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矿业信息网-珠穆科技

非洲政经简报

   日期:2024-09-11     来源:东方财富    浏览:168    评论:0    
核心提示:非洲的投资情况

政治动态



【阿尔及利亚】现任总统特本以95%得票率赢得选举

9月8日,阿尔及利亚官方公布9月7日总统大选初步结果,现任总统特本赢得95%的选票,得票超过半数,直接胜选连任,其余两名候选人哈萨尼·谢里夫和优素福·奥希什分别得票3%、2%。本次选举阿尔及利亚国内民众的投票率为48%。结果公布后,哈萨尼·谢里夫竞选团队称选举存在夸大选举结果、代理集体投票等舞弊行为,导致特本赢得的选票远多于实际投票。但阿尔及利亚独立选举委员会穆罕默德·查菲在宣布结果时表示,该机构已努力确保所有候选人之间的透明度和公平竞争。有分析认为,自2019年上任以来,特本推动了一系列经济改革举措,包括增加能源收入,提高失业救济金、养老金和公共住房计划等政府公共支出,特本实现连任意味着其将继续推动上述改革。

——摘编自9月8日路透社


【东北非】埃及向索马里提供军事援助,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紧张关系加剧

8月28日,有索马里高级官员向媒体透露,埃及政府于8月27日派遣两架军用飞机向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运输武器和弹药,成为埃及40多年以来向索马里提供的首批军事援助。近年来,埃塞与埃及和索马里之间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索方官员担忧,埃及的军事援助或“激怒”埃塞,引发地区局势动荡。今年年初,埃塞与索马里分离地区索马里兰签署备忘录,租赁其港口使用权,并承诺承认其独立地位,此举引发索马里政府强烈反对,索方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阻止该协议。而埃塞与埃及则因复兴大坝问题长期争论不休。埃及和索马里与埃塞之间的矛盾促使两国形成了更加密切的双边关系。8月初,埃及与索马里签署一项安全合作协议,并表示愿意派遣部队参加索马里的新维和任务,而此前索马里曾威胁称,如埃塞不取消与索马里兰的协议,索马里将驱逐驻扎在该国的1万名埃塞维和士兵。有分析认为,如果埃及向索马里派遣地面部队并在埃塞边境部署武装,或引发埃及与埃塞之间的武装对抗,虽然两国直接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较低,但发生代理人冲突的可能性较高。作为回应,埃塞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不会在其他主体采取措施破坏地区稳定时袖手旁观”,并表示一直致力于促进索马里和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包括与索马里讨论解决分歧。但该声明中未直接提及埃及向索马里运送武器事宜。

——摘编自8月29日路透社


【埃及】总统塞西12年来首访土耳其

9月4日,埃及总统塞西到访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与土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会谈。这是塞西2014年当选埃及总统以来首次访土。两国领导人重点讨论了双边关系和巴以局势。埃尔多安在会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说,土埃两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有共同立场。塞西说,埃及和土耳其一致呼吁在加沙地带实施停火,并敦促以色列结束在约旦河西岸的暴力冲突。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签署了17项合作协议,协议内容涵盖金融、环境、城市规划、能源、民航、就业、旅游、卫生、农业等领域。埃尔多安在联合记者会上重申,两国将争取在5年内把双边贸易额从100亿美元提高至150亿美元。埃尔多安强调,两国希望继续深化能源合作,尤其是天然气和核能开发。两国领导人还讨论了无人机转让问题,土耳其先前同意向埃及提供武装无人机和其他技术。土耳其是埃及第五大贸易伙伴,埃及是土耳其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埃及前总统穆尔西下台后,埃及和土耳其关系恶化,两国下调了外交关系级别。2021年开始,两国高级别外交官员展开磋商。去年7月,埃及和土耳其恢复两国外交关系至大使级并互派大使。今年2月,埃尔多安时隔十余年后首次访问埃及。

