准定位追责。数据水印需要具备安 全和透明的特点来保障溯源能力。 ◆ 安全性:嵌入在原始数据中的水印是不可除的,且能够提供完整的版权证据。数据水印不 会因为数据的某种改动而导致水印信息丢失的能力,数据水印能保持完整性或仍能被准确鉴别。 ◆ 透明性:在原始数据中嵌入水印标记信息不易被察觉,不影响原数据的可用性 2)外发数据智能梳理 系统通过智能自动发现功能辅助用户管理数据库数据,系统对敏感对象发现梳理帮助用户对外 发数据分级分类梳理。用户可根据保密需求将敏感字段信息隐藏或置空处理后外发给其它部门。用 户可自定义外发数据,不同类型数据库,数据库里的对象批量水印处理。 3)数据分发历史管理 数据水印系统提供数据分发历史管理功能模块,如外发数据工单、数据溯源详情工单等供用户 分析审核。管理员还可以利用数据分发管理功能自定义生成定制化的报告,支持word、pdf、html 格式导出。系统对数据外发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季度、月化、年化运维工作分析报告。 (4)隐私保护 隐私策略管理 去隐私策略管理制定了去隐私处理策略,明确不同的隐私信息数据对应采用哪种加密技术,隐 私策略的合理配置是后续数据去隐私数据处理高效可靠的重要基础。 去隐私策略管理主要包含数据文件到去隐私算法的映射关系管理,当某项进程进行去隐私处理 时可以查询这个映射规则,数据的描述可以是包含主机及路径信息的文件名称,也可以是匹配文件 名的正则表达式,查询到匹配项,即作为去隐私的处理加密算法。 策略版本管理是为去隐私处理模块和隐私还原管理模块提供处理策略配置和版本管理,一般只 由去隐私化处理模块和还原处理模块调用,不需要直接从后台访问库表的内容 。 数据隐私保护策略 根据《国办发〔2016〕5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政务信 息资源按共享类型分为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不予共享等三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数据在进行资源共享时根据统一策略做好数据隐私保护。 等级 种类 来源 共享范 围 共享方式 示例 涉密 法律、行政法规或党 中央、国务院政策 涉密系统 涉密系 统内部 不共享 63 敏感 可提供给相关政务部 门共享使用 或仅能够部分提供给 所有政务部门共享使 用的政务信息资源 公安、人社等 专网单位 部分委 办局 (按 需) 有条件共 享 水印 健康保障、社会保障、 信用体系、应急维稳等 信息 可提供给所有政务部 门共享使用的政务信 息资源 全部政府机关 全部政 府机关 全部政 府机关 无条件共 享 人口信息、法人单位信 息、自然资源和空间地 理信息、电子证照信息 等基础信息资源 公开 各个政务服务有条件 查询信息 公民、企业服 务部门 面向社 会公开 有条件人 工查阅 脱敏 个人信息 为民服务类信息 互联网信息 政府门户网站 互联网爬虫 面向社 会公开 可机读 脱敏 交通天气 政务公开 互联网信息 数据脱敏 去隐私算法 支持AES、DES、3DES、RC4、RC5等多种加密算法; 每种加密算法都有各自的加密密钥; 支持密钥生命周期管理:每个密钥都有自己的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同一个加密算法的多个密 钥的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不能有重叠的情况; 可查阅每种加密算法已被哪些数据模型所应用; 基于AES算法改进的安全隐私算法,可实现:密文和原文保持同样的属性和字段长度,降低了 对现有系统的影响,实现平滑过渡。 数据去隐私规则 可基于数据模型的某一列设定去隐私策略(AES、DES等) ;加密后的数据可在授权范围内执行 数据还原操作; 可提供雾化能力:将部分数据内容替换成*号;经雾化处理后的数据不可还原; 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需要在数据加载前设定隐私规则;如果相应的数据库表中已经有了一些 数据,请不要修改该数据模型的隐私规则。 