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矿业信息网-珠穆科技

非洲政经简报 | 第135期

   日期:2025-03-11     来源:非洲研究小组    浏览:222    评论:0    
核心提示:非洲3月11日资讯

【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访问索马里

2月27日,埃塞总理阿比·艾哈迈德对索马里开展国事访问,并与索马里总统哈桑·谢赫·马哈茂德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两国共同发布联合声明称,两国领导人重申了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承诺。去年1月,埃塞宣布计划租赁索马里分离地区索马里兰的部分海域,作为交换将承认索马里兰的主权地位,随后埃索两国关系迅速恶化。索马里指责埃塞破坏其领土完整,威胁将驱逐埃塞维和部队,并加强与埃塞“宿敌”埃及和厄立特里亚的关系。去年12月,在土耳其斡旋下,两国同意解决争端,并承诺将通过商业化途径,让内陆国家埃塞“拥有可靠、安全和可持续的进出海洋通道”。目前,两国正开展技术谈判。

——摘编自2月27日路透社


【肯尼亚】两大政党签署协议,就共同推动政治改革开展合作

3月7日,肯尼亚总统威廉·鲁托与反对派领袖、前总理奥廷加分别代表执政联盟联合民主联盟和反对党橙色民主运动签署协议,双方同意就推动政治改革开展合作,结束了自去年6月以来的政治纷争。该份协议公布了十项行动路径,包括打击腐败、审计国家债务以及补偿此前示威活动受害者等,但并未约定将建立新的政治联盟。对于该份协议,鲁托表示赞赏,并称是对民族团结和两党治理方式的承诺。去年6月,肯尼亚政府计划增加税收以解决债务问题,此举遭到反对派强烈反对,随后国内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为缓解矛盾,自去年7月以来,鲁托政府开启了与反对党的对话,并邀请多名反对党成员加入现政府。

——综合摘编自法国国际广播、安莎通讯社


【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及其盟友签署“临时宪法”

3月4日,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及其同盟政治力量组建的“苏丹创始联盟”表示,快速支援部队及其同盟政治力量已签署“苏丹临时宪法”,为在苏丹组建“平行政府”铺平了道路。“苏丹创始联盟”称,这份“临时宪法”已于3日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签署完毕,但该联盟没有透露“平行政府”的具体组建时间。

——摘编自3月4日央视新闻


【苏丹】在国际法院起诉阿联酋,指控其向快速支援部队提供武器

3月6日,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表示,苏丹政府已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指控阿联酋向苏丹快速支援部队提供武器,并支持该武装在苏丹西达尔富尔州袭击平民,违反了《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阿联酋政府当天对此表示,将寻求驳回此次诉讼,称该诉讼缺乏“任何法律或事实依据”。2023年4月15日,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在首都喀土穆爆发武装冲突,随后蔓延至其他地区,并持续至今。苏丹政府官员多次指责阿联酋政府支持快速支援部队,导致两国关系紧张。2023年底,两国曾相互驱逐对方外交人员。

——摘编自3月7日央视新闻


【南苏丹】国内局势恶化,联合国直升机遭袭致多人丧生

3月3日,南苏丹人民国防军在纳西尔郡与亲第一副总统马沙尔领导的“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反对派”结盟的当地武装爆发冲突。3月4日至6日,南苏丹国家安全局宣布逮捕石油部长、建设和平部长和多名与马沙尔结盟的高级军事官员,理由是“与军事冲突有联系”,但建设和平部长随后被释放。3月7日,两架联合国直升机在纳西尔遭到袭击,导致27人丧生。据联合国方面透露,应南苏丹政府请求,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7日派出两架直升机前往纳西尔郡协助该国政府军撤离转移,但直升机在撤离时遭遇炮火袭击。南苏丹总统基尔呼吁民众保持冷静,重申南苏丹不会重新陷入战争泥沼,政府有信心处理好当前危机。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团长尼古拉斯·海索姆严厉谴责此次袭击事件,并要求南苏丹政府尽快展开调查,查清责任人并追究其责任。