——摘编自9月5日新华社


【突尼斯】以国家安全名义进行内阁改组

8月25日,突尼斯总统赛义德宣布对内阁进行改组,30名内阁成员中有22人被替换,涉及19名部长和3名国务秘书,其中国防部长伊梅德·梅米奇和外交部长阿马尔被替换,而8月7日新上任的总理卡迈勒·马杜里,以及财政部长、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均留任。突尼斯总统府未对内阁改组原因进行解释,但总统赛义德表示,此次内阁改组是出于国家安全需要,是“不可或缺的”。突尼斯将于10月6日举行总统选举,赛义德已宣布将参加竞选,另外两名候选人分别为人民运动党总书记祖海尔·马格扎维和阿兹蒙运动党主席阿亚奇·扎梅尔。另据报道,9月4日,突尼斯检方以涉嫌伪造民意支持罪逮捕了阿亚奇·扎梅尔,引发突国内反对派强烈反对。

——综合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路透社


【西非】尼日利亚和尼日尔加强安全合作

8月29日,尼日利亚军方发表声明说,已与尼日尔军方于8月28日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双方重申了恢复和加强合作的承诺,以确保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声明说,尼日尔总参谋长将访问尼日利亚以确定合作框架,尼日尔还将成立一个咨询小组以改善两国军队之间的沟通。尼日尔方面还表示准备积极恢复参与多国联合特遣部队,包括尼日利亚、尼日尔、喀麦隆和乍得在内,共同打击这些国家边界沿线活动的叛乱组织。自2023年尼日尔军方执政以来,与尼日利亚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亦渐行渐远。今年1月,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三国发布联合公报,宣布退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此前,三国曾签署协议,宣布建立“萨赫勒国家联盟”。

——摘编自8月29日中新社


【布基纳法索】民众抗议乌克兰支持非洲“恐怖分子”

据布基纳法索当地网站8月31日报道称,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当天举行民众示威活动,抗议乌克兰政府在非洲支持“恐怖分子”。抗议者焚烧了乌克兰国旗,称其代表着“萨赫勒国家联盟”要与乌克兰断绝关系。今年7月6日,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三国军事领导人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举行“萨赫勒国家联盟”成员国首次峰会,并宣布成立“萨赫勒国家邦联”。7月底,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发言人尤索夫承认,该机构参与了俄罗斯瓦格纳集团武装人员和马里政府军与马里分离主义武装团体联盟以及其他极端分子发生的“激烈战斗”。8月4日、6日,马里、尼日尔过渡政府相继宣布断绝与乌克兰的外交关系。

——摘编自9月2日环球时报


【利比亚】各派同意任命央行行长以缓解危机

9月2日,在联合国利比亚支助团的主持下,利比亚西部的总统委员会和东部国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谈并发布联合声明,同意在30天内任命新的央行行长和董事会成员,此举有望缓解利比亚国内争夺石油收入控制权的紧张局势,恢复石油行业正常生产。利比亚央行是利比亚石油收入的唯一合法存放机构,并负责支付全国政府官员工资。8月下旬,总统委员会单方面宣布罢免利比亚央行行长萨迪克·卡比尔,随后于8月26日宣布组建央行新董事会全面接管央行,并任命阿卜杜勒·法塔赫·加法尔为临时行长,直至确定新一任行长人选。此举受到国民代表大会的强烈反对,并导致利央行一度暂停运营。26日当天,国民代表大会总理乌萨马·哈马德宣布,由于“不可抗力”,东部政府将关闭其控制的所有油田和港口,暂停石油出口和生产,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利比亚石油产业的广泛担忧。8月28日,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表示,该国石油产量已较正常水平下降近一半,达59万桶/日。截至9月5日,尽管利比亚两派已就央行控制权问题达成初步共识,但利比亚东部地区石油出口仍处于受限状态,仅有少量货轮被允许进入祖伊蒂纳和布雷加港装载石油。

——综合摘编自路透社、观察者网


【埃塞俄比亚】航空暂停飞往厄立特里亚的航班

9月3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梅斯芬·塔塞夫表示,由于其在厄立特里亚的银行账户被冻结,该公司已暂停飞往邻国厄特的航班。埃塞航空还发表声明称,将尝试为受影响的乘客免费重新预订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或提供退款。此前,厄特曾表示将于9月底暂停埃塞航空所有航班。1998年,埃塞和厄特因边境争议爆发为期两年的战争,两国关系中断。2018年9月,两国达成和平协议并恢复外交关系,埃塞总理阿比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18年,两国中断20年的航班得以恢复。2020年11月,厄特与埃塞联邦政府并肩作战,对抗埃塞提格雷地区武装,但由于厄特政府被排除在提格雷地区争端和平谈判之外,且部分军队仍驻扎在提格雷地区,因此两国关系再次恶化。有分析认为,航班暂停事件表明厄特与埃塞的关系已严重恶化,但目前发生冲突的风险不大。