数据去隐私化 ETL在做数据加载的过程中,将根据数据管控中设定的隐私规则和密钥进行去隐私化: 数据去隐私还原 数据模型管理:设定数据还原角色或用户;只有被赋权的用户才可执行数据还原操作; 配置数据还原流程; 数据还原后,即可查阅去隐私前的原始数据; 64 经过雾化(部分数据被替换成了*号) ,由于部分信息丢失,无法执行数据还原; 匿名化/假名化 数据服务层负责对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进行统一封装和对外发布提供。数据限制发布在数据服务 层进行配置和管控。不对应用层发布的敏感信息数据项,应当采用抑制方式做数据匿名化处理;对 应用层进行“裁剪”发布的敏感信息数据项,应当采用泛化方式做数据匿名化处理。而数据匿名化 的计算处理过程,则可以下沉到数据存储处理层运行,充分利用分布式处理平台的强大的计算能力。 数据加密 数据加解密:针对敏感属性类型的数据,加密存储,进行细粒度的安全管理设计; 加密算法:要求支持支持AES-128、AES-192、AES-256等; 密钥管理:加密算法为全局功能,可通过角色和权限配置由专人管理,其他用户仅可使用;每 种加密算法均有各自的密钥,所有密钥在数据库中均加密存储,读取的时候需要提供当前用户的登 录密码;应支持密钥生命周期管理,即可按日期为算法指定不同的密钥,例如 2016年1月使用密 钥A,2016年2月使用密钥 B;各密钥的生命周期必须连续且不重叠;如果密钥已被引用,则不允 许修改、删除; 数据加解密接口:支持支持通过 API方式提供加解密服务。 (5)数据开放 1、安全等级 根据数据的安全要求程度,分为几个类型:公开、敏感、涉密。公开数据是指为民服务类信息、 互联网信息、各个政务服务有条件查询信息等。敏感数据是指政务部门私有的高度敏感数据、公共 数据共享清单数据等。涉密数据是指秘密、机密、绝密数据,不纳入本平台中进行管理。 根据数据的分级,采取不同的数据共享方式: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脱敏共享、需人工审 批再共享等。 1)将数据按照安全要求划分成多个等级。 2)将管控的字段设置等级。 3)将系统中的用户或角色设置等级。 根据制定的数据敏感性规则,分别新建维度表,用于存储经标记过的数据库记录的敏感性等级。 并设定相关的限制关系,在数据访问层,根据相应的敏感性等级约束访问操作。 2、开放策略 基于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将政务部门和公共公共事业单位的原始性、可机器读取、可供社 会化再利用的数据集中向社会开放。全省人口、法人经济、地理、证照、信用等基础库提供有条件 的数据开放服务。 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到,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的互联共享,包括政 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跨行政区域政府间的信息共享、政府与企业间的数据的合作和共享、公共 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等。 政府只有将数据为公众服务,才能切身体会到智慧社会的落地。选择社会公共数据,如:人口 65 统计信息、用电量、中小学教学评估等历史数据,地铁公交系统等动态实时运行数据,停车位信息、 住房租售、旅游景点汇总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饭店卫生检查、注册公司基本信息等与商 业密切相关的数据,都可以开放共享,在网站上下载,免费使用。 3、数据授权 针对数据开放平台可以对用户访问权限进行设置。首先对用户进行划分,为不同的用户赋予不 同的访问权限。对每个用户群设定最大的访问权限,再对用户群中具体用户进行权限设置,实现细 粒度划分,不允许任何用户超过为其设定的最大权限。 依据数据敏感性规则,对数据查询、数据管理、决策系统等功能功能设置不同的用户角色,如 数据查询、数据访问、数据调用、数据管理等。