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动态
【塞内加尔】初步结果显示执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塞内加尔全国计票委员会11月21日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执政党塞内加尔争取工作、道德和博爱非洲爱国者党在11月17日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计票结果显示,在165个议会席位中,该党获得130席。前总统萨勒领导的塔库瓦卢塞内加尔联盟获得16席,位列第二。本次国民议会选举登记选民超过737万,有效选票超过362万张。宪法委员会将在5天内完成对选举结果的复核工作。塞内加尔实行一院制议会,每届议会议员任期5年。上届国民议会于2022年7月产生。今年9月12日,总统法耶宣布解散议会,于11月17日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
——摘编自11月22日新华社
【马里】任命过渡政府新总理
马里总统府秘书长迪亚瓦拉11月21日宣布,总统戈伊塔签署法令,任命前过渡政府发言人阿卜杜拉耶·马伊加为马里过渡政府新总理,接替因批评政府而被解职的前任总理乔盖·科卡拉·马伊加。马伊加2021年6月起被任命为马里过渡政府总理,是马里前反对派组织“6月5日运动-爱国力量联盟”的创立人之一,但11月16日,他对马里过渡政府进行“强烈抨击”,谴责过渡政府在恢复文官统治方面缺乏明确性。11月19日,马里首都巴马科等多个城市发生抗议活动,要求他辞职。
——综合摘编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
【加蓬】举行新宪法公投
11月16日,加蓬在全国范围举行新宪法公投。新宪法规定了总统的任期为七年、仅可连任一次,没有总理,但有一名由国家元首任命的副总统,以取代现行的半议会政权。如果宪法获得通过,下一步将是举行总统选举。加蓬内政和安全部长伊蒙戈11月17日晚发表声明说,在16日举行的公投中,91.8%的选民支持新宪法,新宪法将在宪法法院确认公投结果后通过。2023年8月,加蓬部分军方人员称已夺取政权,解散国家机关,共和国卫队指挥官恩圭马被任命为“机构过渡和恢复委员会”主席及加蓬过渡领导人。同年11月13日,过渡政府声明说,计划于2024年底对新宪法举行公投、2025年8月举行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
——摘编自11月18日新华社
【阿尔及利亚】进行政府改组
11月18日,阿尔及利亚总统府发布新闻公报说,阿总统特本当天宣布进行政府改组,总理阿尔巴维留任新政府总理。当天早些时候,阿尔巴维向特本递交内阁辞呈。特本接受辞呈,并重新任命阿尔巴维为新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内政部长、财政部长和能源部长等原政府部长也留任原职。阿尔及利亚军队参谋长赛义德·申里哈被任命为国防部长代表。新政府还任命了新的司法部长和工业部长。今年9月7日,阿尔及利亚举行总统选举,特本在选举中获胜赢得连任。9月17日,特本宣誓就职,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
——摘编自11月18日新华社
【索马里】分离地区索马里兰举行总统大选,反对派领导人西罗胜选上台
11月19日,索马里兰选举委员会表示,索马里兰反对派领导人阿卜迪拉赫曼·西罗在11月13日的选举中以64%的得票率击败了现任总统穆塞·比希·阿卜迪,成功当选新一任总统。19日当天,西罗发表电话讲话表示,本次选举对于候选人而言没有胜负之分,是一场促进团结友爱、推动索马里兰国家前进的选举。索马里兰自1991年宣布脱离索马里独立以来,一直实行事实上的自治,但未得到任何国家承认。今年1月,索马里兰与埃塞俄比亚签署谅解备忘录,同意向埃塞租赁20公里海岸线用于建设港口,以换取埃塞对于其独立地位的承认,该份备忘录引发了索马里政府的强烈反对。本次选举结果公布后,索马里、吉布提和埃塞外交部均向西罗发来贺电。索马里总统哈桑·谢赫·马哈茂德在贺电中表示将继续与索马里兰开展和解谈判,以维护索马里统一。有分析认为,从各方面迹象来看,西罗上台后可能将采取与前任总统截然不同的政策,放弃执行与埃塞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并与索马里政府开展对话,同时还可能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
——摘编自11月19日路透社
【南非】强烈谴责以色列袭击叙利亚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11月16日发表声明说,南非政府“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以色列对叙利亚的“持续侵略行为”。声明说,以色列11月14日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迈宰地区的空袭地点靠近南非大使馆、其他外交使团和联合国办事处,这是对国际法和叙利亚主权的“公然无视”。以色列的“持续侵略”破坏了地区和国际和平与安全,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针对叙利亚的120多次袭击加剧了中东地区日益恶化的人道主义危机。南非政府呼吁联合国根据《联合国宪章》原则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摘编自11月17日财联社
