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矿业信息网-珠穆科技

几内亚:西非小国一个矿坑住中英美澳以,看山东企业如何解套

   日期:2025-01-20     来源:中国矿业网    浏览:214    评论:0    
核心提示:请注意!这个男人叫小帅,他身穿衬衫,脚踩沙发,单手托腮,谁也不爱,周围是一帮武装人员,仿佛是现代版非洲教父。不是的,这人叫阿尔法·孔戴,他曾是大佬,贵为西非国家几内亚的总统,统治国家 11 年。

但是这张照片里,他已不再潇洒,因为图中的武装人员是造反的。2021 年,几内亚军事政变。随着稳定政权的垮台,是国际铝价疯涨。在全球供应链断裂的时代,任何小国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全球的常态。大家好,我是陪你看世界的王骁。本期电子地图册,我们一起进入,几内亚。

01
破碎的独立理想

几内亚,总面积24.5万平方公里,约等于7.2个海南岛,人口1500万,相当于1.4个海南省。北邻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和马里,东与科特迪瓦、南与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接壤。

85%的老百姓信仰伊斯兰教,5%基督教,其余还有一些原始信仰。全国有20多个民族,其中富拉族占33.9%,马林凯族约占30%以上,苏苏族约占20%,分布在四个地理区域,正好也四个行政区。

滨海地区是下几内亚,苏苏人聚居区,

农工业中心,这里空气湿度大,种田方便,作为出海口,又是交通汇合点。是这个国家的农业区和工业区。

中部是几内亚高地,富拉尼人聚居,畜牧中心,气候凉爽,尼日尔河、冈比亚河、塞内加尔河在此交汇,名副其实的西非水塔。

东北部是上几内亚,马林克族聚居区,是古代撒哈拉贸易网络和欧洲贸易网络的交界点。

东南腹地是森林区,小族群混居,统称“森林人”。

各位,三大族群,四大区域,各有各的地理风貌,生产方式,生活文化,没有产生过一个国家统一市场,有基本历史和政治认知的朋友,一看就知道,这肯定得乱。

那为啥凑一起?肯定有强大的外力,故意为之。

是的,在历史上,几内亚这里就不是一个国家。

在古代,这里曾经是西非大帝国的一部分,后来 16 世纪摩洛哥人南下灭了帝国,西非进入战国时代。

富拉尼人在今天几内亚的中部建立富塔贾隆王国,马林克人在北方成立瓦苏卢王国。这些名字都挺有特色的呀,怎么今天就叫几内亚了?

不单单是他们,好多地名都有这个。我给你盘盘, 几内亚、赤道几内亚、西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这“几内亚”简直跟闽南歌里的好妹妹一样多。其实就是一个意思,黑人。要注意,黑人在原生语言中是不会把自己称为黑人的,只会把自己叫做人。会把黑人叫黑人的,肯定是一种外人。

没错,我们的老朋友,不爱做人的白人又要登场了。

17世纪,欧洲人吹响了征服非洲的号角。

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陆续瓜分了这里。塞拉利昂归英国,几内亚比绍归葡萄牙,剩下的几内亚部分归法国;最后单独划出一块利比里亚,给美国的传教士建立黑色乌托邦。

这只是帝国主义的激情扩张,殖民者自己都没想好扩张要干什么。

最开始,全民种橡胶。最后种到供大于求,从1910年一公斤14到20法郎,跌到1915年,2.5法郎。几内亚人越种越穷,没钱买粮食,闹饥荒。

之后种咖啡,又是大面积,结果遇上大萧条,二战前,十分之九的咖啡树被废弃。

最后几内亚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没什么像样的产业,就几家罐头厂还欠债。还要负担殖民者兴建的铁路、港口、公路、邮电。粮食配给每天只有200卡路里,差不多是3个鸡蛋。来,观众里头的减脂人说说,高强度有氧一天200大卡是什么含金量。这里的饥荒和婴儿死亡率,甚至比西方的“文明曙光”到来之前还高。