并根据部门提供的用户清单设置不同的角色,分配 不同的用户权限。 4、数据备份 支持备份集群管理数据、备份 HBase/Hive中的某些表,备份 HDFS中的某些数据。大数据平台 备份的数据内容和方式如下表: 大数据备份表 备份类型 备份内容 支持的方式 OMS 数据备份 默认备份 Manager系统中的数据库数 据(不包含性能以及审计日志数据) 以及配置数据。 支持周期备份和手动备份文件到Manager系 统,本地HDFS以及第三方HDFS系统中;系 统默认配置备份到Manager系统的周期备份 任务 HBase 备份 备份库级别和表级别的用户数据备 份。 支持周期或者手工备份到第三方 HDFS系统 中。 LDAP 备份 备份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 密钥、密码策略、组信息。 支持周期备份和手动备份文件到Manager系 统,本地HDFS以及第三方HDFS系统中;系 统默认配置备份到Manager系统的周期备份 任务 HDFS 备份 备份用户数据,用户根据业务需要分 析确定,可配置需要备份的目录集。 备份元数据,可配置备份策略 支持周期或者手工备份 HDFS中指定目录的用户数据到第三方 HDFS HDFS的元数据文件:支持周期备份和手动备 份文件到Manager系统,本地 HDFS以及第 三方 HDFS系统中;系统默认配置备份到 Manager系统的周期备份任务。 Hive 备份 备份库级别和表级别的用户数据备 份。 支持周期或者手工备份到第三方 HDFS系统 中。 DBService备份 备份 DBService管理的组件(Loader、 Metadata、Hive、Spark和 Hue)的数 据库数据。 支持周期备份和手动备份文件到Manager系 统,本地HDFS以及第三方HDFS系统中;系 统默认配置备份到Manager系统的周期备份 任务 Redis 备份 备份用户数据,用户根据业务需要分 析确定,可配置需要备份的目录集。 将Redis集群内存储的业务数据备份到指定 目录。 3. IoT安全 IoT物联网安全支撑智慧城市水务、电表、智能家庭、路灯、烟感和停车等业务的IoT终端、 链路和IoT云端的安全。 66 (1)IoT安全保障思路 在保证IoT系统可用性前提下,对工业控制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和防护,实现“垂直分层,水平 分区。边界控制,内部监测”。 “垂直分层、水平分区”即对工业控制系统垂直方向化分为四层:现场设备层、现场控制层、 监督控制层、生产管理层。水平分区指各工业控制系统之间应该从网络上隔离开,处于不同的安全 区。 “边界控制,内部监测”即对系统边界即各操作站、工业控制系统连接处、无线网络等要进行 边界防护和准入控制等。对工业控制系统内部要监测网络流量数据以发现入侵、业务异常、访问关 系异常和流量异常等问题。 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来自于黑客攻击、恶意代码(病毒蠕虫)、越权访问(非授权接入、 移动介质、弱口令、操作系统漏洞、误操作和业务异常等,因此,其安全防护应在以下方面予以重 点完善和强化: 入侵检测及防御; 恶意代码防护; 内部网络异常行为的检测; 边界访问控制和系统访问控制策略; 工业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安全; 身份认证和行为审计; 账号唯一性和口令安全,尤其是管理员账号和口令的管理; 操作站操作系统安全; 移动存储介质的标记、权限控制和审计; 设备物理安全。 (2)IoT工业控制安全保障方案设计 结合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思路,将典型工业控制系统分为四层,即生产管理层、监督控 制层、现场控制层、现场设备层。每一个工业控制系统应单独划分在一个区域里。 生产管理层主要是生产调度,详细生产流程,可靠性保证和站点范围内的控制优化相关的系统。 监督控制层包括了监督和控制实际生产过程的相关系统。