——摘编自9月3日路透社


【肯尼亚】维和警察和海地联合打击黑帮

8月28日,海地总理科尼耶宣布,海地与肯尼亚维和警察开展联合行动,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最混乱的社区之一贝莱尔打击黑帮。去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由肯尼亚牵头的多国安全支助团,帮助海地打击猖獗的黑帮犯罪。今年6月,首批400名肯尼亚维和警察抵达海地开始执行任务。肯尼亚《星报》援引安全支助团的一份声明称,支助团决心确保安全和正常生活重返海地。声明说,此次行动只是“一个开始”,犯罪分子应当放下武器、向政府投降。

——摘编自8月29日中国新闻网


【刚果(金)】将拨款1000万美元应对猴痘疫情

刚果(金)总统府8月29日晚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政府将拨款1000万美元以应对猴痘疫情。刚总统齐塞克迪当天在首都金沙萨会见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卡塞亚等卫生官员。谭德塞对刚果(金)的拨款表示赞赏,承诺将加快向该国调拨猴痘疫苗,并将支持其应对脊髓灰质炎、麻疹和疟疾等传染性疾病。非洲疾控中心8月28日表示,非洲国家预计需要2.45亿美元来应对猴痘疫情,如今筹集到的金额还不到十分之一,资金缺口近2.24亿美元。

——摘编自8月30日撒哈拉视野




图片


经济动态



【非洲】世界气象组织:非洲因气候变化承受日益沉重负担

世界气象组织9月2日发布《2023年非洲气候状况报告》说,非洲因气候变化承受着日益沉重的负担,并在气候适应方面承担着“不成比例的”高成本。非洲国家因应对极端气候平均每年损失2%至5%的GDP,许多非洲国家将多达9%的预算用于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未来十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适应成本预计每年达300亿至500亿美元,相当于该地区GDP的2%至3%。过去60年间,相比全球平均水平,非洲变暖更为迅速。2023年,非洲经历了热浪、强降雨、洪水、热带气旋和长期干旱。极端气候事件对该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并带来严重经济后果。

——摘编自9月2日新华社


【埃及】由氢能供给能源,埃及新首都要建“零碳排放大楼”

据美国《新闻周刊》8月19日报道,埃及新首都将于明年年初建造一座造价10亿美元的50层办公大楼,与以往的摩天大楼不同的是,这座新地标将由环保的氢能为大楼供给能源。为缓解首都开罗的过度城市化问题,埃及在距离原首都约50公里处建造一座“新行政首都”,而这栋由氢能供能的大楼将是新首都的地标建筑。大厦建造商对媒体表示,该建筑名为福布斯国际大厦,计划在2030年完工,将用氢能作为供电等日常运转的能源,建成运转后将成为一座“零碳排放大楼”。此外,这栋大楼还将引入先进的网络安全系统,并建有两部超高速VIP电梯和一个直升机停机坪,以此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进驻。

——摘编自8月21日环球网


【塞内加尔】暂停境内法莱梅河左岸区域采矿活动3年

8月27日,塞内加尔颁布法令,宣布在该国东南部法莱梅河(Faleme river)左岸500米以内的区域暂停所有采矿活动,直至2027年6月30日。该法令旨在保护该地区环境,减少其受到手工非法开采金矿的破坏。此前一项调查显示,法莱姆河塞内加尔和马里沿岸的非法采矿点数量已从2021年的600个增至800多个。法莱梅河从几内亚的高地流出,沿塞内加尔与马里交界的大片地区流下,汇入塞内加尔河。采矿活动相关的挖掘和化学物质排放造成了法莱梅河的污染。2024年《水资源与保护杂志》一篇论文称,法莱梅河曾是包括河马在内的多种鱼类和哺乳动物的家园,对当地生态保护至关重要,现在急需恢复。