二战以后,老殖民帝国纷纷瓦解。法国提前布局,试图通过贸易和替殖民地设计独立宪法,继续捆绑殖民地。

而几内亚成了最不听话的那个。

艾哈迈德 · 塞古 · 杜尔,1922年出生,他的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他是马林克人,曾祖父萨摩里 · 杜尔,就是马林克政权瓦苏卢王国的开国君主,跟法国打了十几年,到死没跪过。
塞古 · 杜尔

杜尔出生的时候,家道中落,他在学校拒绝批评祖父的反法斗争,失去进入法属西非最高学府威廉 · 庞帝师范学院的机会,只能去技校,到了技校又带着同学抗议食堂,被开除。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就投八路。

他参加了工会,开始玩左翼,最后在法国总工会的影响下,创立了非洲黑人工人总工会。

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科特迪瓦独立领袖乌弗埃,相约创办非洲民主联盟。

但是他发现,这些非洲政客,基本都是精英二代法国留子就地转业,很多人都是法国人扶持起来,表演独立,分裂民族主义阵营的。

1958年,全球民族解放运动白热化,法国政府被各地独立战争拖垮了,戴高乐力挽狂澜,成立了第五共和。

戴高乐放话,要独立可以,那就净身出户,以后做生意别想让法国人帮忙。一帮表演独立的非洲傀儡一下子就犯了小资产阶级的软弱病,吓唬一下,膝盖就软了,全都宣布还是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

杜尔工人出身,和大家意见完全不同,他喊出:“我们宁愿选择自由中的贫穷,也不愿选择奴役中的富有。”

1958年10月2日,几内亚在一众西非法属殖民地中率先独立。

02
坐在矿山上的失败国家

敢为天下先的几内亚,被戴高乐选为杀鸡儆猴的样板。

法国离开几内亚的时候,带走了所有一针一线,拆了污水管道,焚烧了药品,甚至把灯泡都拧了。

外交上,法国以退出北约要挟美国,不许和几内亚眉来眼去。

经济上,几内亚拒绝西非法郎,要求独立货币主权,法国就派出特工偷偷运假币。

杜尔被迫倒向苏联,土改,国有化,计划经济。

但是杜尔没有考虑到自身情况,有些上头。

首先,计划经济不是那么好搞的,一没电脑,二没数学家,老师都凑不齐,遑论一个庞大的经济官僚队伍。

其次,杜尔还去掺和周边的民族解放运动,支持几内亚比绍游击队反抗葡萄牙殖民统治,结果被反推。

最后没辙,坚持了20年的马列主义,在自己的鲁莽和帝国主义的围堵之下,宣告失败,只能拥抱西方。

铝是几内亚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储量400亿吨,占全球30%。不但量大,绝大多数都可以露天开采,品味还高。哪怕开采了70年,还有大量的储备。除了铝,铁、金、钻石的资源也不能小觑。9成的外汇都靠矿产出口。

西方不是小绵羊,人家是吃你的还要你给钱,根本不是对手。

成绩不好,内忧外患,就只能靠铁拳。

我们开头说过几内亚的三大族群,富拉尼人,马林克人和苏苏人。富拉尼人最大,杜尔来自马林克,他就把许多军政要职给苏苏人,换取效忠。

1984年,杜尔在美国治疗心脏的时候,病发身亡。

杜尔的副手贝沃吉认为自己铁定要继承大统,卖力张罗葬礼,又是讲话,又是见人。走完所有流程,离总统宝座还差一步。

来自苏苏族军官兰萨纳 · 孔戴,各位注意哈,这个孔戴跟开头那个照片里的不是一家人,他们只是恰好都同姓。为了方便大家区分,我就叫他兰萨纳
兰萨纳· 孔戴

杜尔打出去的子弹,正中了自己接班人的眉心。

几内亚进入了军政府时代。

兰萨纳靠政变上台,统治国家24年,建立了完全由禁卫军和苏苏族官僚统治的政权。

为了交换忠诚,他把铝矿交给军人。1995年,军队成立了矿业安全协调中心,每个矿山或者矿业公司都有“联络武官”派驻。这就是军事贵族的分红机制。

第二就是摆正位置,欣然接受几内亚只是世界体系的边缘国家,老老实实做好一个伪装成国家的铝矿公司就可以。

世界银行和IMF说,你的货币应该贬值!OK!

