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上涨背后的逻辑。避险属性带来短期上涨,长期保值需求才是持续上涨的基础。黄金集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为一体,金融属性又分为保值属性和避险属性,其中保值属性是因为黄金的供给有限决定其价值相对稳定,而避险属性则是因为未来不确定性上升时,黄金因其保值属性会受到资金的短期追捧。当黑天鹅事件发生时,黄金的避险属性会带来价格短期上涨,但上涨能否持续则要看是否存在长期的保值需求。历史上黄金价格曾出现过两次持续的大规模上涨,均是因为触发黄金长期保值需求。1970年-1980年间金价大涨起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导致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持续大涨。随后1973年和1978年爆发两次石油危机导致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上涨,并带来各国通胀的明显攀升,保值需求带动黄金价格继续上涨。而2001年-2008年上半年,美元出现持续贬值。由于黄金和美元在各国央行储备资产中具有相互替代性,美元持续贬值导致美元资产收益下降,触发黄金的保值需求。随后次贷危机促使主要央行推行量化宽松以刺激经济,带来国债实际利率持续下降并跌入负值,这意味着持有美元资产将持续遭受损失,进一步触发黄金保值需求。 黄金价格还会上涨吗?本轮金价上涨始于18年9月,起因是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其实黄金价格上涨并不是疫情发生以后才出现。18年9月、19年5月和8月黄金价格出现三次阶段性上涨,分别对应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升级的三个时点。而金价之所以能持续上涨也是因为贸易摩擦确实带来了经济的下行压力,美联储货币转向也进一步刺激了黄金保值需求。短期来说,当前黄金价格走势需关注疫情的演变。根据历史经验来看,疫情发展前期黄金价格会因为受避险情绪的推动出现一段时间上涨,但当疫情防控出现好转后,黄金价格则会出现阶段性调整。本次新冠病毒潜伏期更长并且存在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疫情防控难度相对更大,目前全球新增病例持续上涨。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未来黄金短期上涨的时间和涨幅可能会随着疫情的持续而被放大。中期来看,黄金价格能否持续上涨取决于经济基本面是否持续恶化。避险情绪是突发事件下金价短期上涨的动力,但未来金价是否能持续上涨更多取决于未来经济基本面到底如何。目前来看,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在逐步加深。一方面,恐慌情绪导致全球股市大跌,或破坏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导致需求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疫情持续扩散可能对全球供应链产生负面冲击,导致全球贸易活动再次受挫。而如果全球经济因为疫情出现明显下行压力,主要央行或采取进一步大幅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会刺激黄金的中期保值需求,导致今年黄金价格出现持续上涨。而从更长的期限来看,低利率环境下,黄金价格处于长期温和上行区间。人口老龄化和技术进步缓慢导致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而面对经济的疲软,各国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刺激,导致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利率都处于历史低位,使得黄金的保值需求一直存在。但是目前各国利率进一步持续大幅下行的空间有限,因此黄金价格存在长期上涨基础,但长期上涨幅度在温和区间。 -
1.疫情超预期扩散,黄金大涨
近期黄金价格出现明显上涨。2月12日以来国际黄金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尽管2月25日出现小幅回调,但3月3日以来再次加速上涨,3月6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已经达到1683美元/盎司,创下2012年10月以来的历史新高。
而发生在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首先是在墨西哥爆发,随后扩散到美国等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09年4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宣布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当时黄金价格从09年4月17日的870.5美元/盎司上涨到6月10日的981.8美元/盎司,累计涨幅近13%。随后尽管流感病毒还在肆虐,但金价仍在情绪面修复后出现回落。此外,过去十几年世界卫生组织还宣布过多次PHEIC,包括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但是因为并没有在主要经济体内传播,所以对金价影响并不大。