——摘编自8月30日Mining网


【尼日利亚】AMN公司使用星链为100多个农村基站提供网络服务

非洲移动网络公司(AMN)在尼日利亚的100多个农村基站正在使用星链(Starlink)提供卫星回传服务。该公司预计,到今年年底,尼日利亚接入星链的基站数量将会翻一番,可支持该国用户日益增长的带宽和数据量需求。2023年,AMN与SpaceX签署商业协议,计划利用其卫星将AMN的移动网络基站与宽带服务连接起来。今年4月,尼日利亚耶布(Yebu)地区开通首个基站。AMN在一份新闻稿中称,在安装AMN基站之前,尼日利亚的一些社区没有接入任何移动网络;AMN提供的移动连接正在改变这些地区的生活,农民可了解市场价格信息,医疗服务提供者可获得大城市医生的咨询,资金可安全可靠地汇入村庄。

——摘编自9月9日极客通信


【加纳】美国位居2023年赴加纳旅游人数榜首

据加纳网9月6日报道,根据加纳旅游局发布的年度报告,美国位居2023年赴加纳旅游公民人数榜首。报告显示,2023年,加纳国际游客人数约114.8万,其中来自美国的游客占比13.16%,自2019年以来美国游客人数一直保持增加态势。其次是尼日利亚,连续四年位居第二,游客人数约8.3万。英国、德国分别排名第三、第四,游客人数分别为5.2万、2.5万。印度和中国游客人数分别为2.4万和2万,位居第五和第六位。

——摘编自9月6日商务部网站


【南非】调查显示大选后商业信心增强

据南非商报网站9月4日报道,南非民族团结政府(GNU)成立后首次进行的商业信心调查显示,企业主对于商业环境持谨慎乐观的态度。2024年第三季度RMB/BER商业信心指数(BCI)在二季度上升5个点之后,又上升3个点至38,系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佳水平。兰德商业银行表示,市场情绪的改善得益于电力供应改善和大选后的政治确定性增强。然而,由于各行业的本地消费者持续面临压力,且制造业出口需求低迷,市场需求不足以推动市场情绪快速上升。此外,物流限制仍是首要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以支持企业信心的持续提升。

——摘编自9月4日商务部网站


【南非】桌山空中索道重新开放,首日迎客超7000人

南非西开普省政府9月3日对外证实,该国地标性旅游胜地桌山,其空中索道因维护工作临时关闭七周后于2日重新开放并运行良好,并在当天售出7000张以上门票。据西开普省政府披露,桌山空中索道的重新开放,恰逢该省旅游月的开始,这对于该省旅游业无异于一个“重大利好”。西开普省省长温德披露,每年都有超过一百万游客通过空中索道游览桌山,今年这一纪录有望被打破。桌山是南非最具知名度的旅游景点之一,海拔1086米。由于顶部异常平坦且可以俯瞰开普敦全景,因此吸引大量游客。

——摘编自9月3日中新网


【卢旺达】与美国Nano公司签署核能协议

日前,卢旺达原子能委员会(RAEB)与美国Nano核能公司(Nano Nuclear Energy)签署了一项协议,就部署小型堆(SMR)和微堆项目展开合作。根据协议,Nano核能公司将为卢旺达提供技术援助、培训和教育支持。去年9月,RAEB与加拿大-德国核技术初创公司Dual Fluid Energy签署了一项协议,合作在卢旺达开发1座DualFluid示范堆,计划2026年投运。目前,卢旺达的发电装机容量为332.6MWe,其中大部分来自水电大坝,其余来自甲烷、太阳能和泥炭。2020年,俄罗斯同意为卢旺达建造一个核科学技术中心,其中包括1座研究堆和配套实验室。首批50名卢旺达学生目前正在俄罗斯攻读核相关学位。

——摘编自8月19日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




图片


中非关系



【中非关系】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本次峰会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宣布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未来3年将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51位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2位总统代表,非盟委员会主席和联合国秘书长等中外各界人士3200余人出席开幕式。9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非方领导人及中非企业家代表、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代表约1000人参加开幕式。本次峰会还举行了主题分别为治国理政、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和平安全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4场高级别会议。峰会通过了《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还发布了《中非关于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内深化合作的联合声明》。