包括如下设备: 人机界面HMI,操作员站,负责组态的工程师站等; 报警服务器及报警处理; 监督控制功能; 实时数据收集与历史数据库,用于连接的服务器客户机等。 现场控制层是对来自现场设备层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操作,执行控制算法,输出到执行 器(如控制阀门等)执行,该层通过现场总线或实时网络与现场设备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形成控制 回路。该层控制功能可以是连续控制、顺序控制、批量控制和离散控制等类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如下所示: 67 DCS控制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远程终端单元RTU。 现场设备层对生产设施的现场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输出操作的功能,包括所有连在现场总线或 实时网络的传感器(模拟量和开关量输入)和执行器(模拟量和开关量输出) 。 通过工业控制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对整个工业控制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和安全设备进行统一安 全监控和管理。对工业控制现场控制设备、信息安全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操作站等进行统一 资产管理,并对各设备的信息安全监控和报警、信息安全日志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根据安全审计策 略对各类信息安全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与查询,系统对各类信息安全报警和日志信息进行关联分析, 展现全网的安全风险分布和趋势。 防护类措施如下: 在区域边界处部署工业防火墙设备,实现IP端口的访问控制、应用层协议访问控制、流量控 制等。或者部署网闸设备,切断网络链路层链接,完成两个网络的数据交换。 在操作站、工程师站部署操作站安全系统实现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的管理、软件黑白名单管理、 联网控制、网络准入控制、安全配置管理等。 现场运维审计与管理系统是手持移动设备,运维人员运维现场设备时先接入审计系统,再连接 现场设备。审计系统可审计运维操作命令、运维工具使用录像等,亦可进行防病毒、访问控制等安 全防护。 Wifi入侵检测与防护设备是放在基于 wifi组网的现场设备网络中,可实现非法 AP阻断,非 法外来设备接入生产网络,基于 Wifi的入侵检测等。 监控检查类措施如下: 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上部署工控异常监测系统,检测工业控制系统内部入侵行为,异常操作行 为,发现异常流量和异常访问关系等。 部署工控漏洞扫描系统,在系统检修、停机或新系统上线时进行漏洞扫描,对漏洞进行修补。 部署安全配置基线核查系统,在系统检修、停机或新系统上线时进行配置基线检查,重点关注 操作站、工程师站、服务器等开放的服务,账号密码策略、协议的安全配置等问题,对风险进行安 全加固。 8.第三方专业服务 8.1专业巡查服务 成交人需要建立专业的巡查服务团队和巡查管理机制,确定专业巡查服务负责人,提供专业的 安全巡查服务,包括服务机构要求的巡查、网格化管理协助巡查、专项检查协查。 1.服务方要制定日常巡查、周巡查、月度巡查、季度巡查计划 2.协助村、镇街基层网格员进行巡查 3.协助基层网格完成区级或区级以上政府职能部门下达的专项检查 8.2 初级安全隐患处理服务 68 成交人的专业服务团队需要建立隐患处理机制,并具备以下隐患处理的能力: 1.能够协助责任主体单位现场处理初级安全隐患; 2.对于现场不能够处理的能够给出建议; 3.