你的产业应该私有化!收到!

兰萨纳陆续关闭200多家国有企业,裁撤4万多人,什么都不管。做的事情基本上和阿根廷总统米莱一样,但是由于他生的太早了,如果他当权的日子是境外要对中国发动舆论攻势的话,他也会被捧为自由主义圣人。

关于几内亚的铝矿和政治格局,各位想深入了解可以去看一眼这本劳特利奇出版的《国家稳定、社会不安全和几内亚铝矿》。里面详细谈到了几内亚两代领导人的铝业网络和权力结构。

80年代末,东欧剧变,风潮刮到非洲。

法国在欢声笑语中庆祝大革命200周年,总统密特朗公开训话非洲领导人,认清形势,放弃幻想。今后法国只援助德谟克拉西非洲国家。

一下子,贝宁、多哥、刚果、扎伊尔、喀麦隆、科特迪瓦、加蓬,全都改了。

兰萨纳一点儿也没办法,只能接招。

新成立的政党还是老样子,三个族群各自为政。

统一进步党,兰萨纳领导,苏苏人为主;

几内亚人民联盟,最大反对党,马林克人为主,领袖就是开头照片里的小帅,阿尔法· 孔戴;

复兴进步党,主要以富拉尼人为主。

后来密特朗发现玩儿脱了,许多非洲国家的知识分子支持德谟克拉西,不是为了热爱法国,而是为了推翻军事独裁者,他又忙不迭去支持那些忠诚于法国的独裁者脱下军装选总统。这就是法国,前倨后恭是他们最熟悉的外交风格。

1993年,孔戴成功赢下大选,顺利脱下军装换西装。接着给法国做买办。

2008年,孔戴去世。第二天,军事政变,军政府趁着和平请愿的群众在体育馆聚会的时候,关起门就杀。

联合国管不了五常,管不了巴以,还管不了几内亚吗?人权小组天兵降临,军头直接跑了。

闹了半天,2010年,最大反对党领袖阿尔法 · 孔戴被推举为总统,他没枪没钱,军人依旧把持朝政。
2010年几内亚的选举

彼时的几内亚,矿业商人、权贵和买办住在海景花园洋房里坐吃山空。一万多铝业工人基本温饱。再往下,就是就是刀耕火种,饿殍遍野。54%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文盲率高达60%,人类发展指数在全世界187个国家里排178。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埃博拉疫情爆发,民怨也爆发了。

如果玩一盘文明游戏,搞到这样,我就重开了,但这不是游戏,是 一千多万活生生的人。

西非是美国反恐重镇,不能乱,国会迅速通过预算,批了69亿,美军非洲司令部指挥,直接间接派到疫区的行动人员达到一万。7个月基本控制住西非疫区。

这个孔戴也不是莽夫,他是巴黎法学院博士,两本论文,一本叫《几内亚——非洲的阿尔巴尼亚——美国的新殖民地》,另一本叫《几内亚应有怎样的前途》。

趁着乱局,他开始了自己的操作。

他也是在铝矿上做文章。但不是单纯卖,而是吸引投资。外国公司在几内亚投资矿产配套、农副产品加工、饲料、畜牧、教育、卫生、住房等等等,只要不少于5亿几内亚法郎就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投资设备就可以享受2年免关税。