【尼日利亚】军方打死超50名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
11月19日,尼日利亚一巡防车队遭遇约200名“博科圣地”武装分子伏击。在战斗中,尼日利亚士兵打死超50名恐怖分子,7名尼安全部队成员失踪。“博科圣地”成立于2002年,尼日利亚政府2009年开始对其采取清剿行动。十余年来,“博科圣地”频繁出没于尼日利亚东北部,并对周边的乍得、尼日尔、喀麦隆等国构成安全威胁。
——综合摘编自央视新闻客户端、路透社
【苏丹】快速支援部队称愿意重启和平谈判
11月18日,苏丹快速支援部队谈判代表团团长奥马尔·哈姆丹·艾哈迈德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快速支援部队愿意与苏丹武装部队重启和平谈判,以结束苏丹武装冲突。艾哈迈德说,快速支援部队无意继续武装冲突,也不拒绝冲突的和平解决方案,如果各方面条件具备,该武装愿意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他表示,快速支援部队愿意实现全面停火,以保障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苏丹各地。他同时指责苏丹武装部队没有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认真意愿,称苏丹武装部队对此前的谈判失败负有责任。目前,苏丹武装部队暂未对此进行回应。2023年4月15日,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在首都喀土穆爆发武装冲突,随后蔓延至其他地区。2023年5月,冲突双方在沙特红海港口城市吉达举行停火谈判,曾达成多份短期停火协议,但均未得到充分遵守。2024年8月,新一轮停火谈判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快速支援部队派出代表团参加,但苏丹武装部队未派代表出席。
——摘编自11月18日央视新闻
【苏丹】武装冲突已造成超2.7万人死亡
11月18日,非政府组织“武装冲突地点和事件数据库项目”(ACLED)发布报告称,苏丹武装冲突已经造成超过2.7万人死亡。报告称,自苏丹武装冲突爆发以来,该组织记录了8752起武装组织间的暴力事件,共造成超过27120人死亡。报告还表示,近期该国的暴力事件呈现增加趋势。10月5日到11月8日期间,该组织记录了605起暴力事件,造成至少2270人死亡。
——摘编自11月19日央视新闻
【苏丹】俄罗斯否决联合国安理会苏丹问题决议草案
11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对一项由英国和塞拉利昂提交的呼吁苏丹停火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议草案得到中国、美国等14国支持,但被俄罗斯否决。该决议草案要求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完全履行其在吉达宣言中保护平民的承诺,包括采取一切可能的预防措施,避免和减少对平民的伤害。决议草案还呼吁冲突各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本着诚意展开对话,就缓和冲突步骤达成协议,以期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停火。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解释称,相关事宜应该由苏丹政府决定,但英国提出的草案显然剥夺了这一权利,并将他国意见强加给苏丹政府。波利扬斯基表示,俄方同意苏丹冲突需要迅速得到解决,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法是交战各方同意停火。
——综合摘编自阿联酋通讯社、观察者网
经济动态
【南非】央行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7.75%
南非储备银行11月21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7.75%。这是南非央行9月19日之后再次下调基准利率。南非央行行长卡尼亚戈说,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一致做出这个决定,旨在实现通胀目标。南非统计局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南非10月整体通胀率从9月的3.8%降至2.8%,低于央行设定的3%至6%通胀目标区间,创下自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受电费上涨影响,货币政策委员会将2025年底的通胀预期由4.4%上调至4.6%。卡尼亚戈表示,未来利率调整将保持谨慎,并认为短期内南非的经济增长可能低于预期。