对于重大安全隐患能够协助责任主体单位组织专家解决。 8.3隐患事故预警服务 成交人需要组建预警服务中心,构建安全事故预警的第三道防线,提供 7*24小时预警服务。 制定预警处理和服务流程,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 8.4专业培训服务 1.成交人需对专业服务的技术人员和日常巡查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培训。 2.对采购人提供免费大安全专业培训,并免费提供培训资料,能进行实际操作和一般隐患排查。 3.对采购人的网格人员经过培训应能进行日常巡查工作,掌握软件、硬件的操作。能有效的组 织、开展业务应用能力。 4.当系统升级或者改造时,应进行免费系统升级及改造专门培训,具体时间由双方协调培训时 间。 5.要求组织每年年度培训,包括对运行巡查、技术、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不低于两天时 间。 8.5专业服务人员和设备 1.本项目中,专业的巡查设备是解决一线网格员巡查时因专业设备不足而造成的部分隐患不能 发现的难题。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要求第三方服务提供专业的巡查设备。具体设备要求如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1 秒表 1.秒表功能 2.分段显示功能 3.时、分、秒、月、日、星期显示功能 4.闹时和整点报时功能 5.工作温度范围-5~+45℃ 消防检查专用 2 钢卷尺 铁盒架式钢卷尺 30mx12.5mm 消防检查专用 3 游标卡尺 类型:电子数显卡尺,测量范围:0-150(mm) 消防检查专用 4 钢直尺 300mm 消防检查专用 5 直角尺 规格 200mm 消防检查专用 6 电子称 消防检查专用 7 测力计 测量范围:20~500(N),测量精度:0.1N 消防检查专用 8 强光手电 可充电18650,最大射程200m 消防检查专用 9 激光测距仪 量程:70m 消防检查专用 10 数字声级计 测量范围: ----30130 dBA ----35130 dBC 精确度:±1.5 dB数位&分辨率:5位& 0.1 dB频率响应: 31.5Hz 8.5KHz测量档位:30130, 4090, 50100, 60110, 80130频率加权特性:A(模拟人耳)& C(机械自身噪音) 时间特性选择:快速/慢速反应速率取样频率:2次/秒麦 克风:1/2英寸电容式麦克风 AC/DC信号输出 消防检查专用 69 11 数字风速计 范围 HHF142A:1.5~35.00 MPS(300-6800 FPM) HHF142B:0.2~40.00 MPS(40-7800 FPM) 消防检查专用 12 数字微压计 量程:0-1999Pa,(0-3998Pa) 消防检查专用 13 数字温湿度 计 湿度:量程 0-100%RH,±5%RH 温度:-10℃-60℃ ±0.1℃ 消防检查专用 14 超声波流量 计 线性度:0.5% 重复性:0.2% 准确度:优于±1%,流速>0.03M/S 响应时间:0~999秒 流速范围:±32M/S 管段尺寸:15MM~6000MM 消防检查专用 15 数字坡度仪 测量范围:4*90? 测量精度:±0.2? 消防检查专用 16 垂直度测定 仪 量程:0mm~500mm;精度:±0.2μ m 消防检查专用 17 消火栓测压 接头 压力表量程:0MPa~1.6MPa;精度:1.6级 消防检查专用 18 60mm压力表 0-1.6MPa 消防检查专用 19 喷水末端试 水接头60mm 压力表量程:0MPa~0.6MPa;精度:1.6级 消防检查专用 20 80mm压力表 0-0.6MPa 消防检查专用 21 喷水末端试 水接头80mm 压力表量程:0MPa~0.6MPa;精度:1.6级 消防检查专用 22 感烟探测器 功能试验器 检测杆高度不小于 2.5m,加配聚烟罩,内置电源线;连 续工作时间不低于2h 消防检查专用 23 感温探测器 功能试验器 检测杆高度不小于 2.5m,内置电源线;连续工作时间不 低于2h 消防检查专用 24 线性光束感 烟探测器滤 光片 减光值分别为 0.4dB和 10.0dB各一片;具备手持功能 消防检查专用 25 火焰探测器 功能试验器 红外线波长大于等于 850nm,紫外线波长小于等于 280nm。 