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也是各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日,院士专家齐聚天津,在202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国内外地质调查新进展论坛上,分享最新勘查成果、探讨前沿技术方法,旨在进一步推动全球地质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需加强
面对全球资源竞争的加剧,确保国内资源供应的安全稳定,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深化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与利用,构建一套安全可靠、覆盖勘探开发储备全链条的体系,以精准对接国内需求,满足高质量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迫切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深入实施,战略性矿产的需求结构正经历变革。传统矿产如铁、锰、铝的消费量将持续高位运行,而锂、钴、镍等清洁能源与新兴产业所需矿产的需求则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然而,国内矿产勘查市场活力欠缺、勘查开发动力不足、科技支撑体系薄弱等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我国矿产资源领域的发展,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与会专家纷纷表示。
扎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固,迫切需要加速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加大探矿权投放力度,鼓励企业积极投身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工作。《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油气和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资均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菊兴表示,随着西部地区铜矿重大找矿突破成果的开发,到2040年,铜矿山产量有望增加到267万吨,二次产量将达到650万吨,铜矿对外依存度将下降至50%左右。
尽管新一轮找矿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国矿产勘查的难度正日益加大,勘查工作已从浅部转向深部,从低山区转到中高山-深切割区,找矿难度不断增大,这需要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作用,要推动形成更多成矿理论、找矿理论,推动高精尖勘探开发装备国产化,加强地质科技人才的培养等。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调查院正高级工程师陈旭表示,通过科技攻关,目前“湘黔鄂地区南华纪锰矿成矿模式”已进一步深化了“内源外生”成矿理论,对勘查锰矿起到重要作用。
开展国际合作势在必行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任何单一国家都无法自给自足所有资源。开展国际合作势在必行。
当前,全球各国在资源探明量、开发利用量、投入力度、并购活动以及技术力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不平衡现象,这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产业互补性日益凸显,进一步促进了合作的可能性。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王洪亮表示,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等平台,地球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已被深度融入中哈、中乌、中吉、中塔、中巴等国家间的联合声明之中。推动地球科学研究、地质调查以及矿业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不仅为国家层面上开展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国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球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及各国对矿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深刻认识,都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在非洲,这片占全球矿产资源量35%的大陆,其大量的资源勘探与开采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各国的合作将为双方带来新的生产力,通过将矿业新质生产力与当地的资源、市场、要素相结合,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潜力。
在论坛上,南非地球科学委员会主任莫萨·马布扎强调,南非高度重视关键矿产资源的开发,并期待通过扩大合作范围,深入挖掘本国矿产资源潜力,以关键矿产资源推动经济发展,践行全球合作与承诺。
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全球董事会主任梅向荣认为,中国与非洲的携手合作,有望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和塑造世界未来的重要力量。
此外,加拿大北部镍矿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和总地质师郭英廷表示,在加拿大进行资源勘查开发时,企业可以考虑非战略金属项目,如黄金、煤、铁等,但本土的战略矿产项目则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进一步凸显了国际合作在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