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独家获悉,为打破收购刚果(金)Chemaf公司铜钴资产的谈判僵局,中国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已提出调整交易方案,拟通过提升刚果政府在该矿的股权占比推动交易达成。
两位知情人士透露,这家中国军工巨头在最新提案中建议,在不增加刚果政府成本的前提下,将其在Chemaf旗下Mutoshi和Etoile矿山的持股比例从目前的5%提升至最高15%,具体比例仍需协商。
这场价值14亿美元的收购案自去年6月提出后即陷入胶着。
事件转折点在于刚果国有矿业巨头Gecamines突然提出竞争性报价,而美国政府官员针对中国在非洲铜矿带资源主导地位的游说,更使这场资源争夺战蒙上地缘政治阴影。
据悉,北方工业已向刚果政府表明立场,只要保持绝对控股权,愿意就股权结构保持灵活性。
知情人士披露,北方工业的方案包含两项关键条款:
首先承诺刚果政府可参照Gecamines与中国洛阳钼业的合作模式,按股权比例获得矿山产品分成权;
其次除9亿美元资产收购款外,将追加5亿美元用于完成两大矿山的扩建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Chemaf作为大宗商品巨头托克集团的长期合作伙伴,上月已代表北方工业向刚果政府提交该方案。
这场交易的核心争议点在于Gecamines公司手握Mutoshi矿的采矿权。该公司董事会主席罗伯特·卢卡玛曾公开表示其100万美元的报价更具可行性,并明确反对北方工业的收购。
Chemaf在致Gecamines的函件中指责对方"蓄意阻挠出售程序",同时无力提出具有竞争力的报价。
文件显示,任何竞购方需承诺清偿Chemaf约9.2亿美元债务,并投入5亿美元开发资金——这正是北方工业方案的财务框架。
债务压力正在加剧事态紧迫性。Chemaf债权人名单中的托克集团、第一银行及贸易发展银行已18个月未获偿付,迫切希望交易尽快达成。
北方工业方案若能实施,将立即释放9.2亿美元用于清偿债务。而Gecamines被指目前尚未落实收购资金,其实际履约能力存疑。
刚果矿业部长帕卡邦巴未就此事置评,但2月初曾向路透社表示政府正全力推进收购案。
分析人士指出,这场横跨中、美、非三方的资源博弈,不仅关乎刚果铜钴资源的分配格局,更是全球新能源战略资源争夺战的缩影。
北方工业能否凭借股权结构调整方案破局,将成为观察中国企业在非洲矿业投资策略演变的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