检测杆高度不小于 2.5m 消防检查专用 26 超声波泄漏 检测仪 用于可燃气体、液体泄漏检测 消防检查专用 27 便携式可燃 气体检测仪 可检测一氧化碳、氢气、氨气、液化石油气、甲烷等可燃 气体浓度,并发出声光报警。 消防检查专用 28 数字压力表 量程:0MPa~20MPa;精度:0.4级;具有清零功能 消防检查专用 29 细水雾末端 试水装置 压力表量程:0MPa~20MPa;精度:0.4级 消防检查专用 30 钢结构防火 涂料测厚仪 测量范围:0~1250?m/0~50mil(标准量程) 分辨率:0.1?m/1?m 准确率:±1~3%n或±2.5?m 最小曲面:F:凸1.5mm/凹25mm N:凸 3mm/凹50mm 最小测量面积:6mm 最薄基底:0.3mm 钢结构 31 热成像仪 温度测量范围:-10 °C 至 1500 °C(14 °F 至 2732 °F) 精度:±2 °C 或 2% (在标称温度 25 °C 下,取较大 数值) 热灵敏度 (NETD)*: ≤0.025 °C(25 mK),目标温度 电气检查专用 70 30°C 屏显发射率校正:是(数值和表格) 屏显反射背景温度补偿:有 屏显透射率校正:有 标准镜头 IFOV(空间分辨率) :1.31 mRad,D:S 753:1 视场角:24 °H x 17 °V 最小焦距:15 厘米(大约6 英寸) IR-Fusion 红外可见光融合技术:画中画和全屏 32 红外测度计 分辩率: 百分测测厚规: 0.01mm 分测厚规:0.001mm; 公差: 百分测厚规≤±0.02mm 千分测厚规≤±0.005mm 测头直径:Φ10mm 电气检查专用 33 红外测温仪 测量范围:-30℃-500℃,准确度:±2℃,温度分辨力: 0.1℃,精度:不大于±1℃ 电气检查专用 34 数字温湿度 计 温度测量范围:-10℃~50℃; 湿度测量精度:10%RH~99%RH 电气检查专用 35 插座检测器 额定电压:AC250V 精度:+-10% 频率:50-60Hz 漏电保护检测:30mA 电气检查专用 36 数字钳形表 直流电压 量程 0 – 600.0 V 准确度 1% ± 5计数 电压 AC (真 RMS) 量程 0 – 600.0 V 准确度 1% ± 5计数(50/60 Hz) 电流 AC (真RMS) 量程 0 – 600.0 A 准确度 2.0% ± 5计数(50/60 Hz) 直流电流 量程 0 - 200.0 μ A 准确度 1.0% ± 5计数 电阻 量程 0 – 9999 Ω 准确度 1.5% ± 5计数 连续性<= 30 Ω 电容 量程 1-1000 μ F 准确度 1.9% ± 2计数 电气检查专用 37 有效值电流 表 技术指标 交流电流 量程 40.00 A, 600.0 A分辨率 0.01 A, 0.1 A 准确度± 1.5% 直流电流 量程 40.00 A, 600.0 A分辨率 0.01 A, 0.1 A 准确度 ±1.5% 交流电压 量程 600.0 V分辨率 0.1 V准确度± 1.5% 直流电压 量程 600.0 V分辨率 0.1 V准确度 ±1% 分辨率 量程 400.0 Ω , 4000 Ω分辨率 0.1 Ω , 1 Ω准 确度 1% ± 5 电气检查专用 71 通断测量 ≤ 30 Ω 38 钳形接地电 阻测试仪 外部磁场:<40a>0.03M/S 响应时间:0~999秒 流速范围:±32M/S 管段尺寸:15MM~6000MM 消防检查专用 15 数字坡度仪 测量范围:4*90? 测量精度:±0.2? 