——摘编自11月22日新华社
【南非】第27届非洲科技节开幕
11月12日,第27届非洲科技节在南非开普敦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全球科技和通信行业人士汇聚一堂,聚焦非洲数字化转型和创新。非洲科技节是非洲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展会之一,旨在推动非洲大陆的数字化转型,塑造非洲科技产业的未来。除非洲通信展和非洲科技展两大传统主展会之外,本届科技节还举办非洲创业展、人工智能开普敦峰会以及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吸引超过1.5万名业内人士、300多家参展商和1000多家初创企业参加。开幕式上,南非通信与数字技术部部长马拉齐发表致辞说,数字时代为整个非洲大陆的增长和包容打开了大门,为经济和社会进步开辟了新的道路。研究表明,在撒南非洲实现100%的互联网普及率可使该地区GDP增速每年额外提高1.5%,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
——摘编自11月12日新华社
【肯尼亚】10月通货膨胀率降至2.7%
11月21日,肯尼亚总统鲁托在议会上表示,肯尼亚的通货膨胀率已从2022年9月的9.6%降至2024年10月的2.7%,为17年来最低水平。此外,肯尼亚先令兑美元汇率已显著稳定。
——摘编自11月21日央视新闻
【肯尼亚】取消与印度阿达尼集团合作
11月21日,肯尼亚总统鲁托宣布,肯尼亚政府决定取消与印度阿达尼集团(Groupe Adani)就内罗毕国际机场和电力运营领域的合作计划,原因是该集团涉嫌腐败。阿达尼集团是印度跨国综合公司集团,也是印度最大的基础设施企业。近日,美国司法部指控阿达尼集团董事会主席高塔姆·阿达尼及其他七名被告向印度政府官员支付超过2.5亿美元贿赂,以获得太阳能合同,这些合同可能带来超过20亿美元的利润,而贿赂资金可能来自于美国投资人。目前,该案已在纽约联邦法院进入审理程序。受此影响,21日当天,阿达尼集团旗下的阿达尼企业、阿达尼绿色能源和阿达尼能源等上市公司股价均出现约20%左右下跌。
——综合摘编自法国国际广播、中国基金网
【贝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5年经济增长率将达6.5%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发布的最新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25年贝宁经济增长率达6.5%,是西非经货联盟内部经济增速较快的国家之一。该地区其他国家中,尼日尔经济增长率为7.3%,布基纳法索为5.8%,科特迪瓦为6.4%,多哥为5.3%,马里为4.4%,几内亚比绍为5%。报告指出,202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率仍保持在3.6%的中等水平,预计2025年将升至4.2%,但尚不足以有效消除贫困、应对发展挑战。
——摘编自11月11日西非华声
【津巴布韦】外汇储备增长至5.09亿美元
新津巴布韦网11月11日报道,津巴布韦储备银行行长穆沙亚万胡表示,随着企业清算外汇头寸,对当地货币的需求增加,津外汇储备增长至5.09亿美元。穆沙亚万胡表示,津巴布韦货币ZiG走强是由于央行在9月将基准利率从20%提高至35%。此前一周,ZiG创下自9月底贬值以来的首次周度涨幅,兑美元升至25.60。截至11月6日,当地货币储备约为34亿津格(1.29亿美元),外汇储备为5.09亿美元。9月份,津Zig兑美元贬值43%,10月通胀率从9月的5.8%跃升至37.2%。
——摘编自11月13日商务部网站
【科特迪瓦】超过南非成为非洲最大葡萄酒进口国
统计数据显示,科特迪瓦超过南非,成为非洲最大的葡萄酒进口国。葡萄酒是该国新兴中产阶级和高收入群体“越来越欢迎”的产品。15年来,科特迪瓦经历了稳定的经济增长,推动了酒店业和商务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导致葡萄酒需求显着增加。2023年,科特迪瓦进口72000吨葡萄酒,价值640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22%。进口额领先于南非(5400万美元)、纳米比亚(4000万美元)、肯尼亚(2390万美元)。西班牙是科特迪瓦最大的葡萄酒供应国,占其葡萄酒进口量的88%;法国紧随其后,主要是高价值葡萄酒,其中波尔多地区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11月19日西非华声
【乌干达】将削减2025/2026财年的98%计划外部借款