——综合摘编自外交部网站、新华社


【中非贸易】前7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根据海关总署9月2日发布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1.19万亿元,增长5.5%,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6979.3亿元,包括3697亿元机电产品出口,占同期中国对非洲出口总值的53%,拉动对非出口整体增长2.5个百分点;船舶、汽车、风力发动机组等产品出口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分别增长44.8%、35.8%、253.1%。前7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4908.9亿元,增长15.5%。其中,自非进口金属矿砂、能源产品合计1.62亿吨,价值2593亿元,合计占中国自非洲进口总值的52.8%。同时,农产品进口成为双边贸易的新亮点。前7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253.5亿元,增长7.2%,高于中国农产品进口整体增速,芝麻、烤烟、夏威夷果等非洲特色农产品进口量分别增加38.8%、32.7%、106.2%,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量比重均超四成。

——摘编自9月4日北京日报客户端


【坦赞铁路】中国投资十亿美元激活坦赞铁路,达累斯萨拉姆港成为铜出口新枢纽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期间,中坦赞三国领导人共同见证签署了《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坦赞铁路将迎来新的生机,中坦赞三国将合作完善东非铁海联运网。今年2月,中方已提交10亿美元改造坦赞铁路方案,将以PPP模式运营重振坦赞铁路。随着坦赞铁路的激活,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获得提振,助推赞比亚铜、钴等战略资源的开发和出口。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其中坦境内975.9公里,赞境内884.6公里)。由于多年来投资不足和疏于管理,这条铁路维护不善,运营效率低下,导致市场份额和利用率下降。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政府希望在中国的支持下重振这条铁路以改善现状。中国土木专家团队已赴坦桑尼亚对坦赞铁路进行全面业务和技术检查,从而编制振兴提案。坦、赞两国政府计划将坦赞铁路的商业特许经营权交给中国公司。随着《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坦赞铁路将焕发新的生机。

——摘编自9月9日蔚蓝轨迹 Rail


【南苏丹】寻求中国资金建设替代石油管道

9月4日,南苏丹总统府在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称,南苏丹总统萨尔瓦·基尔3日和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南苏丹石油行业改革,包括提高产量、建设新炼油厂和加强分销网络等。基尔重申了政府致力于释放国家石油潜力和提高能源安全以促进基础设施项目的决心。声明还表示,基尔在会谈期间提议修建一条从南苏丹经埃塞俄比亚通往吉布提港的替代管道,以恢复南苏丹石油出口,并支持扩大3号和7号区块的开采。南苏丹主要依靠邻国苏丹向国际市场出口石油,石油收入占南苏丹年度预算的90%以上,但苏丹内部武装冲突摧毁了石油运输基础设施,导致南苏丹石油出口被迫中断。

——摘编自9月4日苏丹论坛网


【埃及】举办首届国际航展,中国空军应邀参加

9月3日,首届埃及国际航展在滨海城市阿拉曼正式开幕,本次航展由埃及国防部、空军、民航部、航天局和埃及航空共同主办,旨在推动非洲和中东地区国防、航天和商业航空领域的工业化、数字化和全球化进程。展会期间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200余家展商参展。埃及军事实力常年位居中东地区榜首,其航展展品和装备选型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中国空军1架运20和八一飞行表演队应邀参加此次航展,并带来精彩飞行表演,这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次前往非洲国家进行飞行表演,也是表演队出国表演航程最远的一次。此外,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航技)携多型先进航空军贸产品参展,涵盖战斗机、运输机、教练机、直升机、无人机等全航空产品谱系。

——综合摘编自新华网、中国航空工业公司网站


【埃及】中国玻璃斥资1770万美元收购埃及工业用地

9月6日,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玻璃)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中玻埃及以1770.95万美元价格收购位于埃及一处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地位于埃及苏伊士湾西北经济特区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及“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的交汇点。该地总面积约为491,931.55平方米,可用于中、轻型工业及物流业,土地使用权期限将于2068年4月30日终止。公告称,中国玻璃计划建设一个新生产基地,其中包含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一条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及其配套深加工线。中玻埃及可在此享受埃及外商投资政策提供的优惠,并受益于进出口运输的便利和低成本。此外,中玻埃及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并受益于低廉的能源与劳动力成本。该生产线建成后,中玻埃及有望成为埃及当地生产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齐全的玻璃制造企业。