消防检查专用 16 垂直度测定 仪 量程:0mm~500mm;精度:±0.2μ m 消防检查专用 17 消火栓测压 接头 压力表量程:0MPa~1.6MPa;精度:1.6级 消防检查专用 18 (压力表) 0-1.6MPa 消防检查专用 19 喷水末端试 水接头 压力表量程:0MPa~0.6MPa;精度:1.6级 消防检查专用 20 (压力表) 0-0.6MPa 消防检查专用 21 喷水末端试 水接头 压力表量程:0MPa~0.6MPa;精度:1.6级 消防检查专用 22 感烟探测器 功能试验器 检测杆高度不小于 2.5m,加配聚烟罩,内置电 源线;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2h 消防检查专用 23 感温探测器 功能试验器 检测杆高度不小于 2.5m,内置电源线;连续工 作时间不低于2h 消防检查专用 24 线性光束感 烟探测器滤 光片 减光值分别为 0.4dB和10.0dB各一片;具备手 持功能 消防检查专用 25 火焰探测器 功能试验器 红外线波长大于等于 850nm,紫外线波长小于等 于 280nm。检测杆高度不小于 2.5m 消防检查专用 26 超声波泄漏用于可燃气体、液体泄漏检测 消防检查专用 89 检测仪 27 便携式可燃 气体检测仪 可检测一氧化碳、氢气、氨气、液化石油气、 甲烷等可燃气体浓度,并发出声光报警。 消防检查专用 28 数字压力表 量程:0MPa~20MPa;精度:0.4级;具有清零 功能 消防检查专用 29 细水雾末端 试水装置 压力表量程:0MPa~20MPa;精度:0.4级 消防检查专用 30 钢结构防火 涂料测厚仪 测量范围:0~1250?m/0~50mil(标准量程) 分辨率:0.1?m/1?m 准确率:±1~3%n或±2.5?m 最小曲面:F:凸1.5mm/凹25mm N:凸 3mm/凹 50mm 最小测量面积:6mm 最薄基底:0.3mm 钢结构 31 热成像仪 温度测量范围: -10 °C 至 1500 °C(14 ° F 至 2732 °F) 精度:±2 °C 或 2% (在标称温度 25 °C 下,取较大数值) 热灵敏度 (NETD)*: ≤0.025 °C(25 mK), 目标温度 30°C 屏显发射率校正:是(数值和表格) 屏显反射背景温度补偿:有 屏显透射率校正:有 标准镜头 IFOV(空间分辨率) :1.31 mRad,D:S 753:1 视场角:24 °H x 17 °V 最小焦距:15 厘米(大约 6 英寸) IR-Fusion 红外可见光融合技术:画中画和 全屏 电气检查专用 32 红外测度计 分辩率: 百分测测厚规: 0.01mm 分测厚规:0.001mm; 公差: 百分测厚规≤±0.02mm 千分测厚规≤±0.005mm 测头直径:Φ10mm 电气检查专用 33 红外测温仪 测量范围:-30℃-500℃,准确度:±2℃, 温度分辨力:0.1℃,精度:不大于±1℃ 电气检查专用 34 数字温湿度 计 温度测量范围:-10℃~50℃; 湿度测量精度:10%RH~99%RH 电气检查专用 35 插座检测器 额定电压:AC250V 精度:+-10% 频率:50-60Hz 漏电保护检测:30mA 电气检查专用 36 数字钳形表 直流电压 量程0 – 600.0 V 准确度 1% ± 5计数 电压 AC (真RMS) 量程0 – 600.0 V 准确度 1% ± 5计数(50/60 Hz) 电流 AC (真RMS) 量程0 – 600.0 A 准确度 2.0% ± 5计数(50/60 Hz) 直流电流 量程0 - 200.0 μ A 准确度 1.0% ± 5计数 电阻 量程0 – 9999 Ω 准确度 1.5% ± 5计数 连续性<= 30 Ω 电气检查专用 90 电容 量程 1-1000 μ F 准确度 1.9% ± 2计数 37 有效值电流 表 技术指标 交流电流 量程 40.00 A, 600.0 A分辨率 0.01 A, 0.1 A准确度± 1.5% 直流电流 量程 40.00 A, 600.0 A分辨率 0.01 A, 0.1 A准确度 ±1.5% 交流电压 量程 600.0 V分辨率 0.1 V准确度 ± 1.5% 直流电压 量程 600.0 V分辨率 0.1 V准确度 ±1% 分辨率 量程 400.0 Ω , 4000 Ω分辨率 0.1 Ω , 1 Ω准确度 1% ± 5 通断测量 ≤ 30 Ω 电气检查专用 38 钳形接地电 阻测试仪 外部磁场:<40a>
联系方式






该企业最新招标采购
网站首页  |  专家列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