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恒大总部从广州搬到了深圳,八面玲珑的许家印,立即就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就是总部同样在深圳的正威集团老板王文银。
对于这位地产大佬的到来,王老板极度重视,亲自书写了一幅字画,字写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有一句藏头诗:许家印卓越且伟大。
“卓越且伟大”,这样的评价没几个人可以接得住,但被捧上天的许老板,却乐的合不拢嘴,两人关系也因此立即“升温”。王老板出现在当年恒大1300亿战投名单中,而许老板也成为了王老板地产公司的股东。
据媒体报道,王老板对恒大集团的总投资额达到900亿元,成为许家印的金主之一。
随着许家印进去,王老板也是麻烦缠身,两次被限制高消费,旗下多家公司陆续被提起诉讼、冻结股权。不少媒体积极跟进,逐渐扯下了王老板的遮羞布,露出了一个真实的面目。
提到王文银,有一个传奇的创业故事和一个“世界铜王”的称号。广为流传的版本是王文银带着10元闯深圳,最艰难时睡过桥洞,之后抓住机遇创立正威,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这样的创业故事励志而感人,极大的提升企业的好感度,但真实性如何,外界不得而知。
“世界铜王”的称号或许源于2014年《环球企业家》杂志对王老板的采访,他当时说手上有1000万吨铜储量,价值10万亿。
王老板随口一说就是1000万吨,要知道当时中国铜储量为3494.79万吨,王老板的铜储量是这个数字的1/3。
别说是10万亿,随便收购一座铜矿,都要几亿美元,而正威集团2012年的利润才5.69亿美元,钱从哪里来?
这些铜矿到底在哪里,王老板一直没说,正威集团也没公布过。外界虽有过质疑声,但因为正威集团不断发展壮大,这种质疑的声音显得很微弱。
正威集团在2013年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排在第387名,营收超2000亿元。
当年也就是7家民企进入世界500强,华为营收也不过2200亿元。有意思的是这样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却没有进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也就是说国内官方都没有发现这样一家牛逼的企业存在。
直到2014年,正威国际集团首次上榜,以2338亿元的营收,排在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5名。
从2013年起,正威国际集团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不断提升,到2022年排在第76名,营收高达7227亿元,超越华为,成为广东第一大企业。
对于外界来说,正威国际集团充满了神秘色彩,它并没有上市,旗下只有一家上市公司叫正威新材,2021年营收只有14.4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正威集团的7000多亿营收从何而来,也是耐人寻味。
不过,从最近媒体的报道中,或许可以窥探一二。据网易清流工作室报道,正威以所谓的“高新材料”、“半导体”和“芯片”等名义,与全国30多个地方的国资委签约建设产业园。
但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背后做的仍然是电解铜的大宗贸易生意。而且是左手倒右手,这些电解铜的客户,很多都是正威隐秘的关联方。
如果你认为正威只是想做点贸易生意,那就太天真了。据了解,在签订合作后,正威集团不但拿到了工业用地,还有配套的住宅用地。通过这种方式拿到的住宅用地成本非常低,而2009年,正威集团就成立了房地产公司—深圳市华汇置业有限公司,之后几年还设立了多家房地产公司。
也就是说,正威借着办高科技产业之名,干着开发商品房的勾当。比如2017年,正威和江西宜春市签订合作,并1.39亿元的价格拿下67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又以5.82亿的价格拿下67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算下来,住宅用地每平米只要868元。
由于电解铜贸易利润极低,没办法满足和各地签约时的约定投资收益,正威遭到追讨收益,公司被冻结股权,被起诉。
而一些地方发现正威想拿住宅用地拿来盖商品房时,也及时的收回用地,这些产业园最终闲置,一地鸡毛。比如红星资本局报道,位于江苏省如皋市的5G新材料产业园,曾宣称要达成年销售额250亿元,如今园区内却杂草丛生。
在媒体的深扒下,一个真实的正威逐渐展露出来,7000亿商业帝国面临崩塌的风险。王老板和许老板到底合作了多少项目,外界不得而知,但从恒大暴雷后,王老板拼命帮许老板堵窟窿,就可以看到恒大能否挺过去,关系到他的利益。
行情好的时候, 恒大、正威这些企业可以伪装的很好,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一旦进入下行周期,它们的遮羞布就被扯下来,露出真实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