自助者天助之。

2013年,“一带一路”全球招商,中国电动车准备起飞,8成的铝有了固定的大买家。

终于!能喘口气了!几内亚GDP年增长率平均 4%,通货膨胀率从20%下降到10%,公共债务从占GDP的68%下降到19%,公共赤字2017年扭亏为盈。

当然,我们也不要把他想成小白兔,孔戴只是会玩技术流,但是几内亚烂到根上的本质没有变化。甚至靠着一个铁矿,把世界大国们给卷了进去。

03

出海如何应对大忽悠

西芒杜铁矿,位于几内亚东南部。是世界级的大型优质露天赤铁矿,西芒杜整体矿石品位约66%,储量大、品质高、矿体集中、埋藏浅、易开采。

但是背后有个大瓜。

1997年, 英国力拓集团子公司辛费尔(Simfer S.A.)发现了几内亚西芒杜铁矿,获得探矿许可权。但是力拓一直没推动实质性工作。2008年,后来几内亚政府就把采矿权收回,卖给了以色列商人斯坦梅茨因的BSGR公司。BSGR又把51%的股权卖给巴西矿业公司淡水河谷。

2014年,孔戴掌权之后,政府指控BSGR是通过贿赂兰萨纳才拿到采矿权的,所以BSGR和淡水河谷的采矿权全部取消。闹到最后,几内亚政府和BSGR同意,BSGR放弃部分采矿权,换取政府谅解。

结果英美突然发难,说BSGR如果贿赂了兰萨纳,那么力拓的采矿权就是被非法剥夺的,最后是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瑞士、几内亚一起下场,把斯坦梅茨因给抓了。

而力拓拿回了采矿权。

当然,这是西方世界的资本斗争。

力拓这边,早在2011年就和中铝公司签了备忘录,一起开发西芒杜铁矿,中铝占44.65%。

经过2008年到2016年的闹剧,力拓的采矿权失而复得,几内亚又出事儿了,孔戴的矿业部长突然跳反,说之前力拓给他行贿,要拿回控制权。然后力拓突然承认了,给孔戴的私人顾问也送过钱。

孔戴否认有这回事儿。

力拓赶紧脱手,把铁矿所有的股份都卖给中铝了,但是各国政府的反贪部门很快就冲上来了,这笔交易最后也没做成。这个大铁矿就这么空在这里。

中国对铝的对外依赖度达到60%,其中7、8成来自几内亚。这地方,要么贪污,要么政变,要么搞跨国调查,说白了,就是要坑投资。怎么办?中资却想出了奇招。

我国和几内亚关系一直不错。几内亚1958年独立,1959年就和新中国建交,1960 年杜尔访华,是撒哈拉以南最早的。

几内亚独立第一年就遭遇灾荒,法国断粮逼迫几内亚投降,新中国直接运了一万五千吨大米,给救回来了。

刘少奇在接见撒哈拉以南非洲总工会代表的时候说,我们是相互帮助的,第一位的问题就是反帝。

之后新中国又支持了很多民生产业,比如农机厂、火柴厂、卷烟厂,这种相对容易,工人门槛低,还能快速回款。

几内亚的卷烟火柴厂,是我国援非洲的第一个成套项目,年产香烟16亿支,太成功,以至于其他非洲领导人来几内亚,都会去这个厂参观考察。大为震撼,以前以为学技术一定要留学,现在,没想到当地培训效果还能这么好。

它就是一个口子,给当时对大陆和台湾局势不明了的西非法语国家留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

2014年前,我国的铝主要从印尼进口,但后来印尼政府宣布限制,中国把眼光转回几内亚。

且不说这贪污和一笔烂账,光是成本,有点高。几内亚没有基建,深水码头,仓库,铁路,全都没有。你想要资源,就得自己造,太贵了。

山东魏桥想到了一种模式,他们起名叫“赢联盟”。

也就是魏桥和中国烟台港集团、新加坡韦立集团、几内亚 UMS 运输公司成立三国四方联合体。这个联合体,既是股份制又各有分工。

魏桥负责开发铝矿,几内亚UMS运输公司负责陆地运输,新加坡韦立负责海运,烟台港负责接收。在很短的时间搭建起了第一条从几内亚途径好望角、马六甲、南海再到烟台的海运航线。

