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教材都是自己的编的。教授上讲堂给学生们讲课,学生们往往会铭记一生。我的晶体光学,就是池际尚先生讲的,她早已去世。池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归国的留美人员,是我国岩石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她在地质学院至今有很好的口碑。作为一名著名的地质学家,她不仅奋战在普查找矿的第一线,那时学校,还承包着生产任务,比如山东省的1:20万的填图,那是学校包下来的,同时结合教育。也还长期站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她不仅讲大课,还带实习课,包括讲解费氏台的操作。她讲课时语调平和而清晰,她曾经说: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全心扑在教学上,教书,一定要负责,不能让学生无所收获。她朴素的衣着,和蔼可亲的面容,一直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大学,是知识大厦打基础的重要时期,知识面广些十分有益。我不满足于书本和课堂,经常涉猎各种学术理论和观点,让头脑这张白纸画上五彩缤纷的科学画图。同时,抓紧一切时间阅读文史。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半时间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一半时间用于课外阅读,主攻科学,兼学文史。同学们听了可能也感到奇怪,这里我想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钱学森之问”和他的教育观点。
要树立纯真高远的理想,努力学习,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勇攀科学和人生的高峰,奋力达到光辉的顶点。 要保持朴素无华的本色,言行诚实,生活简朴。不虚假,不奢侈,不浮夸,永葆真情,永做真人。 要坚定追求真理的信念,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努力探索和实践,揭示自然的奥秘,社会的法则和人生的真谛。 要发扬务实前行的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永远向前看,向前做,向前行。
问:总理你好,我有一个问题,现在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您对我们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还有科技创新这一方面有什么寄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