——综合摘编自中国新闻网、路透社


【乌干达】向刚果(金)东北边境派兵以打击非法武装

3月2日,乌干达军方证实,乌干达已向刚果(金)东北边境马哈吉镇部署军队,以打击当地非法武装。乌干达国防部发言人费利克斯·库拉伊杰表示,乌军应刚果(金)军方请求进驻马哈吉镇,当地现处于乌军控制之下。他说,此前有消息称,反政府武装“刚果发展合作组织”人员屠杀平民。马哈吉镇所在的伊图里省与乌干达接壤。据人道主义团体和当地消息人士说法,“刚果发展合作组织”武装人员2月10日在那里杀害至少51人。当地媒体报道,依据乌干达与刚果(金)政府达成的一项协议,乌干达已在伊图里省其他地区部署了数以千计士兵。2月17日,乌干达人民国防军特种部队进入伊图里省首府布尼亚。乌方称,此次部署经乌干达与刚果(金)两军协商,目的是帮助刚果(金)打击非法武装。刚果(金)东部安全形势复杂,多支地方武装和外国反政府武装在当地活动。刚果(金)政府自2021年4月底起在伊图里省和北基伍省实施戒严。近期,刚果(金)东部地区紧张局势急剧升级,反政府武装“M23运动”在北基伍省和南基伍省等地不断发起攻势,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

——摘编自3月3日央视新闻


【刚果(金)】联合国难民署称刚果(金)难民涌入布隆迪,援助工作面临困难

3月7日,联合国难民署表示,随着刚果(金)东部地区冲突持续,仍有数千人跨越边境进入布隆迪,这是该国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难民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有近63000人抵达布隆迪。尽管上周抵达人数略有下降,但每天仍有数百名难民通过11个过境点抵达布隆迪,其中大多数是非官方的,主要为妇女、儿童和老人。联合国难民署表示,自2025年1月1日至3月5日,约有85000人从刚果(金)逃往邻国。人们被迫支付高昂的前往边境的交通费,金额高达两周前的三倍,这使得许多人无力承担到达安全地点的费用。布隆迪当局已建立接待和中转设施,为抵达的难民进行登记、安置和提供紧急援助。超过45000名难民仍在距离刚果(金)边境几公里的鲁贡博体育场避难,等待被转移到指定的难民安置点,目前难民规模已超出体育场的容纳能力。

——摘编自3月8日央视新闻


【西非】科特迪瓦和加纳总统强调加强双边合作

3月5日,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在经济首都阿比让的总统府与加纳总统马哈马举行会谈。科总统府当天发布消息说,马哈马此次访问旨在深化两国“历史悠久且卓越的双边关系”。双方就国防、安全、可可经济、矿业、能源以及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重点合作项目等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讨论。消息说,双方承诺全力推动落实两国于2017年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协定,并强化安全与国防合作,以维护西非地区和平稳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海盗及区域非法贩运等。马哈马在会谈中表示,加科两国应持续深化协作,加强经济纽带,以提升各自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参与度。双方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还呼吁向西非三国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提供援助,以满足三国的人道主义和安全需求。

——摘编自3月7日新华社


【加纳】总统称致力于恢复萨赫勒国家邦联与西共体间信任

3月8日,加纳总统马哈马在访问马里首都巴马科时表示,针对萨赫勒国家邦联与西共体之间的持续争端,他承诺“将尽一切努力恢复这种信任”。马哈马此次访问旨在加强加纳与马里的友好关系和双边合作。双方讨论了双边关系、安全问题特别是反恐斗争,以及两国重启联合合作委员会等议题。2024年1月,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尼日尔联合宣布退出西共体,此前西共体曾在三国发生军事政变后对其实施制裁。2024年7月6日,三国军事领导人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举行萨赫勒国家联盟成员国首次峰会,并宣布成立萨赫勒国家邦联。

——摘编自3月9日新华社


【加蓬】过渡总统恩圭马将参加总统选举

加蓬过渡政府内政部3月9日发表声明说,加蓬过渡总统恩圭马获得候选资格,将参加4月12日举行的总统选举。声明说,共有23人递交参选申请,其中恩圭马、前总理比利·比·恩泽等4人获得候选资格。根据加蓬2024年11月通过的新宪法,加蓬将实行总统制,不再设总理一职,总统任期为7年。2023年8月,加蓬总统邦戈在总统选举中获得连任。随后,部分军方人员宣布取消选举结果,称已经夺取政权,国家机关解散。加蓬共和国卫队指挥官恩圭马随后被任命为加蓬过渡领导人。

