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组稿主编的《中国矿产地质志·重要成矿理论卷》正式出版发行。该志书由陈毓川、翟光明、郑绵平、康玉柱、侯增谦、胡瑞忠、叶天竺、杜乐天、李子颖、刘池阳(笔名刘池洋)、宋明春、刘成林、王登红共计13位院士专家担任主要编委,是对我国代表性成矿理论、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研究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
该志书内容既有海相成矿理论又有陆相成矿理论,既有金属矿产研究成果又有非金属矿产研究成果,既有区域成矿规律总结又有典型矿床案例剖析,是一部集成矿理论、预测方法和找矿实践于一体的,可读性强、参考价值高的理论专志。该志书对我国首个区域成矿模式——玢岩铁矿成矿模式、青藏高原盐湖成矿模式、中国陆相油气成矿理论、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模式、“幔汁成矿理论”等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介绍。
矿床成矿理论对科学有效的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由我国地质学家从中国自身的地质特征和成矿特点出发,破藩篱,摒成见,形成原创的成矿理论和重大研究成果,不仅是理论创新的具体体现,更是在找矿勘查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矿床成矿理论创新和保障矿产资源安全贡献了中国智慧,是《中国矿产地质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志书是各位专家长期在野外一线工作的辛勤劳动结晶和重要原创成果,有效指导了勘查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矿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