——摘编自9月6日新浪财经


【埃塞俄比亚】中方与埃塞有关部门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等两份合作文件

9月5日,在中国和埃塞俄比亚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与埃塞有关部门签署两份合作文件。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和任务的清单》,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能源资源、财政金融、绿色发展等领域开展互利合作,更好增进两国人民福祉。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计划与发展部关于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节能和提高能效、塑料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对话交流。

——摘编自9月7日国家发改委网站


【毛里求斯】与中国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人民银行透露,近日与毛里求斯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130亿毛里求斯卢比,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中毛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将有助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扩大中毛间本币使用,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摘编自9月5日新华网


【西非两国】尼日尔、贝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签署标准合作协议

9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与尼日尔国家标准化计量与认证署(ANMC)和贝宁国家标准化计量与质量控制署(ANM)在京签署标准化合作协议,进一步加深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标准化合作与标准协调对接。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特别是尼贝管道、蒙内铁路、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等一批重要工程项目建设以中国标准为支撑,更多非洲国家逐渐认可并接受中国标准,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区域组织与中国开展标准化合作交流。截至目前,我国已与7个非洲国家和区域标准组织签署了8份标准化合作协议,为39个非洲国家的500余名标准化官员持续开展标准化交流培训,有效促进中国标准与非洲标准相通相容,为推动中国与非洲国家经贸合作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摘编自9月4日北京青年报


【马达加斯加】我国首次进口非洲羊肉产品

一批产自非洲马达加斯加的冷冻羊肉9月8日运抵湖南红星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共50件、900余公斤。这是去年马达加斯加羊肉获得输华准入后的首批进口产品,也是我国首次从非洲进口羊肉产品。羊肉的加工生产商中马牧业(马达加斯加)有限公司,为湖南企业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在当地投资建设,该公司也是湖南对非出口杂交稻种的主要企业之一。目前,中马牧业(马达加斯加)有限公司已在当地初步建立了活羊育肥、屠宰加工、出口的全产业链,预计3至5年内可实现每年对华出口羊肉2万吨。去年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我国与马达加斯加签署协议,准许马达加斯加羊肉输华。长沙海关组建专项工作组,多次远程视频连线马达加斯加羊肉加工企业,指导改进质量与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办理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申请。在海关总署指导下,长沙海关还先后参与完成24项非洲输华食品准入评估任务,其中肯尼亚野生水产品、坦桑尼亚野生水产品和几内亚比绍腰果已实现准入,卢旺达干辣椒、肯尼亚鳀鱼干、马达加斯加羊肉相继在湖南实现全国首次进口。

——摘编自9月8日北京日报


【南非】将向中国出口乳制品和羊毛

据独立传媒网站9月4日报道,近日,中南签署三份重要市场准入文件,包括口蹄疫防控合作谅解备忘录以及南非向中国出口原羊毛和乳制品的两份议定书。南农业部长斯汀霍森表示,乳制品相关议定书将允许南非乳制品进入中国市场,而原羊毛相关议定书将在商定处理方法后保持原羊毛贸易的开放。关于口蹄疫防控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意味着中国将首次接受南非牛肉产品的分区进口。过去,南非任何地方爆发口蹄疫都会导致整个牛肉出口市场的关闭,而根据新的谅解备忘录,只有受影响的省份才会受到出口限制。

——摘编自9月4日商务部网站


【南非】内政部将推行签证服务新措施吸引中印游客

南非内政部9月2日发表声明说,南非将推行一项加快和简化签证服务的新措施,以吸引更多中国和印度游客赴南非旅游。声明说,该措施旨在为中国和印度游客提供快速和简化的签证服务。根据该措施,经过审查和批准的中国和印度的旅行社可以在南非内政部登记注册,由这些旅行社负责对旅游团成员进行全面筛查并承担相关责任,南非内政部专业团队将快速处理由这些旅行社提交的团队签证申请。声明说,该措施将从2025年1月起实施,南非内政部将很快公布相关细则。

