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厂房内,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一排排先进设备。厂房中央,笔直的生产线如钢铁长龙,横贯东西,将空间划分为多个功能区。一台台煤矿用机器人静静地排列在生产线上,技术人员在周围忙着调试和检测,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产画面。
这是记者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辽宁)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具身智能公司)生产基地看到的一幕。
具身智能公司位于辽宁沈抚示范区,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机器人公司(以下简称机器人公司)的子公司,于2024年5月24日正式成立。
“我们以‘具身智能’这一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命名,是为了强调机器人不仅要有智能的大脑,还要具备感知、执行等身体功能,能在实际环境中自主完成复杂任务,为煤矿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具身智能公司负责人表示。
“南北布局”合作互补
机器人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27日,总部设在广东深圳,拥有深圳和沈阳两个基地。2024年6月20日,机器人公司在深圳河套开发区建立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基地。
“沈阳基地主要负责生产制造和部分研发工作,深圳基地更多地聚焦于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机器人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陈杰说,“两个基地的协同发展,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具身智能公司凹凸不平的测试场地中,一款小巧的巡逻机器人正灵活地避开设置的障碍,将抓拍信息实时传送给工程师。这是具身智能公司明星产品——领航者3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打破了原有的轨道巡检机器人模式,实现了技术突破。
据具身智能公司制造部工程师张书博介绍,这款机器人适用于煤矿复杂环境,具备体积小、行走灵活、越障能力强等特点。除了明星产品,具身智能公司还开发了通用机器人监控平台、机器人集群管理系统等,确保机器人系统高效运行。
“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域,沈阳及其周边地区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丰富的工业经验。而深圳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城市,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丰富的高科技人才资源,能有效支持多学科交叉领域高新技术的研发。”陈杰说。
目前,机器人公司拥有员工289人,已研发并应用机器人产品30余款,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矿山优秀应用场景5项。
为煤矿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机器人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在研发应用中遇到了许多挑战,尤其是适应性问题,如防爆、低照度、导航、高粉尘、电磁兼容、通信、联动等。每个煤矿的应用场景和组织管理都不同,必须深入煤矿,了解具体需求,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陈杰说。
记者看到,具身智能公司厂房中专门设置了设备测试场地,模拟煤矿恶劣的现场环境。测试场地两侧堆积了大量的煤灰,机器人通过时,启动鼓风机,观察其在高粉尘浓度环境下的运行情况。此外,工作人员也会对温度、湿度等井下常见的干扰因素逐一进行测试。
“通常测试周期为7天,每天至少运行8小时。一旦发现问题,我们会立即解决并重新测试,直至合格。最后,由测试部门出具报告,确认机器人性能达标。”张书博说。
具身智能公司电工班班长王志强不仅要依据设计图纸装配机器人,还要进行后期调试和整改。
“我的工作是优化工艺,使线路走向更美观合理。”王志强说,“新产品的调试过程,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运动模式和装配方式各异,不同于传统的枯燥组装。这让我感到新鲜和兴奋。我们还会向研发部门提供意见,帮助改进产品。”
“工作人员需要长期驻守煤矿现场,持续进行调整和优化。”陈杰认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的机器人产品不仅要具备基本功能,更要真正融入矿井生产体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多了一台设备。
“乙巳蛇年马上到来。未来,我们会扎扎实实在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下功夫,为客户解决井下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升生产管理水平。”陈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