运货也有方法。内河小船送到海外之后浮吊到20万吨的大船上,不用修深水港,也能实现快速出海。

这种模式前期不用大投资,立刻加速几内亚铝的出口。2015年还是100万吨,2017年就达到3000万吨,到2019年总计运回国1.3亿吨。目前这条航线一共有70艘大船在忙活,平均1.5天就有一条铝船抵达烟台港。

当他跑通了这条路之后,基本上改变了全球铝土的供需格局,澳大利亚和印尼都没办法卡我们的脖子,保证了中国铝价基本的稳定。新加坡韦立作为国际航运,得到了稳定的货源。几内亚UMS需要升级扩充了车队,增加了陆运量。靠着新加坡在东南亚的影响力,马来西亚的农产品、化肥公司看到了非洲投资的潜力,顺着走廊进入几内亚。几内亚的人力资源比较弱,韦立集团利用新加坡的智库资源,给几内亚培训人员。

本土、民营、外资全盘活了。

大大削弱了遇到本地资源民族主义的问题。

经过20年的官司,当初一团乱的西芒杜矿,现在中资的话语权加大,重新开始招标,预计在2040年铁路和深水港就都有了。这个非洲巨矿也将开始发动。

这个就是“一带一路”的价值。

很多时候在我们的印象里,”一带一路“中国一条龙包圆,中国人去建铁路中国人去建园区,都是但在魏桥这个案例中,”一带一路“只是一个趋势,大家看到了有这么倡议,都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中非合作扩大成了亚非合作,在这条路上,大家一起变得更强。

2021年,疫情引发经济危机,俄罗斯和加拿大农作物歉收,粮食价格飙升。政府没有能力继续补贴面包。孔戴为了平衡预算,宣布增税,削减警察和军队开支。随后军方发动政变,就有了开头那张图片。

这一次,并不是族群之争,发动政变的人叫杜姆布亚,和孔戴一样,也是马林克人。他曾经在法国外籍军团服役,回国之后参加特种部队。

这里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之前聊过萨赫勒三国,提到了他们的政变是为了谋求独立,痛斥西非共同体的软弱性。他们三国组成了萨赫勒联盟。几内亚的政变并没有得到这三个国家的声援,几内亚也没有提出很大的政策变动。一切照旧。

所以有一种可能性是,这只是几内亚回到了自己的老轨道上,是一场军人的激情政变。有情报机关说,当时孔戴削减军事开支,杜姆布亚可能要被裁了。这可真是一出裁员才到大动脉的闹剧。


04

个人观点

1. 出海的路上,危险和收益是并存的。在国内太多企业习惯了搞价格战,靠着卷来抢占市场。但是在出海的时候,最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各种在国内不习惯的情况。只有把利益链条做大,把更多有海外资源和海外实力的机构捆绑到自己的利益链条上,才能让事情做的越来越顺利。

2. 我们一直强调国家不能拟人化,同理,机构也不能拟人化。不要认为是任何一个机构在搞你,机构是死的,搞你的一定是具体的人,同理,帮你的也一定是具体的人。

我们在社会上做事情,还是和具体的人打交道。

一个科室里面,有人就是想做事,效率快;有人就是想展现一下权力的任性;有人就是在意好结果;有人就是不想出错不想背锅,能少做就少做。这些可能都是在同一个科室里头的人。和跨国机构打交道更是如此,他们在海外很多人的行为都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其实不单单是出海,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想要把事情办成,最后一定是把利益链条给办成。

好了,就聊这些,如果你有更多的研究资料,去几内亚工作生活过,做过业务,认识当地人,有过更多一线亲身体验,他们如何对待生活,如何看待自己、中国,还有世界,非常期待您可以在评论区补充干货和故事,有了更多的干货评论,才能让我们的节目更加完整。


 
打赏
 
更多>同类矿业新闻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矿业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专家列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