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宗商品,黄金集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为一体。黄金的商品属性是指黄金作为特殊工业原料和首饰原料带来的实物需求,而金融属性是指黄金作为一种特殊货币带来的投资和储备需求。黄金的金融属性又分为保值属性和避险属性。由于黄金的供给相对稳定,而黄金又是一种被世界共同认可的特殊货币,在其他金融资产收益出现下降或者出现恶性通胀时,黄金作为一种价值相对稳定的资产就具备了保值属性。而在未来经济走势不确定性上升时,投资者风险偏好将明显下降,黄金会因为避险情绪而受到追捧,这就是黄金的避险属性。
而两次石油危机导致高通胀,加剧了黄金的保值需求。1973年10月中东第四次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为了打击发达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而宣布对美英等国实施禁运并减产。随后1978年底伊朗政局出现动荡,导致石油产量和出口均出现锐减。两次石油危机爆发导致油价从1973年9月的2.7美元/桶持续上涨至1979年11月的40.7美元/桶。受国际原油价格大涨的影响,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均出现了通胀明显上升的情况。高通胀意味着货币在持续贬值,而前面提到黄金作为一种特殊货币具有价值稳定的属性,因此保值需求带动黄金价格从1973年11月的90.0美元/盎司继续上涨至80年1月的850.0美元/盎司。
货币宽松导致实际利率跌入负值,进一步触发黄金保值需求。央行的大幅放水导致各国利率均出现明显下行,其中美国10年期国债实际利率在11年11月跌入负值区间,并直到13年5月才开始大幅回升。国债的实际利率反映了持有美元资产的近似无风险收益率,利率跌入负值意味着持有美元资产将持续遭受损失,进一步触发黄金保值需求。当时金价从08年11月713.5美元/盎司上涨至11年9月的1895.0美元/盎司,并在13年4月之前都一直处于1600美元/盎司以上的高位。
本轮黄金价格上涨并不是疫情发生以后才出现。其实这次上涨始于18年下半年,黄金价格从18年9月27日的1185.4美元/盎司上涨到20年2月25日的1650.3美元/盎司,累计涨幅已经达到39.2%。
18年以来黄金价格上涨与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密切相关。黄金价格自18年9月开始持续上涨,这一时点对应的是美国宣布对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反映了贸易摩擦的升级。而19年初黄金价格停止上涨并进入调整阶段,对应的是18年12月中美达成暂停协议后的阶段性缓和。随着19年5月和8月美国再次宣布提高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税率和对剩余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全面征税,黄金价格从5月开始开启新的一轮上涨。随着19年10月中美初步达成第一阶段协议,黄金价格又进入短期调整。
按照我国的防疫经验,本次新冠病毒潜伏期更长并且存在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因此疫情防控相对难度更大。目前全球新增病例持续上涨,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未来黄金短期上涨的时间和涨幅可能会随着疫情的持续而被放大。但是疫情带来的扰动仍然只会影响黄金短期走势,如果基本面不存在明显问题,在疫情得到控制后金价可能因为避险情绪的减退而出现阶段性回调。
目前来看,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在逐步加深。如果疫情不进一步扩散,上半年美国经济仍存韧性。一方面,美联储防御式降息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已经在近期逐步显现,另一方面,1月中美正式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有利于全球贸易回暖。但是目前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导致全球股市大跌,如果全球股市持续下跌可能通过对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破坏导致需求大幅下降。同时,全球疫情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对全球供应链产生负面冲击,导致原本回暖的全球贸易活动再次受挫。而如果全球经济因为疫情出现明显下行压力,主要央行或采取进一步大幅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会刺激黄金的中期保值需求,导致今年黄金价格出现持续上涨。
低利率环境下,黄金价格处于长期温和上行区间。前面提到黄金的上涨动力短期来源于避险情绪,长期来源于保值需求。随着各国无风险收益率的持续下行,特别是部分国家收益率已经跌入负值区间,黄金的保值需求一直存在。但是目前各国利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持续大幅下行的空间有限,因此黄金价格存在长期上涨基础,但长期上涨幅度在温和区间。
北京珠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各种矿业投资行业分析报告,在2018年为中铁国际收购巴西铁矿做完铁矿行业分析报告,对铁矿石的国内外竞争对手的规模、成本和未来产能规划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准确预测了2019年的高品位块矿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