——摘编自3月10日撒哈拉视野


【塞内加尔】法国开始移交军事基地

法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3月7日发布公告说,法国当天向塞内加尔政府移交了两处军事基地,并计划在年底前将其余三处军事基地也移交给塞方。公告说,2月28日,法国-塞内加尔联合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作出移交这两处军事基地的决定。7日移交的两处军事设施和住房分别位于首都达喀尔东部的马雷夏尔和圣埃克苏佩里街道。法国在塞内加尔有五处军事基地。法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其余三处军事基地移交塞政府,其中包括位于达喀尔瓦卡姆区的主要基地。据悉,目前法军在塞驻扎约350名士兵。

——摘编自3月8日撒哈拉视野


【埃及】召开阿拉伯国家紧急峰会,同意设立独立委员会暂管加沙地带

3月4日,埃及总统塞西宣布,当天在埃及新行政首都召开的阿拉伯国家紧急峰会通过了埃及提出的加沙重建计划,同意设立独立委员会暂管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会后新闻发布会上,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表示,这一重建计划为加沙描绘了新的“安全和政治路线图”,在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监督下,将成立一个不属于任何派别的委员会,管理加沙至少六个月。盖特说,这一计划已得到所有阿拉伯国家全力支持。根据峰会声明,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发出警告,任何试图将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或吞并被占领巴勒斯坦领土的企图都将导致该地区陷入新的冲突阶段,并将冲突扩大到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另据报道,目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哈马斯、联合国、以及英、法、德、意四国表示支持这一计划,但美国和以色列表示反对。

——综合摘编自新华网、央视新闻、路透社





图片

经济动态



【南非】举办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总统呼吁建立更平等的全球经济

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2月26日在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开幕。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呼吁各方就采取共同行动达成共识,以建立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和更平等的全球经济。拉马福萨说,多边主义遭到侵蚀,威胁全球增长和稳定。G20作为更广泛多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为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韧性和包容性增长创造条件。拉马福萨强调,应对经济增长缓慢且不平衡、债务负担上升、持续贫困和不平等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多边合作至关重要。他表示,在非洲举办G20峰会,凸显非洲大陆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非洲也面临气候变化、贫困和高水平债务等严峻挑战。他呼吁世界更多聚焦非洲,帮助非洲实现更快速、更包容和更可持续增长。南非于去年12月1日接任G20轮值主席国,是首个担任G20轮值主席国的非洲国家。南非将“团结、平等和可持续性”作为其担任G20轮值主席国期间的议程主题,并将加强抗灾能力、确保低收入国家的债务可持续性、为公正的能源转型筹集资金、利用关键矿产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发展列为其四大优先事项。

——摘编自2月27日新华社


【塞内加尔】2025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9.3%

塞内加尔能源、石油和矿产部日前宣布,预计今年该国原油产量将超过3000万桶。与邻国毛里塔尼亚共同拥有的海上天然气田也于年初开始产出天然气。在油气产出带动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塞内加尔今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9.3%。塞内加尔2024年桑戈马尔油田的原油销售1290万桶,销售收入约9.5亿美元;原油产量超过1330万桶,已探明石油储量增加了5490万桶。塞政府希望通过能源开发为本国经济结构转型提供契机,为实现经济多元化注入新动能。

——摘编自3月7日科特迪瓦西非华声报


【多哥】2024年经济增长5.3%

根据多哥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多哥GDP增长5.3%。得益于咖啡、可可、玉米、稻米、木薯、山药、大豆、小米等作物产量大幅增加,农业作为该国经济主要支柱,为GDP贡献了42%的份额。工业方面,政府围绕物流枢纽、工业化和提升产业价值链三大战略重点,积极打造PIA工业园,吸引私人投资,大力发展磷肥生产、提高本国农林产品加工,深挖经济增长潜力。预算方面,预算赤字占GDP比重从上年度的6.6%降到4.8%,2025年有望达到西共体3%的标准。公共债务方面,现政府重视控制公共债务水平,2024年公共债务占GDP的68%,与上年持平。通胀方面,2024年9月,通胀率降至3.6%,保障了家庭购买力和国内消费水平。

