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星期四),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媒体名称 | 头版头条 |
中国证券报 | 金融支持力度再升级 中小微企业迎及时雨 |
上海证券报 | 各地释放稳增长强信号 更多超常规举措有望出台 |
证券时报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近期防控重点工作:疫情防控不能松 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 |
证券日报 | 新证券法改革退市制度 绩差公司危机双重 |
21世纪经济报道 | 再融资新政“打补丁”:战略投资者界定规则或将出台 |
人民日报 | 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 |
经济参考报 | 央地数万亿基建投资清单加速落地 一批能源、交通、5G等重点项目启动 |
第一财经日报 | A股“深V”信仰被打破 疫情后将迎“补偿性消费” |
中国证券报
中国人民银行26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强调,央行系统要把再贷款再贴现快速精准落实到位,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低成本、普惠性的资金支持,切实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债务偿还、资金周转和扩大融资等迫切问题。
为应对疫情影响,近期稳就业政策连续出台,在针对性地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问题的同时,更加强调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巩固并增强其就业吸纳能力。
在市场担忧情绪升温背景下,A股大盘26日经历走势震荡的一日。从盘面看,无论是股指还是板块,均呈现分化特点。分析人士认为,受复工复产的预期、科技股短期上涨幅度过大和美国市场科技股连续回调等因素影响,造成26日盘面显著分化。不过,从产业发展战略及经济转型等角度看,科技股仍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银保监会规范健康保障委托管理业务 取消产品备案及委托投资功能
银保监会网站26日消息,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通知,进一步规范健康保障委托管理业务,包括明确业务开展条件、取消产品备案、取消委托投资功能等,旨在重塑健康保障委托管理业务监管框架,回归业务本源,防范潜在风险。
上海证券报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地方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时研究制定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的措施”“采取超常规举措”……日前各地纷纷召开会议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诸多内容及表态都传递出地方稳增长的强烈信号。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26日人民银行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指出,人民银行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的要求,在前期已经设立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
住房城乡建设部26日发布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开复工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疫情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开复工。
“这次对疫情的防控,将是我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机会。”大富科技董事长孙尚传如此对记者说。齐心战“疫”正在进入夺取最后胜利的攻坚阶段,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高端制造业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稳住阵脚,如何利用“硬核”技术高举高打?近日多家高端制造企业掌门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对中国经济前景依然信心十足,筹谋进一步推动高端制造业行远升高,稳步向前。
证券时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近期防控重点工作:疫情防控不能松 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26日召开会议,听取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分析当前疫情形势,研究部署近期防控重点工作。
近两日,A股随着外围市场的连续暴跌而大幅震荡,但市场交投始终保持高度活跃,两市总成交量连续6个交易日保持万亿元以上。截至昨日收盘,创业板2月以来合计成交3.85万亿元,更是创下历史月度最大成交量。
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资金保障和支持政策。近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有部分专家学者建议,为弥补政府收支缺口,应尽快发行特别国债。不过,从当前实际情况看,与特别国债相比,适度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更加现实可行。
商务部部长钟山在近日主持召开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时表示,全力以赴保障全国特别是湖北、武汉和北京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完善九省联保联供机制,做好米面油、肉蛋奶、蔬菜和方便食品等8类重点商品货源组织调运,打通物流配送堵点。
证券日报
随着年报季的来临,一些因为连续两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负值的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发布了提示性公告,提示投资者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截至目前,A股上市银行已达36家。投资者可投资的银行股增多,围绕银行股的话题在沪深两市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也十分热络。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投资者在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向上市银行提出的问题早已经超过了千余条。
A股市场有序“复工”,投资者“购买力”爆发!首先是2月19日,沪深两市成交总额达到1.04万亿元。这是沪深两市自2019年4月8日以来第一次成交总额突破万亿元。此后,万亿元这一量级似乎成了A股总成交额的“标配”,2月19日至2月26日,A股市场成交额连续6个交易日破万亿元。其中,2月25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42万亿元,为2015年11月份以来的新高,当日深市对于成交额新高贡献度颇大——无论是成交笔数与委托交笔数均刷新纪录。
又到了检阅上市公司一年“收获”的时节,虽然当前市场投资信心显著恢复,但市场情绪整体趋于理性,随着2019年年报行情逐步展开,年报绩优股属于当前可以预期的市场潜力热点,各路资金对年报关注度将提高,盈利增速景气的个股会受到持续青睐。
人民日报
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央政法委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出台的《关于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意见》。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洪祥介绍,随着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相关法律和基本政策为依据,重点围绕如何完善法规政策、如何规范执法司法、如何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如何提供优质高效的政法公共服务等方面,意见提出了12项工作举措和具体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出台近半个月以来,再融资新规迅速点燃了市场的热情。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接近百家企业发布或修改了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预案。
2月26日,沪深三大股指全部收跌,其中创业板指大幅震荡走低,当天收跌于4.66%,盘中跌幅一度超过5%,而光刻胶、半导体、储存器等科技类概念板块均下跌超过8%。
经济参考报
央地数万亿基建投资清单加速落地 一批能源、交通、5G等重点项目启动
近期,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频频部署,强调加大政策调节力度,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基建投资按下“加速键”。
财政部网站26日消息,近期,财政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印发2020年工作要点,从十个方面作出具体安排,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作为,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财经日报
A股出现“深V”行情的2月25日,交易软件就开始出现故障;2月26日,A股的“深V”并没有再次出现,下午开盘后,获利盘的抛售压力终于让创业板跟随外盘的大跌步伐,地产股却逆势表现优异,本轮上涨表现弱势的消费股也有所回稳,沪港通北向资金连续4天净流出,合计超过200亿元。
海外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加速上升,致使国际上对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忧虑急剧升温。美股本周前两个交易日的累计跌幅均已超过6%,点位创年内新低。恐慌指数VIX两日飙升63%,触及2018年末时的水平。