——摘编自9月2日新华社


【摩洛哥】中铁四局中标摩洛哥凯尼特拉-马拉喀什高铁土建工程合同

据摩洛哥外交网站报道,摩洛哥国铁ONCF将凯尼特拉-马拉喀什高铁项目首批土木工程合同授予了中铁四局,合同价值34亿迪拉姆(约合3.49亿美元)。中铁四局此次中标摩洛哥高铁土建工程,是中企在北非市场的又一重大突破,不仅展示了中铁四局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竞争力,还进一步彰显了中国高铁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

——摘编自9月5日蔚蓝轨迹 Rail


【纳米比亚】中企承建交通大动脉举行通车仪式

9月3日,纳米比亚B1高速公路基特曼斯胡普至马林塔尔第一标段88公里道路修复项目举行通车仪式。这条公路是纳米比亚通往南非的唯一一条高速路,是该国的交通大动脉,通车后将提升两国间货物通行速度和人员交通安全,助力纳经济发展。该项目由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纳副总理兼工程与运输部长穆托尔瓦在通车仪式上致辞,感谢中国帮助纳米比亚修建一条高质量道路,也培养了一批本地中小企业和技术工人。

——摘编自8月14日新华网


【喀麦隆】吕-曼金公路完成主体施工

9月4日,由中铁二十局建设的吕-曼金公路全线沥青路面摊铺顺利完成,标志着公路主体施工任务全部结束。吕-曼金公路全长96.7公里,是喀麦隆首都雅温得连接北部各地区的重要通道。接下来将进行道路标志标线施工,预计2024年10月完成所有施工任务。喀麦隆的黑檀木、桃花心木享誉世界,公路通车后,沿线盛产的木材和经济作物可以直接运往首都或港口,对振兴当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公路建设还为当地提供了800多个就业岗位,成为喀麦隆的关键民生工程。

——摘编自9月5日国际在线


【尼日利亚】获成都客车交付100辆纯电动客车

9月9日,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向尼日利亚交付100台纯电动客车。这是尼日利亚迄今为止采购数量最多的纯电客车订单,也是四川省客车行业单笔销售数量最大的纯电客车海外订单,标志着成都客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开启了新篇章,也为后续持续开发尼日利亚及非洲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此次为尼日利亚设计研发的电动客车配置了安全可靠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高效率永磁同步驱动电机和成都客车自有的整车控制系统,采用全承载轻量化车身结构、高等级车身防腐技术,匹配高能效空调系统、CAN仪表+域控制器智能电路系统,将为当地公共交通带来崭新面貌和舒适的驾乘体验。

——摘编自9月9日锦观新闻


【非洲】非洲国家学员在我国参加放射治疗物理师培训项目

由国家原子能机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共同主办的“面向非洲的放射治疗物理师培训项目”近日在成都启动。该项目为期三个月,旨在响应国际原子能机构“希望之光”倡议,为非洲培养癌症、肿瘤等疾病放射治疗物理师,帮助各国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共有来自加纳、津巴布韦、布基纳法索等15个非洲国家的16名学员参加。非洲国家对核医疗、放射性药物、人畜共患病防控等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迫切需求。放射治疗物理师是医学物理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癌症、肿瘤等疾病放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放射治疗中的精准“导航员”。我国携手国际原子能机构,已为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摩洛哥等多个非洲国家提供核医疗技术援助、专家支持和人员培训。

——摘编自9月5日东南网


【浙非合作】上半年浙江与非洲贸易额突破278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浙江与非洲实现贸易额278.8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从非洲进口55.5亿美元,同比增长12.9%。浙非产业合作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中高端制造、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领域深度延伸。浙江与非洲国家(地区)建立了31对友城关系,实现省市县三级友城全覆盖。2023年,浙非贸易额达到539亿美元,浙江对非投资备案额达到46亿美元,均居全国各省前列。


 
标签: 非洲 投资情况
打赏
 
更多>同类矿业新闻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矿业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专家列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