——摘编自2月26日商务部网站


【突尼斯】计划在2030年将磷酸盐产量提高到1400万吨

3月5日,突尼斯政府发布声明宣布,到2030年时将磷酸盐产量提高约5倍,达到1400万吨。突尼斯是世界上主要的磷酸盐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而磷酸盐是生产化肥的主要原料。但突尼斯的磷酸盐产量在2011年出现下降。此后由于产量不断被削减,该国承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据报道,突尼斯目前的磷酸盐年产量不到300万吨,远低于2010年时的820万吨,因此目前正在寻求重新获得磷酸盐出口大国的地位,以提振该国的经济发展。据突尼斯政府报告称,磷酸盐是突尼斯的财富,必须恢复其地位,“它一直对提升财政收入有着巨大的作用,从而帮助突尼斯的经济尽快复苏。”突尼斯政府证实,目前已经批准了相关计划,即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大力发展该国的磷酸盐生产和运输产业。

——摘编自3月6日中国新闻网


【毛里塔尼亚】正式跨入天然气生产国行列

2月21日,毛里塔尼亚能源与石油部长哈立德宣布毛于22日出口天然气,毛里塔尼亚正式跨入天然气生产国行列,GTA项目第一阶段产量为250万吨、第二阶段翻倍为500万吨、第三阶段达1000万吨。GTA气田储量约为4500亿立方米,位于毛塞两国海上边界,由英国BP公司、美国Kosmos公司、塞内加尔国家石油公司Petrosen和毛里塔尼亚碳氢化合物公司SNIM于2018年12月签署开发协议合作开发。

——摘编自2月22日商务部网站


【利比亚】时隔17年再次进行石油勘探招标

3月3日,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宣布时隔17年再次进行石油勘探公开招标。利比亚民族统一政府总理德拜巴当天强调,此次招标代表了一个明确信号,即利比亚准备在“现代和透明的投资环境下向全球公司开放”。他指出,民族统一政府已努力消除石油和天然气部门面临的障碍,目前该国能源产量显著增长,且有计划进一步加强利比亚作为主要能源供应国的地位。德拜巴表示,可持续性生产需要勘探新资源,同时还需通过开发基础设施项目增强利比亚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地位,这将有助于提高该国能源出口能力,并确保其能源供应到欧洲乃至全球市场。利比亚是非洲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自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陷入动荡,武装派系间为争夺石油而发生的争端经常导致油田关闭。

——摘编自3月4日中国新闻网


【坦桑尼亚】将于5月启动石油勘探许可证发放工作

3月6日,坦桑尼亚石油上游监管局查尔斯·桑韦尼表示,将于5月非洲能源峰会期间启动第五轮石油和天然气许可证发放,其中26个勘探区块将被拍卖,以吸引外国投资者投资坦桑尼亚油气产业。桑韦尼表示,在26个区块中,有23个位于印度洋近海,另外3个则位于坦噶尼喀湖。本次是坦桑尼亚时隔十多年来首次发放石油和天然气许可证。目前坦桑尼亚已勘探发现超过57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储量,该国超一半以上电力由天然气发电提供。另据报道,坦桑尼亚政府预计将于6月前与投资者完成此前停滞42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项目谈判。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是该项目的联合运营商,而埃克森美孚、兰亭能源公司、印尼Medco Energi公司和坦桑尼亚国家石油公司TPDC也将共同参与项目合作。

——摘编自3月6日路透社


【坦桑尼亚】非盟批准《达累斯萨拉姆宣言》,推动非洲电力普及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近日在埃塞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联盟总部出席了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CAHOSCC)会议,并提交了《达累斯萨拉姆宣言》,该宣言旨在推动非洲电力普及。该宣言最初于1月27日至28日在坦桑尼亚非洲能源峰会期间通过,旨在改善非洲大陆的电力供应和清洁烹饪能源使用。宣言提出了降低电价、减少对木柴的依赖以及提高清洁能源产量等核心战略,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为3亿非洲人提供电力连接。肯尼亚总统兼CAHOSCC主席威廉·鲁托在会议上接收了该宣言,并确认会议决定将其提交至非盟大会审批。最终,该宣言在非盟大会上无异议通过。此外,哈桑总统还在大会上介绍了坦桑尼亚去年5月推出的国家清洁烹饪能源计划,目标是到2034年使80%人口能够获得清洁烹饪能源(目前仅为10%)。