11月13日,乌干达财政部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在截至2026年6月的财政年度内,乌干达政府将削减98%的计划外部借款,从1.394万亿乌干达先令(约合3.78亿美元)降至299亿乌先令(约合815万美元),以控制不断增加的公共债务。此外,下一财年乌干达还将通过大幅削减国内借款,计划发行国债规模将较上一财年减少54%。据乌干达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乌干达公共债务已由去年同期的237亿美元增加至256亿美元,这一数据引发了乌干达国内反对派的强烈抗议,并导致乌干达信用评级被下调。为控制债务规模,乌干达财政部已于今年9月宣布将2025/2026财年(2025年7月至2026年6月)的政府财政支出由本财年的72.1万亿先令削减至57.4万亿现金,降幅达20.3%。
——摘编自11月13日路透社
【乌干达】获3亿美元贷款支持大量机车车辆采购
近日,乌干达政府获得非洲开发银行高达3亿美元的贷款支持,用于推动铁路运输业的现代化升级。乌干达铁路公司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机车车辆采购,计划购买约100辆货车和10台机车。非洲开发银行这项重大投资是2023年启动的为期五年的东非铁路复兴计划的一部分。这笔贷款旨在降低乌干达在东非北部走廊的运输成本,提高乌干达和东非地区的贸易竞争力。除了车辆采购外,乌干达铁路公司还计划对5台机车进行现代化改造,以解决一些关键的运营挑战。目前,铁路货运能力不足已成为乌干达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现有机车与货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而公路运输因成本较高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无法长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另外由于铁路管理和运营不足,北部走廊铁路运输效率较低。乌干达计划通过机车采购和铁路修复等措施提高铁路运力。
——摘编自11月25日蔚蓝轨迹Rail
【埃及】重申2030年42%的可再生能源结构目标
11月12日,埃及总理马德布利在出席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时表示,埃及仍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提升至其总发电量的42%,但如果没有更多的国际支持,这一目标将面临风险。马德布利表示,若缺乏必要的支持,埃及将无法改善关键基础设施条件,从而对目标实施造成阻碍。马德布利呼吁发达国家尽快履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融资承诺。根据埃及内阁7月发布的报告,目前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仅占埃及发电量的11.5%。埃及近年来严重依赖天然气,并称其为不会引发气候变化的“过渡燃料”,但去年由于国内天然气产量下降,埃及出现长时间停电,从而被迫开始寻求发展可再生能源。去年,埃及政府提出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42%的目标,但埃及能源部、石油资源部曾多次宣布调整该目标,并表示埃及仍将以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
——摘编自11月13日路透社
【埃及】将在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建立制药工业区
据《金字塔在线》报道,11月4日,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管理局主席瓦利德表示,为推动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本地化,该局将与区内投资者合作建立一个400万平方米的制药工业区。目前,该经济区内制药企业主要包括苏赫纳工业区的Ateco Pharma工厂,生产静脉注射液,占地2万平方米,投资额10亿埃镑(约2000万美元);Gennvax埃及工厂,生产疫苗,占地4.9万平方米,投资额1.5亿美元;塞得港东工业区的IDI工厂,生产胶囊、糖浆、药片、药瓶和乳膏等,占地2万平方米;阿拉伯埃及制药公司(ARAB API),生产活性药物,占地8.5万平方米,投资额1.65亿美元。
——摘编自11月8日商务部网站
【埃及】日本丰田通商集团将在埃及建设非洲最大风力发电场
