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以下简称“非洲)的影响力据称是高度组织化的。即使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扩散不能说是势如破竹,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对非洲的战略非常有效。中国政府寻求在非洲主导关键矿产的供应,以获得政治影响力。据称,中国利用国家补贴、低工资、国有企业的高度组织化以及“对法律的轻视”来确保控制资源,从而削弱西方在非洲的影响力。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资金和基础设施,以换取资源和影响力。然而,赞比亚的案例表明,中国在该地区的成功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高度组织化且有效;同时,这也表明西方可以与之抗衡。
赞比亚人对中国的评价并非都是正向的。中国在赞比亚的企业也各有算盘。许多中国小型企业来到赞比亚,是为了避免与占优势地位的国企的竞争以及脱离国内的市场竞争模式。中国有句古语“天高皇帝远”,揭示了这些小微企业远赴赞比亚的动机,同时,小微企业也常对大型国企有所不满。这些因素为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机会,若西方继续不作为将导致中国政府继续主导赞比亚。虽然非洲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一面,但它们的共性意味着赞比亚的经验可以推广。
简言之,为了确保控制关键资源和削弱中国的影响力,美国政府必须提升采矿业和非洲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美国政府必须像现在对待半导体产业那样对待铜、钴和其他稀有金属的开采——将其视为一个值得西方政府支持的战略性产业。忽视非洲就是忽视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源和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虽然美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了部分行动,但这些措施不仅规模较小而且进展缓慢。
01 中国的优势
中国与赞比亚的经济联系可以追溯到1964年。赞比亚独立后,数百名中国工人来到该国修建坦赞铁路。坦赞铁路1975年竣工后,中国公司就开始在赞比亚运营。其中一些华工留下来创办了自己的小企业,多数还在赞比亚成家立业。结果,在卢萨卡和其他赞比亚主要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华人社区。
随着中国经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腾飞,赞比亚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在过去25年里,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来到赞比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集中在北部铜带省相对较小的地区,那里有赞比亚多数的铜矿储量。
谦比西多功能经济区(MFEZ)是中国对该地区投资的典型。谦比西多功能经济区是经济特区的一种变体,这里聚集了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CNMC)等许多中国国企。这些企业包括中国有色集团的子公司(如中国有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谦比西铜冶炼厂和中赞湿法冶金有限公司),以及配套企业,包括潍柴集团、誉通投资(Honestone Investments)、赞急达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福田汽车、临工机械集团和金发钢铁。
谦比西多功能经济区的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与其紧密相关的物流、机械、原材料和金融企业都汇聚在园区。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有效的结果是纵向一体化。企业集团可以在矿山经营亏损,因为它们可以在价值链的其他环节创造利润。这使得联系不那么紧密的西方矿业集团在该地区处于明显的劣势。
中国矿业公司以积极削减成本而闻名,其方法是支付低工资、“无视安全和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贿赂”当地官员。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基本完成了成本支出的缩减。中国大型企业的工人看待他们的工作,就像美国军人看待战斗部署一样: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由雇主提供,但他们应该预期长时间工作、低工资、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很少与当地人互动,因为他们通常被限制在主要人口中心以外的工业区。虽然工资很低,但中国工人们能够忍受这些条件,因为他们在赞比亚的工资远高国内所得。
这些中国公司向赞比亚人支付的工资与中国人相当。由于当地人很少能获得食物、医疗或住房,而且其家庭中还有多个需要供养,因此许多赞比亚人迫切需要工作,而这些工作提供了稳定性。
相比之下,西方公司向其西方雇员支付高工资,并向当地雇员支付高于市场水平的工资。借用赞比亚矿业工作了30年资深人士的对比,西方和南非的公司为其雇员提供自己的房间,高管通常在城里有两居室的公寓。中国工人可能10人睡一个房间,而所有高管则合住一套房子。
02 “灰色经济”
中国国企紧缩成本,但由于其运营是高度透明的,因此它们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努力遵守赞比亚的法律。但对于在赞比亚采矿业经营的数百家中国小微企业和独立投资者来说,情况并非如此。西方人往往忽视的这种更为复杂的“灰色经济”。