——摘编自2月24日中国南南合作网


【坦桑尼亚】巴加莫约港项目新进展:坦港局与中、沙、埃三国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

坦桑尼亚政府已与来自中国、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企业就巴加莫约港项目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为该港口的开发奠定基础。坦桑尼亚港务局总经理普拉斯杜斯·姆博萨表示,谅解备忘录仅涉及项目的前期规划工作,尚未进入正式建设阶段,政府正在积极研究最合适的开发模式,不会仓促与投资者达成协议,而是对2010年的原始开发规划进行全面审查,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这一声明也回应了近期有关沙特“收购”巴加莫约港并将其纳入其“东大门”(East Gate)项目的传言,后者旨在将沙特南部打造为全球贸易枢纽,而巴加莫约港被认为是东非最具战略意义的港口之一。根据最新的规划,巴加莫约港项目将覆盖800公顷,建成后预计可年吞吐2000万个标准集装箱,使其成为东非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直接竞争肯尼亚蒙巴萨港和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

——摘编自2月26日非洲侨讯


【尼日利亚】产油量四年增超70%

2月26日,尼日利亚上游石油监管委员会表示,自2021年以来,该国原油产量增长逾70%。原油日均产量从2021年的100万桶增加到目前的175万桶左右。尼日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是核心,贡献了95%的外汇收入和70%的政府收入。该委员会称,该国目前日均产量仍远低于224万桶的技术潜力产量,委员会正在努力缩小实际产量与潜力之间的差距。

——摘编自2月27日和讯网


【莫桑比克】LNG项目面临不确定性较大

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预计,虽然全球液化天然气(LNG)需求向好,但计划投资200亿美元的莫桑比克LNG项目可能难以实现预期目标。2021年以来,该项目一直处于暂停状态,当时主要投资方道达尔能源宣布出现不可抗力因素。该项目近期计划重新开启,但结果仍不确定。2024年底,道达尔能源试图说服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拜登为莫桑比克LNG项目提供50亿美元的国家贷款,但未能成功。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政府是否愿意提供这笔资金。欧洲气价近期已达202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气候智库国际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等机构认为,世界正在远离碳氢化合物,但LNG需求仍然强劲。莫桑比克LNG项目情况复杂,莫桑比克政府因资金有限,可能希望摆脱对该项目的出资义务。欧盟对重启该项目最有兴趣。

——摘编自3月7日中国石化报


【科特迪瓦】大米自给目标推迟至2026年底

据法新社2月27日报道,科特迪瓦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长科贝南-夸西-阿朱马尼表示,科将在2026年底实现大米自给自足。他指出,这一实现时点虽然比之前设定的目标晚了一年,但由于在改良高产种子和水利农业发展方面的投资,该国大米产量已从2010年至2015年的90万吨大幅增加到2024年的155万吨。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科人均大米消费量在过去十年中飙升了20%,目前为每年84公斤,整体消费量达250万吨。2023-2024年,科特迪瓦是非洲仅次于尼日利亚的第二大大米进口国,主要从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和泰国进口160万吨碾米。科政府去年7月宣布了一项新的“稻米行业发展战略(SNDR 2)”,计划在2024年至2030年期间共投资13亿美元,通过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改善水资源管理和提高水稻产量,实现到2030年生产320万吨碾米。

——摘编自3月3日科特迪瓦西非华声报


【摩洛哥】韩国现代乐铁公司承揽摩洛哥电动列车大单

2月26日,韩国列车制造商现代乐铁(Hyundai Rotem)表示,公司于2月25日与摩洛哥国家铁路局签订双层电动列车项目供应合同,合同金额2.202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1.6亿元),为该企业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大金额单笔订单。现代乐铁和摩洛哥政府还商定,维修工作将由现代乐铁和韩国铁道公社(KORAIL)共同负责。现代乐铁将供应的双层电动列车构造速度为160㎞/h,将被投入到连接摩洛哥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和主要地区的路线。这是现代乐铁首次进军摩洛哥市场。

——摘编自2月26日韩联社


【赞比亚】日本与赞比亚首脑确认推进矿物资源合作

2月6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官邸与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举行会谈,一致同意日本与铜、钴资源生产国赞比亚推进矿物资源领域的合作。两国还签署了助推日本企业进军赞比亚的投资协定。