11月19日,日本七大综合商社之一的日本丰田通商集团宣布,为响应埃及政府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战略,丰田通商决定将其正在建设的苏伊士湾第二风电场的发电容量由504MW提升至654MW。该项目位于苏伊士湾沿岸的埃尔扎伊特湾,由丰田通商、丰田通商旗下负责风电业务的Eurus Energy公司、法国独立电力生产商Engie SA和埃及Orascom Construction PLC共同开发。项目于2023年3月开工,扩建后计划于2025年8月投入商业运营,原计划投资7.9亿美元,而本次扩建将追加1.3亿美元投资,用于安装20台7.5MW的风力发电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非洲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目前,埃及电力输送公司已与丰田通商集团就该项目签署了25年期的购电协议。值得一提的是,苏伊士湾第一风电场也由丰田通商主导开发,该项目位于同一地区,发电量262.5MW,于2019年10月投入商业运营。
——摘编自11月19日日本通商集团官网
【埃塞俄比亚】计划通过肯尼亚向坦桑尼亚出口电力
近日,埃塞俄比亚国家电力公司发言人莫格斯·梅科宁表示,埃塞正与坦桑尼亚就电力贸易协议进行谈判,根据现有计划,一旦协议达成,埃塞将通过肯尼亚向坦桑尼亚出口约100 MW电力,但初始发电量需根据两国讨论结果进行调整。目前,坦桑尼亚已与肯尼亚达成协议,允许埃塞通过高压线路将电力从埃塞的沃莱塔索多输送至肯尼亚的苏斯达变电站,再传输至坦桑尼亚北部地区,但该协议还需经过肯尼亚监管机构的最终批准。埃塞修建有至少四座大型水坝,包括复兴大坝,以产生水电来供应其新兴的制造业并向邻国出口。有分析认为,该笔交易将加强东非地区伙伴关系,解决该地区的电力短缺问题,同时还有望使埃塞进一步发展成为地区电力中心。
——综合摘编自彭博社、亚的斯观察网
【摩洛哥】证券交易所准备推出衍生品市场
11月12日,摩洛哥财政部长纳迪娅·菲塔表示,摩洛哥证券交易所已准备好推出一个允许进行股票期货交易的衍生品市场,寻求让交易所在促进流动性和资助经济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11月13日财联社
【利比亚】韩国现代汽车集团重启利比亚发电厂项目建设
11月21日,利比亚通用电力公司(GECOL)发布公告称,现代集团已重启了位于西的黎波里地区的蒸汽发电厂项目。该项目已停工十余年,包括四个生产单元,总装机容量1400MW。利比亚通用电力公司表示,该项目是其推动提高利比亚电力生产和强化全国电网战略的举措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高利比亚国家电网的供电稳定性。GECOL还证实,该项目所需的大部分设备和材料已经完成交付,并将于近期开始施工建设。
——摘编自11月23日利比亚观察网
中非关系 【南非】首次进口我国50米特型铁路钢轨 11月18日,满载7211吨、单支长度50米钢轨的“东海号”重载货轮驶离辽宁营口港码头,开往南非伊丽莎白港。这是国产50米特型铁路钢轨首次出口南非,将全部应用于南非铁路既有线现代化升级改造,惠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铁物资负责此次对南非铁路钢轨出口项目,生产过程中,与鞍钢集团共同优化生产工艺,攻克技术难关,成功量产了此次代表“中国标准”“中国质量”的SAR48特型铁路钢轨。在供应链物流运输保障方面,项目团队与辽宁营口港、中波轮船等企业密切合作,创新采用两台码头岸吊联合作业,确保钢轨吊装安全无弯折无擦碰,同时优选特型重载货轮运输,以保障钢轨顺利抵达南非。 ——摘编自11月18日新浪财经 【南非】中企投资开发首个光伏项目正式开工 中国广核集团南非光伏项目11月14日正式开工,这是中国企业在南非合作投资开发的首个光伏项目。该项目位于南非林波波省,由中广核、中非基金和当地投资商科纳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项目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其中一期项目60兆瓦,建成后每年预计将提供清洁电力1.47亿千瓦时,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据南非林波波省官员介绍,该项目在提供清洁、经济、可靠能源的同时,也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提升经济效益,并助力当地工业领域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11月16日撒哈拉视野 【纳米比亚】中企承建首个生物质电站奠基 纳米比亚首个40兆瓦生物质电站奠基仪式11月15日在该国北部城市楚梅布举行。该电站由东方电气集团国际合作公司承建,设计年发电能力为3亿千瓦时。纳矿业与能源部长阿尔温多在致辞时说,电站项目有助于减少该国对进口电力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并将显著提升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力和畜牧业承载能力,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恢复当地生物多样性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作出贡献。 ——摘编自11月16日新华社 【阿尔及利亚】中企建设轨枕厂在阿尔及利亚正式投产 11月10日,中国铁建阿尔及利亚西部铁路矿业线项目廷杜夫省哈西赫比轨枕厂正式投产,标志着铁路项目轨道工程全面启动。这是中企设计的轨枕方案首次用于当地重载铁路项目,也是中企在撒哈拉沙漠地区首家标准化铁路混凝土轨枕厂。阿尔及利亚西部铁路矿业线项目是中企在阿承建的大型单体工程,由中国铁建与阿国有企业共同实施。项目主要内容为新建575公里铁路,连接该国贝沙尔省和廷杜夫省加拉杰比莱特铁矿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阿尔及利亚国家铁路网,实现矿区、工业区和港口的连接,助力阿西南部省份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 ——摘编自11月12日人民网 【摩洛哥】国轩高科与摩洛哥CDG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11月13日,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国轩高科)与摩洛哥规模最大的公共金融投资机构CDG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根据协议,CDG集团拟用3亿欧元的投资组合用于国轩摩洛哥项目,为该项目在摩洛哥的持续运营提供支持。该项目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正负极材料等配套项目,项目一期预计直接为当地创造超2000个就业岗位。CDG集团董事长KhalidSafir表示,摩洛哥计划到2030年实现50%的电力需求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摩洛哥具备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的天然优势,希望能通过此次合作,提高摩洛哥的能源存储水平,改善摩洛哥及非洲的能源结构。国轩摩洛哥项目符合摩洛哥可持续交通工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战略,并为摩洛哥汽车行业进入电气化时代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11月14日央广网 【赞比亚】嘉友国际拟5099万美元投资赞比亚项目 11月18日,嘉友国际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非国际的控股子公司Jasworld Port Limited和赞比亚财政与国家规划部、公路发展局和商业、贸易与工业部签署《莫坎博口岸和穆富利拉至莫坎博道路的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特许权合同》,约定由Jasworld Port Limited投资、建设、运营赞比亚莫坎博口岸和穆富利拉至莫坎博道路升级改造项目。项目投资总额5665.69万美元,其中嘉友国际持有Jasworld Port Limited90%股权,投资金额为5099.12万美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Jasworld Port Limited特许权期限为22年(其中建设期2年)。嘉友国际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率先开展跨境多式联运的物流企业,2018年在沪市主板上市。近年来,嘉友国际积极开拓非洲市场,先后投资建设刚果(金)卡萨项目、迪洛洛项目、赞比亚萨卡尼亚项目,现共拥有四座陆路口岸,结合完成收购并开始协同运营的非洲大型跨境运输公司Reinsberg Holding AG,以及近期与坦桑尼亚港务局签署关于开发、运营坦桑尼亚通杜马陆港和运营、开发坦桑尼亚坦噶港的合作备忘录,该公司已形成覆盖刚果(金)、赞比亚、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南非等国家的港口-口岸公铁联运跨境综合物流网络。 ——综合摘编自长江商报、新浪财经 【埃塞俄比亚】中国技术团队赴埃塞审查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 11月5日,埃塞俄比亚财政部长艾哈迈德与中国驻埃塞大使陈海率领的中国技术团队举行了会谈,主要目的是对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进行审查,以调查项目区域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艾哈迈德表示,亚的斯亚贝巴目前正在进行城市走廊开发,这需要将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中铁二局技术团队提交了专家报告,阐述了目前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和项目面临的一些挑战,考虑到轻轨项目的重要性,政府应重视完善养护体系和运营,使项目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审查会议委托亚的斯亚贝巴交通局带领埃塞技术团队与中国专家团队合作,组成联合技术团队,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轻轨是东非第一条城市轻轨,由中铁二院和中铁二局联合体承建,中车长客供车,初期与深圳地铁和中国中铁联合体运维,41个月后由埃塞员工接管运维工作。