正如当地矿业顾问所言,独立的华人投资者通常不择手段,为了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会制造“混乱”。华人社区经营着一系列小型企业,那些在采矿业工作的人通常会与当地经营的小型矿山签订承购协议,并经营着自己的灰色市场冶炼厂。铜阴极中经常被添加杂质,使其难以追溯到特定来源,或者模仿大型矿山产品的化学成分。然后,这些阴极通过大型矿山使用的相同物流网络离开赞比亚。其结果是在赞比亚形成了一个由小规模铜、锰和锂生产组成的平行价值链,这些企业主要由中国公民拥有,其中包括灰色市场实体。
这些华人往往采取极具攻击性甚至暴力的商业行为,工作场所的安全措施往往都是“亡羊补牢”,而环境法规普遍被认为是可以忽略的部分。尤其是赞比亚人和西方人对腐败的看法不同:西方人认为的贪污受贿的行为在许多赞比亚人看来是有钱人在帮助没有经济来源的人。例如,若官员促成了一笔1亿美元的投资,官员们应该从这笔交易中获得0.001%的回报。这种观念之差使得中国企业能够比西方商人开展业务时更具效率且有更多的灵活性。而西方商人则遵守严格的反腐败法规。某地质学家对此表示,“我不会称中国人‘腐败’;他们只是处事非常灵活。”然而,赞比亚人对所有腐败行为的容忍度并不相同,范围和规模都很重要。尽管偶尔会有高调的起诉,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无论中国的影响力如何,“腐败”仍然很普遍,而且法治很少得到保障。
中国侨民的另一个优势是增加了与当地人的互动,从而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中国企业家会花时间在实地利用他们的人脉关系来识别和审查交易,这些交易通常在几天或几周内就能达成,而西方商人则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卢萨卡和大城市的酒店和政府办公室。中国人的财务和法律风险承受能力远远高于西方人,部分原因是华人对当地环境有足够的了解,能够迅速评估这些风险。某赞比亚矿业顾问表示,若西方投资者正在考虑参与某项交易,那么他们应假设至少有一位中国投资者已经决定放弃这笔交易。
03 赞比亚人对中国和西方投资的看法
中国和西方投资者有不同的目标。一位赞比亚矿业顾问称,“与潜在的经济效益相比,来自中国的投资者似乎更感兴趣的是控制资源。”这与中国政府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中国投资者采取的是风险投资的方式:许多交易都会失败,但那些成功的交易将支撑他们的整个投资组合,而且他们可以将投资转手给更大的中国企业以获取利润。
大多数赞比亚人都认识到,实际上他们所有的公路、铁路、桥梁、机场、高层建筑和电信基础设施都是在中国而不是西方的支持下建成的。然而,该国仍然不发达,迫切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许多赞比亚人敏锐地意识到,没有一家西方公司在赞比亚领导基础设施项目。
赞比亚人认为,西方国家施加了不切实际的条件,而且决策时间过长;相比之下,他们赞赏中国人的效率和务实。赞比亚物流行业某从业人员表示,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5000万美元的贷款,需要一份200页的申请文件。倘若向中国人申请10亿美元的贷款,那甚至只需要一页的申请文件。二者相较,肯定会选择与中国交易。西方投资者在赞比亚不受欢迎的原因还有:长达数月的决策时间;提出在大多数赞比亚人看来无关紧要甚至荒谬的问题。赞比亚某政府部门官员表示,有美国人向其咨询一个行业中弱势雇员的比例,以及全国有多少头牛。但是,赞比亚的电力尚不能保障大多数人,难言对牛的数量开展普查。
另一方面,中国在赞比亚并非都受到欢迎。例如,许多赞比亚人质疑中国投资的动机;反对中国公司对待赞比亚工人的方式;憎恨中国工人“抢走”赞比亚人的工作;并认为中国“干预”赞比亚的内部政治,“腐蚀”赞比亚的经济、法律制度和生态。许多人认识到,中国政府助赞比亚项目的首要动机是换取国际影响力和促进矿产出口。如果一条道路或一座桥梁没有与中国的项目相连,中国很少会资助或建设它。此外,许多赞比亚人认为,中国的政策是故意制造的“债务陷阱”,以巩固赞比亚对中国政府的义务。即使是不完全认同西方贪腐观的赞比亚人,也经常讶异中国“贿赂行为”的明目张胆和规模。这种“贿赂行为”正在吓跑财力雄厚的西方投资者,加剧了这些西方投资者、赞比亚政府和赞比亚人的沮丧和怨恨情绪。赞比亚反对党国家发展联合党在2018年以中国支持赞比亚爱国阵线、“干预”赞比亚内政为由,拒绝接受“一中原则”。
许多中国企业,尤其是非正规的企业,对待当地雇员的方式很“糟糕”:掠夺性商业行为、低工资、缺乏工人的安全保障和“种族主义”。而赞比亚的合资伙伴也经常在第一个机会出现时就会“被迫”结束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虽然西方商人作出决策的过程非常拖沓,但赞比亚人似乎一致希望获得西方资本和合作伙伴,部分原因是赞比亚仍然贫穷和不发达,更多也得益于西方人营商的诚信。
04 美国未来行动的方向
美国官员在这个问题的表现言行不一。政策制定者一直在谈论减少或消除美国对中国获取战略矿产的依赖。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政策却寥寥无几。美国政府采取以下四项行动可能有助于推动这项目标的实现:
1. 资金支持:资助预期成果。扩大目前对美国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采矿业补贴和其他激励措施。税收优惠、保险政策、采购协议和贷款担保可以迅速帮助将数千亿美元管理高效的私营部门资金投入目标领域。
2. 舆论进攻:宣传中国对非洲的“危害”。利用一切可用手段向非洲国家强调与中国合作的后果:低工资、危险和不健康的工作条件、生态破坏和腐败,并将这些结果与西方的替代方案区分开来。
3. 外交行动:加强外交和对外经济接触。认识到非洲的战略重要性,不仅因为其土地上的金属和矿产,还因为其人口增长最快。这意味着该地区需要美国总统的关注、高级别互访、培训、贸易优惠和基础设施发展融资,尤其是发电和配电方面的融资。
4. 里应外合:联合“反华分子”以及在赞比亚的亲西方的中国私企。许多在赞比亚定居的中国人可能会欢迎与西方的合作。他们已经建立了人脉、经验和关系。西方可以提供资金、专业知识和合法性。西方公司必须对其中国合作伙伴进行仔细的审查。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可以创建一个替代方案:使非洲国家政府能够要求其中国合作伙伴提高绩效和劳工标准,或者选择西方合作伙伴。
若西方仅仅抗议中国在非洲的存在而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案,会给非洲留下这样的印象,即西方政府纸上谈兵,宁愿非洲继续维持基础设施不足和投资缺乏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