——摘编自2月6日界面新闻


【刚果(布)】嘉能可退出扎纳加铁矿石项目

扎纳加铁矿石公司(ZIOC)3月3日宣布,该公司已终止与嘉能可关于刚果(布)扎纳加铁矿石项目的协议。该公司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声明称,已成功筹集了总计2150万美元的资金,并有可能增加至2300万美元,其中1500万美元用于回购并注销嘉能可持有的公司43%的股份。ZIOC还确认了取消嘉能可从扎纳加项目购买未来产量的权利。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交易商之一,嘉能可长期参与刚果(布)的扎纳加铁矿石项目,该项目拥有数十亿吨的储量。根据2014年的可行性研究,扎纳加项目需要初期投资22亿美元,以实现在第一阶段每年生产1200万吨铁矿石,并需要再投资25亿美元,将年产量扩大至3000万吨。2022年,嘉能可出售其在该项目中的大部分股权,以换取ZIOC公司48%的股权。其后,嘉能可的持股比例略有下降。此次退出恰逢新投资者加入ZIOC,包括矿业投资者财团Greymont Bay以及在非洲开发多个经济特区的Arise公司。但嘉能可并未披露退出原因。

——摘编自3月5日生意社


【非洲】经济学人:非洲“拼搏一代”或成全球经济新引擎

英国《经济学人》2月20日发表的《如何助力非洲年轻人蓬勃发展》一文指出,到2050年非洲将成为全球年轻人最多的地区,了解这一代年轻人及其面临的挑战,不仅是非洲人的紧迫任务,也是全世界的当务之急。非洲的年轻一代与其父辈截然不同。他们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且由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让他们对世界有了更广阔的认知。他们没有殖民主义相关的记忆,更倾向于将个人的奋斗进取与社会信仰结合在一起。尽管他们充满干劲,现实却让人沮丧,因为繁荣恰恰是这一代人所缺乏的,大多数人渴望拥有一份体面、稳定的正式工作。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非洲年轻人表示,希望离开自己的国家,到国外去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在一些发达国家,非洲年轻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但最重要的改变应发生在非洲本土。非洲需要改革经济,如果政府想为有抱负的年轻人创造更多机会,就必须要专注于经济增长。

——摘编自2月27日环球时报


【非洲】特朗普终止美国促进非洲电力供应倡议

2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终止了美国促进非洲电力供应的倡议,即“电力非洲倡议”(Power Africa Initiative)。该倡议是由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3年发起的一项综合性计划,旨在通过促进能源投资、政策改革和技术援助,到2030年,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新增3万兆瓦(MW)的电力供应,并为6000万家庭和企业提供电力接入。

——摘编自2月26日同花顺财经


【刚果(金)】将与美国“试探性会谈”

金融时报(FT)3月7日报道,美国正同刚果(金)就一项协议进行“试探性会谈”,该协议将使美国能够通过军事支持来获得刚果(金)的关键矿产。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透露,特朗普政府已经对其丰富的矿产财富表现出兴趣。两周前,刚果(金)政府首次提出可能的协议。刚果(金)是世界最大产钴国,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该国还有储量丰富的金、铜、锡、锂和钽。但矿产丰富地区大多位于东部,目前都被M23叛乱组织控制。虽然尚处于早期阶段,但与美国可能签署的矿产协议将使刚果(金)获得军事帮助以结束冲突。FT报道称,刚果(金)议员皮埃尔·坎迪·卡兰巴伊(Pierre Kandi Kalambayi)在写给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信中提出,将授予美国企业矿权以获取美国对该国军队的培训和装备。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刚果(金)拥有世界先进技术所需要的最重要矿产。美国愿意讨论与‘美国优先’计划相一致的这一领域的伙伴关系。”

——摘编自3月10日刚果河畔


【津巴布韦】正在寻求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据塔斯社3月8日报道,津巴布韦外交与国际贸易部长阿蒙·穆尔维拉在访俄后表示,津巴布韦正寻求与金砖国家以及一些组织合作,以寻找发展经济的途径。他表示,“根据我们的宪法,我们必须不仅奉行泛非主义,还要加入有利于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世界和平的进步团体,而经济发展通常能够促进和平。”。

——摘编自3月9日环球网


 
打赏
 
更多>同类矿业新闻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矿业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专家列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