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全部采用中国标准,2012年开工,2015年9月正式通车运营。该轻轨线路分东西线和南北线两条线路,总长约34公里。 ——摘编自11月6日蔚蓝轨迹Rail 【尼日利亚】将举办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活动 据湖南省商务厅透露,11月28-30日,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尼日利亚)活动暨第18届中国工程技术展将在尼日利亚阿布贾贸易和会议中心举办。本次活动以“携手合作,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围绕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医疗医药、工程机械等多领域开展系列活动。中非经贸博览会自2019年起,已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三届。中非参展企业超2500家,各方签约合作项目336个、金额533亿美元,成为我国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新窗口,构建了“湖南搭台、全国唱戏、中非共享”的办会格局。走进非洲活动为中非经贸博览会的子品牌,今年5月,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首场活动在肯尼亚内罗毕举办,活动期间各方累计签约项目43个、金额14.02亿美元,对接项目34个,发布成果3个。 ——摘编自11月22日湖南日报 【中非合作】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 11月21日,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的“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正式发布,旨在携手构建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全球科技发展环境,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全球南方”。倡议指出,开放、可持续的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事关全人类共同福祉。倡议提出,各国政府、科学共同体、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利益攸关方,共同推动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科学建议书》,支持科技创新人员和资源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确保不同利益攸关方公平参与开放科学事业、受到公正对待。倡议提出,各国政府应增加对开放科学的投入,营造有利于开放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合作共建、开放共享,厚植开放科学文化,加强开放科学人力资源开发,帮助“全球南方”加强科技能力建设。 ——摘编自11月21日中国政府网 【津巴布韦】期待以进博会为契机扩大对华出口 津巴布韦贸促会(ZimTrade)运营总监恩卡拉(Similo Nkala)近日在津首都哈拉雷接受采访时说,该国展商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收获满满,令他们更加看好中国市场,期待进一步扩大对华产品出口。“在本届进博会上,仅工艺品展商就收获了超过50万美元的订单,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他表示,津巴布韦作为农业大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以出口欧盟和英国市场居多,但该国正在不断开拓中东以及亚洲市场。2023年,津巴布韦柑橘首次对华出口。今年9月,津总统姆南加古瓦出席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中津两国签署鳄梨输华相关合作文件。恩卡拉说,农产品输华促进了津出口市场的多样化,津方还期待将蓝莓、芝麻等农产品输入中国市场。津巴布韦对华出口传统上以矿产和烟草为主。据中国驻津使馆数据,2024年前9个月,中津贸易额增长了25.6%,达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